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Return to the reports page.
歷史、比較學與理論視閾下的宗教與本土社會:
卜正民先生榮休致敬國際研討會
洪昱函(成功大學)
2022年11月03日
中國帝國晚期,佛教的社群活動與宗教實踐發展活躍,與當地社會形成盤結互動的多重關係網路。1993年,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出版《為權力祈禱》一書,承繼于君方教授對晚明佛教復興的歷史定位,考察江南仕紳於國家與地方分離之境況下,透過慈善捐助影響當地佛教機構。此作深刻影響近代社會學與宗教學視域之研究。近年來此研究方法為學者所擴充,研究對象涵攝不同身分與性別的修行者、修行方式、聖地及身體觀等。同時,以地方社會為核心關懷之研究,亦與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神道教等其他世界與地方宗教有密切聯繫。
在卜教授突破性著作的啟發下,本國際研討會以「歷史、比較學與理論視域下的宗教與本土社會」為題,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旭日全球佛學研究網絡主辦,以及「拔地入雲」研究計畫與中國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及哲學系協助籌辦。研討會集結全球各大學府之專家學者42位,旨於探索宗教傳統與地方社會之交流與影響,深入廓清二者在跨文化與跨境域脈絡下的演變。本次會議時間為2022年8月12日至8月14日,以線上與現場混合形式進行,共2場主題演講及11場討論會。
共催迎迓
研討會開場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與復旦大學李天綱教授致詞,兩位教授簡陳研討會籌辦契機及其與卜正民教授之相識過程,並感謝卜正民教授在學術界辛勤耕耘,對於佛教與漢學研究領域之影響無遠弗屆,啟引全球各地之莘莘學子。期望能藉卜教授榮休之殊勝機緣,與橫跨三大洲之學友齊聚研討宗教與地方社會之關係。
陳金華教授(左)、李天綱教授(右)
何為本地佛教?復何處可覓之?
研討會開場為卜正民教授的主題演講,講題為「當地人與旅者:誰人之佛教?」。卜教授反思自身過去針對佛教與地方社會之研究,重新審視地方佛教實際牽涉之內涵,以及如何透過既有文獻尋覓本地佛教。卜教授試圖突破往常由菁英階層觀察地方佛教的既定視角,從「地域與跨地域」、「當地人與外地人」、「佛教與地方意識」等角度解鎖此議題之複雜性。藉由清代佛教巡禮指南《參學知津》提供的兩條巡禮路徑,卜教授考察五臺山、武當山附近的香嚴寺及五山中的狼山等聖地,結合方志、寺志、山志文獻,重建並比較明代當地人及外來者與在地佛教機構的交流經驗。演講最後,卜教授指出此次研究所採文獻對於地方參與情形之載述仍十分有限,故將進一步多方考索巡禮指南及相關寺院,以求深入探索佛教的在地實踐,同時也鼓勵歷史學者持續查找各類文獻,方可形繪更完整的地方佛教實相。
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主題演講
不同宗教間之相生相剋: 本土與外來宗教
第一場討論會探索中國跨宗教間,邁向求同存異過程中的衝突與調解。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戴聯斌闡述猶太教在開封當地漢化與儒家化的情形,揭示開封猶太教在明朝政策及儒家文化與民族論述等因素之影響下,採取儒家規範與教派身分共存的雙元文化模式,並指出明朝政府以種族身分定位少數宗教,透過儒家主體性的維持建立社會政治秩序。
中國政法大學的鄧慶平解析比利時籍神父賀登崧於中國北方鄉村進行的宗教研究,說明賀氏結合漢語方言地理學與民俗地理學考察鄉村宗教,揭示其田野調查與繪製民俗信仰地圖的研究方法與成果之價值,闡揚賀登崧在中國民間宗教研究之學術貢獻。
中山大學的梅謙立(Thierry Meynard)透過耶穌會傳教士安文思(Gabriel de Magalhães)1644年撰寫的葡萄牙文紀錄,重新檢視1643年成都反基督教行動之始末,指出此事件乃由成都僧眾的精心策劃,並與江南佛教社群中密雲圓悟的再傳弟子離指方示有密切關係,闡析明朝末年因政局動盪引起的佛教與基督教地方衝突。
貝麗(Alison Bailey)教授(上左)主持、戴聯斌教授(上中)、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評議、鄧慶平教授(下左)、梅謙立(Thierry Meynard)教授(下右)
媒介與信息: 媒介之移易與宗教傳播
第二場討論會從物質文化與制度層面探索佛教與地方社會之互動關係。浙江大學的馮國棟以宋代61篇佛教藏經記為研究對象,探析藏經記之源流與變化,以及文獻當中記載的藏經刊刻與庋藏情況,並藉由儒家士人的藏經記書寫,闡發佛儒兩家在語言觀與經典觀之間產生的張力。
山東大學的孫齊針對河北宣務山石窟的開鑿史考察,透過近300種唐代造像題記,追溯並分析唐代中央與地方在宣務山石窟的造像活動,統整其時代、地域與周邊佛教之特徵,揭示宣務山石窟之興衰與盛唐氣象的緊密聯繫。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楊筱聚焦討論唐朝初期四川北部地區的佛教摩崖造像,藉由龕窟形制、造像內容及結社組織等方面之考察,釐定此區域之石窟建造模式實為南北朝時期南北二地佛教實踐與藝術傳統混融之產物,與隋末唐初北方官員及僧人入蜀之跨地域交流息息相關。
中國人民大學的張雪松解析晚清民國時期北京「廟戶」和「鋪保」兩種制度之消長情形,指出佛寺與道觀隨著制度的落實與北京地方社會關係愈加緊密,並揭示北京寺廟的會社並非以地緣為基礎構成,而是依據行業與階層等業緣特徵進行整合。
山西師範大學的樂晶實地調查溫州錢庫鎮融合佛、道等多種宗教形式之「拜經」儀式,闡述當地民眾透過誦經的金銀紙建構出該地特有的信仰經濟,並分析金銀作為物質性媒介在人神關係與人際網絡之間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吳科萍教授(上左)主持、聖凱教授(上中)評議、汪悅進教授(上右)評議、馮國棟教授(中左)、孫齊研究員(中中)、楊筱研究員(中右)、張雪松教授(下左)、樂晶講師(下右)
不同宗教間的相生相剋(二):佛教與非佛教之間的協商
第三場討論會於第二天進行,並延續跨宗教的主題,著眼於中國佛教與其他宗教的多元交流。復旦大學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採取比較性視角,透過世界民間故事挖掘中國妙善公主傳說的起源,解析此則塑造觀音女性形象的敘事要素,及其與歐亞大陸流傳已久的民間故事的多重共性,探索妙善故事背後可能的原型。
復旦大學的許蔚以明儒萬表為研究對象,從萬表及其友人、子弟編撰的一手文獻,分析萬表的公共形象、理學思想及佛道信仰,並進一步說明萬氏家族信仰的基礎與變化,揭示萬表在明代佛教史的定位。
佛光大學的闞正宗回溯清代羅教齋堂佛教化的歷史,集中研議晚清至日本殖民期間嘉義地區正心齋堂轉型為朴子高明寺的過程,闡述此時期臺日地方仕紳對於齋堂重建與信仰改革的推動作用。
昆山杜克大學的吳科萍以其2014年至2019年之田野調查為基礎,考察蘇州「拆小建大」的都市化政策下,說明鄉村寺廟神祇經過重新安置後,在佛教與道教機構裡產生新的信仰空間,一方面維持其信仰的實踐,另一方面則出現佛教化與道教化的現象,呈顯當代蘇州民間信仰及佛教與道教之間的雙向影響。
馬旭教授(上左)主持、邵佳德教授(上中)評議、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研究員(上右)、許蔚教授(下左)、闞正宗教授(下中)、吳科萍教授(下右)
寺院之為權域
第四場討論會以寺院及宗派之制度與文化發展為研討主軸。武漢大學的魏斌探究隋唐結合宗教和地方行政之官寺體系的起源,上溯東魏與北齊的國寺體系,進而分析國寺與政區、其政治與宗教功能及國家制度化管控的情形,並說明政權透過戰場立寺建立其合法性的現象,揭示佛教寺院與王朝統治關係漸趨密切的過程。
根特大學的Anna Sokolova研析四分律宗在會稽地區之傳播史,指出會稽為此宗在中國南部的發起地,而道宣之法脈如弟子文綱與道岸即於其中扮演關鍵性的角色,同時亦說明中央及地方官僚體系的支持如何幫助律宗之興起。
羅蘭大學的Mónika Kiss從日蓮宗對於日本社會問題之回應著手,闡述少子化、高齡化與過疏化等問題對於日蓮宗繼承與延續的影響,並藉由個案分析說明日蓮宗如何透過世俗化的社群建構模式因應現代社會需求。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的瑪利亞•列普涅娃(Mariia Lepneva)反思學界視十八世紀為佛教衰弱期的論述,聚焦於十八世紀中國寶華山的律宗歷史,指出寶華山律宗在其住持文海福聚的引領與皇親及仕紳之贊助下,獲得法脈的延續與昌榮。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的Laura Boyer考察並比對十六世紀末到二十世紀江南地區的放生文獻,透過文獻記載各組織之放生相關條例,揭示放生規範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而產生的歷史性變化。
劉翠蘭教授(上左)主持、陸揚教授(上中)評議、魏斌教授(上右)、Anna Sokolova博士後(中左)、Mónika Kiss教授(中中)、瑪利亞•列普涅娃(Mariia Lepneva)博士後(中右)、Laura Boyer博士生(下中)
權力之「刻印」
第五場討論會探尋宗教文本流通及其影響力的擴張。劍橋大學的高諾佳(Noga Ganany)考察十七世紀江南與福建地區盛行出版之出身傳,說明此類文本以小說形式改編三教聖賢與民間神祇之生平與傳說,並藉由主副文本之分析,指出由書商印行的出身傳不僅聚焦於人物與地方傳統的淵源,更提供信仰實踐指南與在地資訊,揭示商業出版者作為晚明文化傳播與知識製造之中介角色。
暨南大學的張德偉以地方社會對於佛教藏經之接受為研究主旨,析論明清時期佛教藏經在僧人、仕紳及一般民眾等群體中的多樣化使用情形,並藉由低教育階層實際參與經藏活動的案例,指出閱讀並非藏經唯一的使用模式,強調藏經影響力之維持實仰賴地方群眾之接受與使用。
美國拉法葉學院的馬旭從明代日用類書裡民間信仰的文本化著手,指出宗教日用類書的傳播促進相關知識的普及,一方面使得教義於地方之傳佈漸趨統一,另一方面則幫助普通讀者透過文本閱讀拓展其信仰實踐之自主權,建構出新型態的人神關係。
Mónika Kiss教授(上左)主持、田海(Barend ter Haar)教授評議、高諾佳(Noga Ganany)教授(上右)、張德偉教授(下左)、馬旭教授(下右)
身份掙扎
第六場討論聚焦於出家眾的身分建構與認同。中國人民大學的何建明以甘肅、青海與陝西地區的全真道在家系統為研究對象,分析全真道因應社會與政局的變遷,為維持法脈而以出家的正一道身分進行宗教實踐,卻在新的身分建構中面臨遺落數百年傳統的危機。
美國匹茲堡大學劉翠蘭以《水滸傳》花和尚魯智深故事之歷史發展及接受為切入點,透過個案分析探索現代殺人犯如何偽造身分成為地方名僧、尋求寺院庇護逃避法律逮捕與審判,進而揭示魯智深形象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以及政府與民間對於出家殺人犯雙重身分的反應。
成功大學的李貴民梳理並闡析越南禪宗燈錄文獻《繼燈錄》,說明越南僧人透過燈錄文獻建構臨濟宗與曹洞宗法脈譜系,同時亦藉由編纂與重修的過程樹立禪派的正當性與身分認同,揭示中國禪宗宗派在越南的本土化情形。
李天綱教授(上左)主持、鄧慶平教授評議、何建明教授(上右)、劉翠蘭教授(下左)、李貴民教授(下右)
網絡建構
第七場討論探索跨地域視角下宗教的社群網絡建構。中山大學的曹堅以聖經的苦難世界及不同社會對於苦難意義的思考為切入點,比較美索不達米雅、埃及和黎凡特等地區之社群經驗,進而闡釋希伯來聖經倫理一神教信仰與各地方社會、人民之間的關係。
美國天普大學馬德偉(Marcus Bingenheimer)的研究結合數位人文,使用地理資訊系統(GIS)觀察明清之際佛教網絡的構成情況,並以晚明高僧為軸心,解析其影響勢力、法脈範圍及傳承關係,進一步檢視晚明佛教復興的現象。
臺灣大學的簡凱廷追蹤《嘉興藏》於東亞地區傳播之影響,並以江戶中後期日本曹洞宗僧人全苗月湛為研究對象,還原月湛研讀藏經之歷程,廓清其贈送曹洞宗逸典於中國之始末,並揭示明清佛教思想在日本的接受情況。
何建明教授(上左)主持、饒驍教授評議、曹堅教授(上右)、馬德偉(Marcus Bingenheimer)教授(下左)、簡凱廷教授(下右)
本土性與世界性
第八場討論以宗教的跨地域關係為主題。復旦大學的李天綱聚焦探索韋伯《儒教與道教》之宗教學方法論,闡述韋伯之思想來源與文獻基礎,分析韋伯如何汲取理雅各與高延兩位漢學家之研究成果而有所承創,揭示韋伯中國宗教學論述之重大貢獻。
美國哈佛大學的汪悅進注意到1897年為中西方電學成就突出的一年,特斯拉與譚嗣同不約而同地發表其電學理論。汪悅進分享研究的初期成果,以1896年譚嗣同等七賢於光繪樓的合影為起始點,解析譚嗣同改革失敗後的心理,並比較譚氏《仁學》與亨利.烏特所撰《治心免病法》,說明譚氏如何結合佛教宇宙論與科學詮釋攝像與心理的關係。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楊效俊以七世紀倭國法隆寺的佛具玉蟲廚子為考察對象,探索法隆寺的創建過程及玉蟲廚子之圖像主題、象徵意義及繪畫風格,釐析玉蟲廚子與隋仁壽舍利崇拜之關係,考定玉蟲廚子為七世紀初期隋倭建交後佛教藝術交流之產物。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馮相郡回溯二十世紀以還太谷學派的傳承系譜,闡釋《太谷遺書》裡呈現的學派與地方關係,並揭示劉鶚及其子弟如何藉由《太谷遺書》的公開流通,維繫學說的保存,以及當中掀起的學派內部矛盾。
戴聯斌教授(上左)主持、魏明德(Benoit Vermander)教授(上中)評議、馬旭教授評議(上右)、李天綱教授(中左)、汪悅進教授(中中)、楊效俊研究員(中右)、馮相郡博士後(下中)
中心之與邊緣
第三天首先進行第九場討論會,探索權力核心及不同社會階層與宗教的多元複雜關係。俄羅斯科學院的Ekaterina Skrypnik檢視佛教經藏中與武則天相關之序文,闡析武則天如何利用菩薩、轉輪王、彌勒佛三種佛教身分形塑其帝王形象,並說明武氏政權與「大雲」意象的關係,揭示中國唯一的女皇帝藉由佛教經義建構皇權正當性之過程。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殷守甫以晚明小說中的官僚文獻為中心,解析想像世界中官僚系統的溝通模式,揭示小說作者、出版者、評論者與讀者對於現實與異世政權的想像,並透過官僚、文學與宗教三種領域的結合,探索晚明的政治思想與想像。
中國人民大學的索羅寧(Kirill Solonin)以西夏文《壇經》與《景德傳燈錄》為研究文本,透過西夏譯本與中文原本之比對釐定版本來源,揭示中國十一至十三世紀北方禪宗在西夏的傳播情形,並強調西夏佛教文獻對於重構漢傳佛教發展與流傳歷史的重要性。
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李珊娜(Johanna Lidén)考察清代教育學專著《村學究語》及其作者劉恆典,從四川私塾教師的角度,探索其教育觀及教學方式,藉此說明儒家教育在地方的實踐情況。
南京大學的邵佳德考察1927至1949年間由政府發起的南京佛教改革過程,說明改革內容及其實施情況,並進一步解析中日兩國、中央政府與地方官員及各利益團體之間的政治博弈,如何影響此時期改革之成敗。
Anna Sokolova博士後(上左)主持、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研究員(上中)評議、張德偉教授(上右)評議、Ekaterina Skrypnik研究員(中左)、殷守甫教授(中中)、索羅寧(Kirill Solonin)教授(中右)、李珊娜(Johanna Lidén)博士後(下左)、邵佳德教授(下右)
佛教在地方社會:1313–1314年撰《長興州修建東嶽行宮記》考論
緊接著是第二場主題演講,由田海(Barend ter Haar)教授發表其針對《長興州修建東嶽行宮記》碑文之研究成果,並透過此議題指陳既有佛教研究的侷限。田教授首先闡述東嶽行宮興建情況,分析行宮於期間獲得的個人、宗教與地方團體,及中央政府贊助。田教授繼而揭示東嶽行宮於宋元時期之活躍情形,認為其地位可擬中世紀羅馬天主教的教堂,並在地方官員、民兵組織及行會之間,扮演動員並形塑地方社會的角色。
透過東嶽行宮地個案分析,田教授精闢地提出此議題所衍伸的核心問題,反思英語世界使用的儒釋道三教名詞,說明英語學界所界定之概念本質上受到西方啟蒙運動影響,著重於政權控管的「釋教」及其教觀發展歷史,從而忽視廣大的地方宗教現象,或將之限縮於民間信仰。田教授強調佛教研究應擺脫概念標籤化所帶來的限制,通過研究視域的拓展,層層剖析宗教與社會的關係,抉發此中撲朔迷離的歷史實相。
田海(Barend ter Haar)教授主題演講
菁英與草根之「合謀」
第十場討論會以佛教機構與僧眾及地方的互動為主題。成功大學的陳玉女分析《嘉興藏》記載的明末清初女禪師之出身、法脈、活動區域及終身成就,揭示女禪師多來自或活動於江南或東南沿海等文化與經濟富庶之地,故而能藉此建立並拓展其人脈與資源,進而在男女比例差距懸殊之禪宗典籍裡被納入禪燈譜系、出版語錄。
清華大學的聖凱解析早期禪宗禪律共住與禪院別住的現象,說明唐代禪宗僧人在律寺居住的制度源流,探討當中的修道觀念、寺院規制、生活規範及現實困境,繼而剖析禪與戒律於當中呈顯的緊張性。
首都師範大學的游自勇闡述宜興善權寺在十至十三世紀的發展歷程,說明善權寺與官方、地方宗教機構及宗族的互動關係,及其身分與管理系統在多方勢力影響下的變化,指出善權寺實為五代至宋末時期東南地區文化與權力的結合體。
索羅寧(Kirill Solonin)教授(上左)主持、魏斌教授(上中)評議、張德偉教授(上右)評議、陳玉女教授(下左)、聖凱教授(下中)、游自勇教授(下右)
文字之緣:僧侶與文學
第十一場討論會從文學的領域探索僧眾世界。北卡大學格林斯伯勒分校的饒驍透過宋代艷詩、艷詞與筆記闡解佛教僧人與娼妓的交流情況,分析並揭示菁英階層與說書人對於僧人交際生活的相異態度。
復旦大學的王啓元以晚明圍繞於高僧紫柏真可的居士圈為研究對象,透過紫柏真可之文集及相關文獻,考察在家居士未公開的法名,並進一步論述此時期佛教僧團與士大夫身分與信仰之認同。
朱麗雅(Julia Orell)教授(上左)主持、阮思德(Bruce Rusk)教授(上右)評議、饒驍教授(下左)、王啓元研究員(下中)
未盡意
隨著最後一場討論會的結束,會議亦臨近尾聲。張德偉教授與李天綱教授感謝卜正民教授多年來奉獻於學術,教學不倦,同時也感謝與會學者的參與,期盼未來中西學界能有更多的合作機會。卜正民教授於會議最後,感謝主辦方不辭辛勞地完成活動籌辦,並讚嘆此次研討會顯示中國佛教史研究在二十年間成果豐碩,期許佛教研究能持續發展。陳金華教授補充說明,此次會議所發表之論文品質卓越,預計將藉此機緣,出版中文版與英文版的論文集,並宣佈研討會圓滿落幕。
會議大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