學生們在劍橋大學考古與人類學博物館檢查佛教文物 。

 

2022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 對博士研究生林威宇的資助。

Weiyu Lin

今年林威宇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始了他的博士學習。相比於他研究生時期研究的話題(華嚴宗),他當下的研究話題有了很大的轉型。現階段,他對印藏佛教的密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尤其致力於通過對敦煌文獻的研究,來探索八到十世紀的印藏佛教密宗。更具體地來說,他正在閱讀由《金剛頂經》衍生出的密教儀軌。這些儀軌能幫助重構當時密教僧人的具體修煉方式和其對密宗經典的詮釋。

在閱讀藏文文獻的同時,林威宇也在涉獵漢傳佛教中與《金剛頂經》相關的儀軌。他的興趣點之一在於探索同一部密教經典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衍生出不同的密教修煉方式。在此過程,他也想探究這兩種佛教傳統曾如何在敦煌地區交融。對敦煌密宗儀軌的研究是重構漢藏佛教的重要一步。

除了漢藏佛教的研究外,林威宇也對印藏佛教中的“大瑜珈”密教經典產生了興趣。這些“大瑜珈”經典和其衍生的儀軌中有許多非常規的修煉方式 。
請參閱第27頁林威宇的簡歷。

 


劍橋大學
  • 一些經費用於參與國際會議及田野調查,包括赴倫敦、漢堡及柏林的寫本和敦煌藝術研究旅行。這些工作內容在國際會議中被展示,並在2022年形成10部出版成果(2021年出版13部)。
  • 持續為學生提供到倫敦大英圖書館實地考察並接觸敦煌寫本的訓練。
  • 對博士生的資助:黃君榑和龍凱思(Kelsey Granger)。
    黃君榑是劍橋大學亞洲與中東研究學院的博士研究生。現正處於博士研究的最後一年,而其博士論文是關於五至六世紀關中地區的民眾造像碑刻。他的研究興趣包括佛教文本與儀式傳統之間的關係,以及絲綢之路上中國與鄰國的文化與宗教互涉。他亦對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的相互作用感興趣。 請參閱第38頁他的簡歷。
    龍凱思(Kelsey Granger)憑藉其論文《來自遠方之贈物:中國唐宋時期宮廷寵物犬的形成》獲得博士席位。她與已故羅漢(Harry Rothschild)教授合著的文章《二十六個理由去憎惡張易之與張昌宗:武瞾男寵的儒家史學重構》發表在《美國中國研究綜述》卷22期2中。她的另一篇文章《暴力、警惕與美德:通過對謝小娥的敘事研究重新評估中古女性復仇者的敘述》亦即將發表在《美國東方研究期刊》卷142期4中。她亦有一篇評論《動物在中國的待遇:文化、政治與危機》的書評發表在《中國期刊》卷87中。除了在劍橋敦煌與絲綢之路講座與李約瑟研究中心講座上發表最新研究外,龍凱思也與克路沙博士共同籌組了一個有關《越界之獸:動物對中國歷史中邊界的挑戰》的會議,並參與了愛爾朗根·紐倫堡大學的中國研究講座與動物史小組夏季會議。

北京大學
  •  “無盡意讀書會”
    中心支持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的佛教史、佛教文學、佛教語言、佛教戒律、佛教石窟寺藝術、佛教典籍等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定期舉辦“無盡意讀書會”,就學術訊息展開溝通、研討。2021年10月20日,北京大學南亞學系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舉辦了第一期“無盡意讀書會”,此後每週舉辦一次。經過大家的共同商議,本學期重點研讀佛教經典目錄學文獻《出三藏記集》。每次由1-2位同學收集相關海內外的學術研究資訊並進行整理報告,同時大家字斟句酌精讀原文。
  • “無盡意巴利文學習小組”
    本中心支持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和南開大學佛教文學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長期學習巴利文。已聘請巴利文老師 W.G.Indunil Philip Shantha,使用課本為 The New Pāli Course, PolwatteBuddhadattaThera,“無盡意巴利文學習小組”旨在幫助同學對巴利語的起源和發展有基本的瞭解,具備閱讀和理解巴利文文獻的能力,以期達到借助相關詞典閱讀、理解巴利佛典。本學期每週安排兩次巴利文學習,並開始研讀《四念處經》。8月份開始,巴利文學習小組已經開啟第二冊的學習,並重點學習和嘗試巴利文佛典的翻譯。
  •  “無盡意梵文學習小組”
    本中心從2022年9月4日到10月21日支持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和南開大學佛教文學方向的博士研究生長期學習梵文。已聘請梵文老師 Rev. ParanagamaGnanawimala Thero,“無盡意梵文學習小組”旨在幫助同學對梵語的起源和發展有基本的瞭解,具備閱讀和理解梵文文獻的能力,以期達到借助相關詞典閱讀、理解梵語佛典。每週安排一次梵文學習。自2022年9月4日開始,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的各位老師、學者於每週五上午10:00進行線上梵文課程的學習,課程由王麗娜老師和陳映錦老師主持,邀請了來自斯里蘭卡的梵文專家釋禪海法師(Ven. Paranagama)進行線上教學,在為期兩個月的時間內,共完成八次線上課程。第一堂課上釋禪海法師與各位學者分別作簡短自我介紹以互相認識,其次王麗娜老師和陳映錦老師分別對課程學習的要求和預期收穫進行總結,
    並對各位學者的積極參與表示感謝與鼓勵。接下來釋禪海法師正式開始梵文課程的講授,為大家梳理了本學期的課程規劃,並對梵文的相關基礎知識作詳細介紹,涉及梵文與巴利文的區別,梵文的詞性、變化規則等基礎知識。
    至2022年10月7日第六次課程結束,梵文城體字母(包括單音節字母和疊加字元)的讀音與書寫規則部分已經講授完畢。在釋禪海法師的指導下,各位老師、學者掌握了城體字母的書寫,能夠熟練以羅馬字母的形式對梵文城體字母進行互譯,具備了初步的梵文翻譯能力。第七、八次課程中,釋禪海法師以《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為教學案例進行梵文講唱與翻譯的講授,通過兩次課程的學習,各位老師、學者能夠將《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較為熟練的朗讀,並進一步鞏固了梵文城體的書寫。各位學者在課程中積極學習梵文發音並及時完成法師佈置的課後作業,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時主動的與釋禪海法師交流溝通,法師也十分負責的批改作業並熱情解答各位學者的問題,特別是王麗娜老師和陳映錦老師在學有餘力的同時能積極學習更多的內容,總體來說各位老師、學者在課程中收穫頗豐。
  • 夏季古典梵語文藝學研習營
    2022年7月15日至29日,北京外國語大學印度研究中心和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梵語巴利語教研室於福建南平組織2022夏季古典梵語文藝學研習營,進行梵語文藝學典籍的翻譯校對與研究工作,跟隨湛如教授對武夷精舍等佛教文化遺址進行考察。
    期間共舉行八期味論讀書會(Rasa Club),從第三期舉行至第十期,每期四小時,線上線下相結合,參與成員有王麗娜、周利群、趙悠、黨素萍、張皎、蔡楓、池明宙以及七位領讀人員。

普林斯頓大學
  • 2022年8月1至5日,兩位博士生,Kelly Carlton和杜亞琳,參加了“拔地入雲”研究群3.1:“多元文化的敦煌”工作坊。這次實地考察將跨學科的藝術史學家和寫本專家聚集到大英博物館和大英圖書館,以發展研究方法,使敦煌“藏經洞”的內容與莫高窟壁畫相協調。
  • 2022年3月8日,在白安敦博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耶魯大學訪問學者)講座的基礎上,當地博士生以多領域工作坊的形式與白安敦博士討論了他們的論文研究。
  • 基金用於支持出版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的新作:《儀禮與佛教研究》,余欣、翟旻昊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本書基於復旦大學光華人文傑出學者講座。簡介和目錄參見此網址: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778922/?icn=index-latestbook-subject.

耶魯大學
  • 資金被用於在2022年3月11日至3月13日的周末夜間對藍崖修道院的實地考察。此考察為2022年春季在耶魯大學教授的“修道院生活”課程的一部分。

2021

劍橋大學
  • 為最大化利用在疫情期間無法使用的經費,劍橋大學撥款用於為係所圖書館和大學圖書館購買佛教研究、敦煌研究和絲綢之路研究相關書籍和訂約服務。另有一小部分用於為本校師生購書,以紓解疫情期間使用圖書館及出行的不便。
  • 今年,一些經費用於參與國際會議及田野調查,包括赴倫敦、漢堡及柏林的寫本和敦煌藝術研究旅行。這些工作內容在國際會議中被展示,並形成10部出版成果。

漢堡大學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 杜倜芬(Steffen Döll)、陳金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紀強(George Keyworth)(薩斯喀徹溫大學)共同編輯的《禪學研究》由Brill出版。為實現學報的目標,即通過評介出版項目和學界討論的話題,向西語讀者介紹漢文、日文及韓文學界研究動向,旭日基金被用於購買圖書,以及支付寄往評審人處的郵資。

漢堡大學和牛津大學
  • 2021年,已故教授左冠明的著作《〈大智度論〉和〈大般若經〉的歷史》出版。在旭日基金的資助下,本書的兩位編輯,何書群(Michael Radich)和司空竺(Jonathan Silk),得以聘请一名助手来制作索引,同時漢堡佛教研究書系的出版者亦感謝本基金資助印刷費用。佛教研究界深憾左冠明教授的故去,但值得欣慰的是,經由旭日基金會的贊助,左教授的大作得以呈現在讀者面前。
    在這一部最後的專著中,左冠明分析了《大智度論》與眾多《大般若經》文獻之間的複雜關係。書中提供的論證揭示了原典和註解之間一種互補,甚至共生的關係,並展示了穩定、鞏固和經典化的過程。讀者得以獲得關於作為《大智度論》的文獻史和作為整體的《大般若經》的文本史,以及大乘佛典之形成、傳播、註釋、修訂的寶貴洞見。

北京大學
  • 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湛如教授於2021年10月21日參加“新昌—佛教中國化重要發祥地暨推進宗教領域治理現代化建設高端研討會”。此會議在新昌縣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山東、江蘇、浙江等地的專家學者、佛教界代表等80人出席會議。湛如教授發表會議論文《浙江新昌與佛教中國化—以律儀規範及制度建設為中心》。
  • 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湛如教授於2021年10月23日至24日參加由安徽省佛教協會、池州市委統戰部(民宗局)指導,九華山佛教協會主辦的“弘揚地藏精神,踐行佛教中國化”九華山地藏論壇,並在會議上發表論文《<十輪經>與唐代地藏信仰》。
  • 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王麗娜研究員於2021年9月25-26日參加“和而不同,相向而行——社科大國際教育學院首屆多元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長安與洛陽的佛教文化交流》。

普林斯頓大學
  • 用於支付Zoom課程,REL533,前近代日本的民間佛教的授課教師部分工資。該課程由沼田訪問學者,來自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的菊池大樹於2021年春季學期共同講授。
    REL 533,前近代日本的民間佛教本研討班探索前近代日本民間/民俗佛教(日文:民衆仏教)問題。我們研讀有關修驗道、巡禮、聖地、社會組織等話題的一手文獻及二手論著,以增進日本前近代民眾生活中佛教之角色的了解。研討班的時間主要用於翻譯,以及研究前近代日本佛教必要的研究方法和工具。閱讀這些文獻,需要基本掌握以下至少一種語言:漢語文言文、漢文,或古典日文。

2020

劍橋大學
  • 研究助理獎學金:黃君榑(博士生),Kelsey GRANGER(博士生),方希(博士生),Daniel SHERIDAN(博士生)和馬也(博士生)
  • 對研究生語言培訓的贊助:
    – 針對漢學家的日語培訓:三井秀子博士
    – 古典藏語:Nathan Hill博士
    – 東亞寫本學培訓(使用實體寫本)Agnieszka Helman-Wazny博士
    – 敦煌寫本培訓(地點:大英圖書館):高奕睿博士
  • 研究生的旅行補貼(旅行均與中國佛教和敦煌研究有關):受流行病的影響,此補貼僅在年初被使用。

北京大學
  • 2020年6月9日至13日,中心支持印度語言文學專業的博士後王珺、賈曉楠、李兮,博士生邊慧媛、胡俊麟、胡子琦、李曉楠,碩士生馬艷在杭州、武夷山等地參加「從阿薩姆到武夷山:近代中印茶葉貿易史蹟的田野考察」活動。他們分別舉辦了讀書會,參訪了三味書屋、沈園、蘭亭,參觀了「無盡意——趙樸初書法藝術展」,參訪了茶葉博物館和龍井茶村以及天心永樂禪寺、朱熹故里等地方,同時對茶葉史料進行了研讀。
  • 2020年8月17-25號,中心支持博士生邊慧媛、胡子琦在敦煌參加「絲路花雨,砂礫佛光——敦煌石窟藝術考察」活動。中心支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印度古典梵語文藝學重要文獻翻譯與研究」(項目編號:18ZDA286),該項目的一個重要研究主題是關注印度古典建築、佛教造像、繪畫傳統及其對中國的歷史影響。因此,中心支持相關研究者參觀、考察莫高窟並雷音寺;275、57、220、321、158、45、254、322、217、156,部分開放窟,西千佛洞、陽關、玉門關、雅丹景區考察,榆林窟,並考察了第32、33、34、35、39,特窟2、4窟。

普林斯頓大學
  • 對一年級研究生的資助:Heather F. HEIMBACH 和翁程聲。

Heather Heimbach

Heather F. Heimbach是宗教系(子領域:亞洲宗教)的一年級博士生。她的興趣為20世紀日本的“新宗教運動”(NRM)。她希望通過探索金光教(Konkōkyō)的歷史來研究日本戰時和盟總時期的宗教發展。金光教是日本帝國時期,註冊於教派神道之下的新宗教運動。Heather於2020年5月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了“ 東亞語言與文化”的本科學位。

 

 

Echo Weng

翁程聲於2020年加入本項目的亞洲宗教子領域。她的研究興趣以中國中世佛教中的殘疾、身體、醫療和康復為中心。她對佛教圖像的戒諭特點,以及在夢境中圖像與修行者之間的互動抱有濃厚興趣。她也對宗教和科幻作品之間的對話具有興趣。在就讀普林斯頓之前,翁程聲於喬治城大學獲得比較文學學士學位,於哥倫比亞大學獲得東亞語言與文化碩士學位。

 

 


耶魯大學
  • 對研究佛教及相關課題的博士生的資助:Iljea Lee、Jusung LEE 和 John G. Grisafi。

Iljea Lee

Iljea Lee 在紐約市長大。 他在紐約市立大學的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 CUNY)取得學士學位,波士頓大學取得碩士學位與神學碩士學位。目前是耶魯大學宗教研究系的博士生。在耶魯大學開始攻讀博士課程之前,他在哈佛大學工作了五年。目前師從葛然諾(Phyllis Granoff)教授,研讀佛教文獻。

John G. Grisafi

John G. Grisafi是耶魯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歸屬於“亞洲宗教”項目和“宗教與現代”項目。他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獲得其“東亞語言、文明和世界歷史”的本科學位,以及“東亞語言和文明“的碩士學位。John曾在國防語言學院和韓國慶熙大學學習過韓語。他也曾擔任NK News/NK Pro的記者,和美國軍隊的韓語語言學家和軍事分析師。他在韓國生活和工作了超過五年之久。約翰的研究和教學興趣包括韓國歷史、東亞宗教、政教關係。他的研究涵蓋了現代韓國的宗教政治,包括基督教、佛教、儒教、薩滿教、新宗教和邊緣宗教運動、日本宗教和其他宗教。他的發表論文專注於討論韓國的宗教,宗教自由,世俗和政治歷史,及其宗教史學,宗教場所,宗教傳統和意識形態。

 

Jusung Lee

Jusung Lee是耶魯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在東方和西方兩者的教育體系下,Jusung對佛教進行了廣泛且深入的研究。在韓國東國大學(以其佛教研究著名)就讀時,他通過閱讀佛經,學習佛教哲學,研究印度、中國和韓國佛教的歷史,以廣泛地涉獵佛教知識。他以“最高榮譽”從大學畢業。隨後,他進入哈佛神學院,攻讀MTS (神學研究碩士)課程。在那裡,他有機會瞭解西方學者研究韓國佛教的最新學術方法。在耶魯,他計畫研究在日本佔領韓國期間,韓國佛教和日本佛教的關係。具體地說,他的博士項目將探索在日本占領期間,韓國佛教徒對日本佛教的態度,以及這種態度如何影響他們自身的佛教觀點和行為。此項目的主要方法為比較曾在日本留學過的韓國佛教徒和滯留於韓國的佛教徒。

 


2019

劍橋大學
  • 四位博士研究生的助教獎學金(馮婧, 黃君榑, Kelsey Granger, Xi Fang)。他們在高奕睿博士的指導下開展相關研究。支持本網絡的各個方面,包括資助講座和會議系列。
  • 為研究生授課。課程有:1 )研究生初級日語、2 )藏語、3 )面向漢學研究者的日語。
  • 為研究中國佛教和敦煌學的研究生提供旅行津貼。
  • 參訪大英圖書館,研究敦煌佛教文獻和繪畫。
  • 購買佛學研究和佛教寫本文化的相關書籍。

漢堡大學
  • 支付Sigrid Francke工資。她為本網絡提供支持。
  • 繼續提供資金以支持一個與德國國家圖書館(柏林)合作的一個共同計劃。

哈佛大學
  • 支持中國藝術媒體實驗室 (CAMLab)的多媒體項目,包括製作和試映紀錄電影“指月 ” ,以及京劇演員Rachel Liu表演的“天女散花 ” 的拍攝,這項拍攝將作為一項媒體項目和佛教的形象做鏡頭交切。

牛津大學
  • 幫助出版Christopher V. Jones博士(東方研究系英國國家學術院博士後研究員)的著作《佛教的自我:關於如來藏和自我》(在牛津大學博士後研究期間著述),夏威夷出版社,即將出版。

北京大學
  • 資助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邊慧媛、胡俊麟、胡子琦、李曉楠、馬艷參加2019年夏季在法國巴黎東方語言文化學院舉辦的國際佛學密集研修班。
  • 聯合主辦在雲南昆明舉辦的“2019年度佛教和東亞文化研討會 ” (2019年冬季)。此研討會包括青年學者論壇和文化參訪等活動。

普林斯頓大學
  • 資助出版郝春文博士著作的英譯:《敦煌遺書:來自絲綢之路的文獻簡介》。在旭日的支持下,郝春文教授前往普林斯頓大學,進行了為期6個月的研究,得以與太史文教授針對著作的翻譯,定期商討。感謝旭日資助,譯著將由Portico出版公司在2020年年初出版。

 


2018

劍橋大學
  • 資助四位研究絲綢之路、佛教和敦煌學的學生。
  • 資助三位學生的助教獎學金,幫助組織劍橋敦煌研究會議,敦煌和絲綢之路研討會系列,以及寧夏大學參訪學者彭向前教授的西夏文課。
  • 主辦太史文教授的講座,作為中國研究探討會的一部分。講座的題目是“敦煌文本的開端和結束 ” 。
  • 資助研究生培訓,包括前往倫敦大英圖書館研究敦煌文書,以及前往劍橋考古和人類學博物館了解物質文化。
  • 針對漢學研究者的日語課程。
  • 在威爾特郡的關於20世紀早期大谷光瑞(日本西本願寺第22代寺主)兩次赴英檔案資料的研究項目。
  • 在大英圖書館對敦煌佛教文書的研究項目。
  • 購買與佛教相關的書籍以充實圖書館。
  • 對會議和講座系列的組織給予行政支持,包括記賬結算。

漢堡大學 
  • 資助Sigrid Francke。她為本網絡提供支持,尤其是關於學術活動比如講座和工作坊的大量組織工作。長期的編輯工作經歷讓她熟練地管理即將出版的《漢堡佛教研究》書籍系列。
  • 採購書籍、期刊和資料庫以充實亞非研究所的圖書館藏,並為年輕學者們提供研究所需。
  • 為Steffen Döll博士參加亞利桑那大學魏雅博教授(Albert Welter)主辦的“創造禪的世界:中國禪佛教和它在東亞的傳播 ” 會議提供旅行津貼,並資助他參加FROGBEAR研究群2.2赴韓國和日本的田野調查,進行圖書館研究,網絡構建和搜集資料。
  • 資助與德國國家圖書館合作的項目——電子化東亞佛教經藏例如正倉院的聖語藏。此項目是獨一無二的,因為目前沒有一所西方大學有這些文獻的完整資源。這項資源對研究東亞佛教極為重要,將通過柏林國家圖書館的跨越亞洲資料庫開放使用。此項目正在進行中,將於2020/2021年最終完成。

北京大學 
  • 幫助發表湛如教授的期刊文章“戒律與計時——以唐代一行法師為中心”,《文學與文化研究》2018 (02): 75–80。
  • 幫助發表陳明教授的期刊文章“漢譯佛經中的天竺藥名札記(一-五)”,《中國醫藥與文化》,2018 13 (1): 39–46, 2018 13 (2): 28–34, 2018 13(3): 14–21, 2018 13 (4): 50–64, 2018 13 (5): 31–36。
  • 幫助發表李四龍教授的期刊文章“法演正見,音暢十方——我與《法音》的點滴因緣”,《法音》2018 (01): 39–41。
  • 幫助王麗娜教授發表期刊文章“中國唐代長安大薦福寺詩僧研究”,《禪學研究》,2018 3(96): 21–28);“佛傳文學研究”,《印度和佛教研究》,2018年3月,66(3): 76–81。
  • 幫助出版與浙江大學合作編輯出版的雜誌《佛教史研究》。

普林斯頓大學 
  • 資助賁凱勒和井手謙太郎參加FROGBEAR日本研究群。
  • 資助軻蠡參加在比利時根特大學舉辦的FROGBEAR研討會,以及在北京師範大學進行語言培訓。
  • 資助金溪參加UBC的密集研究課程。
  • 資助翟明昊參加FROGBEAR韓國研究群。

 


耶魯大學
  • 資助碩士生釋賢貫參加威斯康星大學暑期梵文課程 。
  • 資助碩士生釋賢構參加威斯康星大學暑期梵文課程 。
  • 資助一名學生(Nathaniel Lovdahl)參加在台灣舉辦的佛學與東亞文化寒期班。

 

Nate Lovdahl is a PhD student interested in monastic identity formation and the role of work/labor in the identity-formation process.

 

 

  • 2018年1月至5月:提供學生 Illjea Lee 獎學金。

Iljea Lee 在紐約市長大。 他在紐約市立大學的皇后學院(Queens College CUNY)取得學士學位,波士頓大學取得碩士學位與神學碩士學位。目前是耶魯大學宗教研究系的博士生。 在耶魯大學開始攻讀博士課程之前,他在哈佛大學工作了五年。目前師從葛然諾(Phyllis Granoff)教授,研讀佛教文獻。

 

 

 


2017

北京大學
  • 北京大學的旭日國際佛學網絡分別資助兩位僧眾學生,寂照法師與道悟法師,在印度尼赫魯大學和日本花園大學進行博士研究。
  • 幫助姚慧出版她的博士論文《北京西部佛教儀式民間音樂和它的維護:以張廣泉樂的民間音樂俱樂部為例》。本書有助於促進研究民間佛教音樂的發展和它的保護。
  • 幫助發表湛如教授的期刊文章“居家律範——從P. 2984V看敦煌的檀越戒儀形態”,《敦煌研究》,2017 (01): 91–95。本文以P. 2984V為底本,分析了P. 2984V和列在此寫本上的其他文本間的差異 (它們都是有關五戒儀軌的)。本文的結論闡明了這些基於時間和出家儀軌細節的差異的原因,以揭示當時敦煌的戒律生活。幫助王麗娜教授發表期刊文章“唐代長安寺院藏書探賾”,《佛學研究》,2017 (01): 161–168。

劍橋大學
  • 資助三位研究中國佛教和敦煌研究的研究生。
  • 參訪大英圖書館查閱一手敦煌文書。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實踐。中國佛教寫本最大的收藏地就是倫敦。
  • 購買佛教和中國宗教相關書籍以創建研究圖書 館。這項採購有助於開展中國佛教研究。這項研究此前在劍橋大學還沒有正式開展,因而也沒有針對這一領域累積相關書籍。
  • 對會議和講座系列的組織給予後勤支持,包括記賬結算。

 

參觀大英圖書館,對敦煌遺書進行第一手勘查。考慮到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國佛教寫本收集地,這一活動被證明是一項對學生極為有用的操練。

 

 

 


普林斯頓大學
  • 資助兩位研究生參加FROGBEAR派往韓國和日本的研究群。
  • 資助三位研究生和一位博士後研究員參加在敦煌舉辦的木魚/敦煌研究院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