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林國際佛學學刊》: 關於我們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首席顧問:楊釗(Charles YEUNG)(旭日公益基金)

楊釗博士,廣東省惠州市人,香港太平紳士,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現任香港旭日集團董事長,現時主要社會職務有:香港中華總商會終身榮譽會長、香港各界文化促進會終身榮譽會長、香港廣東社團總會首席會長、廣州暨南大學校董。

1967年到香港,白手起家,1974年創業,1978年開始回內地投資設廠,包括服裝廠、服裝連鎖店、房地產業務等。公司經四次轉型,由服裝製造發展至服裝零售連鎖店、再轉型為房地產和金融投資業務等。旭日集團總淨資產超過200億港元,在美國、加拿大、新加披、澳洲、新西蘭以及中國內地、香港擁有地產、金融和服裝業務。事業成功以後,楊釗先生積極主張,作為現代企業家,應負起「企業的社會責任」,以「兼善天下」為己任。多年來,他帶領的旭日集團,為香港、內地及世界其他地方扶貧救災、興辦教學,所捐金額已超過31億港元。

 

 

主編:湛如(Ru ZHAN)(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南開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時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委員、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研究領域包括佛教语言與佛教文獻、佛教律藏、敦煌文献、印度佛教石窟寺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唐代長安與絲綢之路”及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印度古代梵文文藝學經典翻譯與研究”等。主要著作包括:1.《敦煌佛教律儀制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2.《浄法與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禅苑清規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4. Disciplinary Rituals in Dunhuang Buddhism, Leiden: Brill, 2022;5.《西明東夏:唐代西明寺與絲綢之路》(兩卷本),北京:中華書局,2022年。

 

 

副主編:陳金華(Jinhua CHEN)(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加拿大皇家學會院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思想史講座教授,曾任加拿大國立東亞佛教講座教授(CRC)多年。研究領域涉及東亞政教關係,中古時期僧傳(聖傳)文學,佛教聖地,舍利崇拜,佛教與技術革新,以及佛教翻譯等領域。研究成果包括:已出版六部專著,合編十餘本書籍,發表七十多篇論文。這些成果曾獲眾多基金和獎項,包括日本學術振興會、加拿大國家社科基金和 Peter Wall 高級研究院、德國洪堡基金會和馬普研究所以及美國人文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研究基金。目前領導一項為期多年的旨在重新建構佛學與東亞宗教重要面向的國際性與跨學科的龐大項目,由加拿大政府資助並得到國際上諸多名校與基金會的支持。

 

 

編委:(以姓氏羅馬化先後排名)

馬場紀壽(Norihisa BABA)(東京大學

馬場紀壽現為東京大學亞洲高級研究所的教授。他於2006年在東京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的研究興趣包括印度佛教和上座部佛教的歷史和思想、斯里蘭卡和東亞的關係,以及佛教的現代話語。他的研究方法是使用巴利語、梵語、藏語、漢語和日語文本進行比較。他發表了多篇英文文章,並出版了日文專書,包括《上座部佛教思想的形成:從佛陀到覺音》(2008);《初期佛教:追踪佛陀的思想》(2018);《佛教的正統性與異端:巴利宇宙城的誕生》(2022)。他獲得了許多個學術獎項,如日本南亞研究協會獎、日本科學促進會獎。他也擔任《國際佛教研究協會雜誌》編輯委員會的職務。

 

 

寇思璧(Kate CROSBY)(牛津大學)

寇思璧於2022年加入了牛津大學並擔任沼田佛教研究教授。在她從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遷至牛津之前,寇思璧曾先後任職於愛丁堡大學、蘭開斯特大學、卡迪夫大學和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除了研究生和博士期間在牛津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和藏文、印度宗教和佛教以外,寇思璧也曾就讀於漢堡大學和凱拉尼亞大學。除此之外,她還師從來自浦那、瓦拉納西和加德滿都的傳統教師們。她研究主要涵蓋了梵文、巴利文和與近世及現代上座部佛教修行相關的巴利語地方文學,其中主要包括了近世冥想修行及其與當代冥想技巧之間的關係。她也曾在大部分上座部佛教人口較多的國家進行過實地田野考察。她的出版物包括了關於寂天(Śāntideva)所著的《入菩提行論》(Bodhicaryāvatāra)的翻譯和研究(與 Andrew Skilton 合著,1994);《摩訶婆羅多:女性與夜深人靜》(2009);《傳統上座部佛教及其現代壓制》(2013);《上座部佛教:連續性、特性、多樣性》(2014);和《深奧的上座部佛教:關於被遺忘的東南亞冥想傳統的故事(2020)。

 

鐸諦棻(Steffen DÖLL)(德國漢堡大學沼田佛學研究中心)

鐸諦棻是研究日本佛教的沼田教授以及漢堡大學沼田佛教研究中心的聯合主任。他相繼在慕尼黑大學和京都大學接受過日本研究學、中國研究學和宗教研究學的訓練。他的研究方向集中於佛教哲學和歷史、東亞文化遷移過程以及日本思想和文學傳統。他的著作包括2005年出版的關於京都學派哲學家上田閑照(1926–2019)的專著,2010年出版的關於在日僑居的中國僧人和他們對日本禪宗佛教的製度化、教條化和行為化的發展的專著,以及若干與東亞宗教史和文化史相關的論文。

 

 

高亦睿(Imre GALAMBOS)(劍橋大學)

在中國天津和匈牙利進行了多年的學習與研究後,高奕睿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得了博士學位,其博士論文為戰國時期中國文字正字法的相關研究。在博士畢業後,高奕睿入職大英圖書館,參與國際敦煌研究項目。由此開始敦煌手稿的研究以及中世紀中國的寫本文化研究。在大英圖書館工作十年後,他於2012年前往劍橋執教。

 

 

 

高諾佳(Noga GANANY)(劍橋大學)

英國劍橋大學明清文化歷史的副教授。她的研究重心主要為宗教與文學的關係,尤其是對明清出版文化與祭祀崇拜的關係感興趣。她的研究趣也包括佛教和道教出身傳記,通俗文化,古代文學,旅行和朝聖。她於哥倫比亞大學得博士位。目前正在寫兩本書:《出身小說:明代神仙傳記與祭祀崇拜》和《閻羅王:中國的地獄和來世概念》。最近的文章包括:《鄧志謨的三聖記》(Religions,2022),《明代出身小說的地獄遊記》(Late Imperial China,2021),《濟公》(Brill’s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Lives,2019)。

 

 

葛然諾(Phyllis GRANOFF)(耶魯大學)

葛然諾於2004年7月1日加入耶魯大學。她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密爾頓的麥克馬斯特大學任教,並曾在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和哈佛大學訪學。她研究印度所有的古典宗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並對印度藝術和文學屢有著述發表。她的研究興趣包括當代印度文學,她出版了孟加拉語和奧里亞語短篇小說的翻譯。她是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印度哲學雜誌》)的主編。她最近的出版物包括 The Victorious Ones: Jain Images of Perfection,此論文集附有她在魯賓藝術博物館策劃的耆那教藝術展。聯同筱原亨一(Koichi Shinohara),她合編了許多書,包括 Images in Asian Religions(《亞洲宗教中的圖像》)和 Pilgrims, Patrons and Place(《朝聖者、功德主、與聖地》)。最近他們二人又編輯了一本新書,有關亞洲宗教中罪惡的問題,很快將會在荷蘭的Brill(博睿)出版。她目前的研究項目包括研究耆那教和佛教僧侶對待疾病的戒律以及對美國博物館藏品中耆那教手稿的全面研究。她是 Jain Heritage Preservation Project(耆那教文化遺產保護計劃)的高級顧問,該項目由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 Jiv Daya Foundation 管理。

 

葛利尹(Eric GREENE)(耶魯大學)

葛利尹是耶魯大學宗教學副教授。其研究方向為中世紀中國佛教,尤其是在印度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碰撞與融合後產生的中國化的佛教。他近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禪定,包括印度禪定傳統向中國傳播的歷史,中國特色的禪定方式的產生,以及佛教懺悔和贖罪的儀式。此外,他的出版物還涉及早期禪宗歷史、絲綢之路佛教繪畫、以及現代心理學術語與西方解讀佛教的影響。

 

 

 

賀祺雅(Georgios T. HALKIAS)(香港大學)

賀祺雅(Georgios T. Halkias),香港大佛研究中心,副教授。2006年,他於牛津大得哲博士位,其研究藏地境中的土信仰。他的主要研究趣包括佛教在藏地的早期播、喜拉雅地的佛教、金乘的想系,以及佛教印度和中的希化。他的出版著作有《色山:吉美林巴往生花生土》(The Copper-Colored Mountain: Jigme Lingpa on Rebirth in Padmasambhava’s Pure Land, authored with C. Partsalaki, 2022)、《洲文本境中的土:集》(Pure Lands in Asian Texts and Contexts: An Anthology, ed. with R. Payne, 2019)、《光明的:藏地土文宗教史》(Luminous Bliss: A Religious History of Pure Land Literature in Tibet: With an Annotated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Orgyen-gling gold manuscript of the short Sukhāvatīvyūha-sūtra, 2017/2013)等。他亦是《牛津佛教百科全》(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的合主。

 

閔斯葭(Jessica MAIN)(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閔斯葭是 UBC 亞洲研究系和亞洲研究所聯合任命的東亞宗教副教授。自2009年秋以來,她一直擔任佛教和當代社會的何弘毅家族基金會的講席教授和 UBC 佛教和當代社會 RHNHFF 項目主任。她的博士論文是「Only Shinran Will Not Betray Us」(McGill 2012),主題是基於血統的歧視、人權、日本淨土真宗 ,特別關注淨土真宗中基於種姓對部落民的歧視。她目前正在撰寫一部有關這個主題的手稿,名為「No Hatred in the Pure Land: Burakumin Activism and the Shin Buddhist Response in Interwar Japan」。她更廣泛的研究興趣包括東亞和東南亞的現代佛教倫理,社會行動和制度性生活,特別是在宗派社會政策,牧師,青年和體育,公共衛生以及職業或基於角色的道德領域。

 

莫彌伽(Michaela MROSS)斯坦福大學)

Michaela Mross 為斯坦福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她致力於日本佛教研究,特別關注于前現代日本的曹洞宗、佛教儀式、宗教音樂及寫本與印刷文化。她撰寫了諸多關於“講式”(kōshiki,佛教儀式)的學術文章,並參與合編了日本宗教研究(Japanese Journal of Religious Studies)的講式特刊。目前,她正在完成一部關於曹洞宗講式的發展的專著。

 

 

 

鄔瑞克 Ulrike ROESLER)(牛津大學)

鄔瑞克(Ulrike Roesler),牛津大學西藏和喜馬拉雅研究教授。烏瑞克教授的研究背景是印度和西藏研究,其研究興趣是佛教從印度到青藏高原的傳播過程,以及10世紀至15世紀藏傳佛教形成時期的發展。她的學術興趣還包括藏傳佛教傳記寫作以及印度和西藏敘事文學。她是牛津大學沃爾夫森學院西藏和喜馬拉雅研究中心的創始主任,並擔任《國際佛教研究協會期刊》的編委。

 

 

 

夏復(Robert SHARF)(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夏復擔任柏克萊陳廷驊傑出教授席位。他的研究重心主要為中世紀中國佛教(特別是禪學),並對日本佛教、佛教藝術、儀式研究以及宗教研究中的方法論相關內容也有所涉獵。除了任職於柏克萊的東亞語言與文化研究系外,他同時也是同校佛學研究中心的主任。他還是幾個雜志與叢書的編委,包括《國際佛學研究協會雜志》、《中國宗教研究雜志》、《日本宗教研究》、以及與夏威夷大學出版社聯袂出版的《黑田學院佛學研究叢書》。

 

 

孫英剛(Yinggang SUN)(浙江大學)

孫英剛,先後就讀於北京大學(本科、碩士)和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碩士、博士),獲普林斯頓大學哲學博士學位(Ph.D.)。先後任教於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現為浙江大學長聘教授、歷史學院常務副院長(主持全面工作)、浙江大學佛教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唐史學會理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客座職務包括耶魯大學東亞研究客座副教授和研究員(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Research Fellow in East Asian Studies,2015年9月—2016年3月)、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訪問研究員(2012年10月—12月)等、日本中央大學客座教授(2017年12月)日本國際佛教學大學院大學2014年度客員研究員等。

 

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普林斯頓大學)

太史文擔任鈴木大拙佛學研究教授,也是普林斯頓大學宗教系的講座教授。他的領域是佛教與中國宗教,其研究運用文字材料、寫本、以及絲路遺留下來的藝術和物質資料,追溯文化之間的互動。他擔任普林斯頓跨院系東亞研究項目的主任。在2014年他榮獲普大 McGraw 教學中心頒發的人文學科研究生指導獎,他目前的研究重點是敦煌的儀禮寫本,并主編多種學術文集。

 

 

 

田海(Barend TER HAAR)(漢堡大學)

田海在漢堡大學教授中國研究,重點關注文化和宗教歷史。雖然他首先是一個社會和文化歷史學家,但鑒於宗教對中國傳統生活的極端重要性,他迄今為止的大部分研究都涉及宗教現像。此外,他還在種族認同,暴力和恐懼以及社會組織等問題上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他的一個重要關注點是要證明傳統文化和文化模式依然與現代生活息息相關。他為能夠閱讀荷蘭語的人寫有一部關於中國的歷史,題為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Empire until 1911”(荷蘭語:Het Hemels Mandaat: De Geschiedenis van het Chinese Keizerrijk)(AUP: Amsterdam,2009),對中國的歷史頗致匡正之力。他有關中國一個非宗教團體——“無為教”(從16世紀末至今)的研究已被夏威夷大學出版社出版,書名為  Practicing Scripture: A Lay Buddhist Movem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汪悅進(Eugene WANG)(哈佛大學)

汪悅進(哈佛大學 1997年博士)1996年開始在芝加哥大學任教,隨後於1997年開始執教於哈佛大學。2005年,他成為哈佛大學亞洲藝術的 Abby Aldrich Rockefeller 講座教授。2005年擔任古根海姆研究員,同時也是美國學術團體協會和蓋蒂獎金的獲得者。他曾經擔任《佛教百科全書》(麥克米倫,2004)的藝術史副主編。他在中國藝術史方面的學術成果涉獵廣泛,從古代墓葬藝術直到現當代中國影視藝術。與此同時,他也是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高級研究中心的顧問委員會的成員,以及《藝術通報》編委會的成員。

 

 

♰ 左冠明(Stefano ZACHETTI)(牛津大學)

左冠明教授是沼田惠範佛學講座教授、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的研究員。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早期(公元2-5世紀)漢譯佛典、梵文和漢文大乘佛典、漢譯佛典的歷史,以及中國佛教(特別是早期的中國佛教註疏)。左冠明教授目前從事的研究項目包括《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相關工作:基本文本和註疏(《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吉爾吉特手稿版本;《大智度論》的研究和翻譯),早期佛教解經文學在中國的發展以及中國大藏經的形成。

 

 

張幸(Xing ZHANG)(北京大學)

張幸,博士,北京大學南亞學系副教授,南亞文化教研室主任,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訪問學者。曾任德國柏林洪堡大學訪問學者、馬克斯·普朗克學會訪問研究員。主要從事南亞社會與文化、印度語言文學、中印文化交流及跨文化研究。先後獲德國、新加坡、加拿大等國科研基金支持,進行教學科研和田野調查,並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已在德國、新加坡出版英文專著兩部: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Calcutta (2015), Preserving Cultural Identity through Education(2010)。

 

 

執行編輯 (以姓氏羅馬化先後排名)

道悟(Wu DAO)(會稽山佛教高研院; shamendaowu@163.com)

孫明利 (Mingli SUN)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msun6622@mail.ubc.ca)

 

編輯助理 (以姓氏羅馬化先後排名)

馬熙(Xi MA)(南開大學; 1127986623@qq.com)

閔雪曼(Maggie MITCHELL)

沈壽程(Shoucheng SHEN)(首都師範大學; shenshoucheng@126.com)

楊增(Zeng YANG)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putiziyz@gmail.com)

 

刊務協理:白維琪(Vicky BAKER)

 

公關總監李佩儒(Carol LEE)(英屬哥倫比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