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nternational &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at Oxford: Young Scholars’ Forum Report

Return to the 2019 Oxford Intensive Program page.

 

旭日國際佛學網絡牛津暑期密集型菁英班青年論壇圓滿舉辦(2019年8月18-19日)

李志鴻、李程鵬、孫海科、翟一輪。統稿孫海科,攝影劉益民。
Via 拔地入雲 WeChat August 25, 2019

 

2019年8月18-19日,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暑期密集型菁英班青年學者論壇於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圓滿舉辦。論壇共收到學員提交的論文15篇,分別就其專攻的領域、關注的話題進行了細緻深入的探討。論壇共分為四場進行,圍繞“佛教與社會”、“文本研究”、“義理研究”幾個議題而展開。南京大學童嶺教授、北京大學王珺博士後、新加坡佛學院紀贇教授、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George KEYWORTH(紀強) 教授受邀分別擔任四場發表的評議人。

 

第一場:佛教與社會

佛教與政治政權、國家民族、統治治理的關係與互動,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一直以來是研究者重要的關注點。來自臺灣大學的博士研究生李志鴻以《七至九世紀東亞佛教王權與寫本一切經》為題,探究七至九世紀中國唐代與日本奈良朝的官方,如何贊助與參與寫本一切經的製作,以構築佛教王權。他認為在初唐至武周統治時期,中國官方不僅贊助佛教譯經活動,皇帝也透過撰寫經序加入到佛教經典的製作過程,藉此傳達官方對於佛教的認識與政治論述,塑造讀者眼中的佛教聖王形象,以及強化官方贊助與製作佛教經典的權威性。對於唐代佛教寫經使用者而言,經卷內容也成為深刻影響與塑造讀者認識自我與外在世界的重要知識來源之一。此外,其認為在日本奈良朝,日本王權透過東亞的佛教文化與書籍交流,取得當時最新的佛教知識與經卷。自聖武天皇至稱德女帝統治期間,日本王權積極地贊助與製作寫本一切經,並在經卷末書寫願文,藉此傳達理想的佛教聖王形象。

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碩士研究生Dhammasami LINKARA(林法和)發表的論文題目是《仰光大金塔:政治和國家身份之塔》,通過“宗教、社會、政治”三個視角,探討仰光大金塔如何成為緬甸國家的象徵。首先,考察了仰光大金塔相關的石刻與歷史紀錄,可以看到緬甸人佛教信仰的內涵,佛教深刻影響下形成的慈悲寬厚精神。佛教成為連結緬甸國家、塑造緬甸民眾與國家身份認同的精神力量。仰光大金塔形體巨大,裝飾華麗。而大塔的傘蓋,成為緬甸官方展示權力的重要媒介。近代,緬甸的國王或王后都會贊助製作新的傘蓋,來展示政治權威。近現代歷史發展過程中,緬甸歷經了英國殖民與現代民主的時代,但仰光大金塔重要性不減,在現代緬甸人們眼中仍舊具有政治與國家身份的象徵意義。

復旦大學博士研究生傅及斯以《曹氏歸義軍時期敦煌本地抄經活動初探》為題,圍繞10世紀末曹氏歸義軍時期一組同時代抄經人,收集與之有關的配經曆、付紙曆、兌廢稿等一系列寫本材料,在整理、斷代的基礎上,考察當時敦煌本土的抄經制度。她利用多份敦煌寫本,細緻地分析寫卷上的姓名與寺名,藉此推論曹氏歸義軍時期,敦煌的寫經與校經可能如何運作。值得注意的是,她強調吐蕃佔領敦煌時期沿襲唐代寫經模式,加上吐蕃政權對佛教的尊崇,形成了非常嚴格的抄經制度,同時運用於漢文及藏文的佛經抄寫,敦煌寫卷中大量帶有“兌”字的報廢佛經,即源自吐蕃時期嚴苛的佛經抄寫、校對、報廢處理機制。

牛津大學博士研究生Landry NELSON (藍山) 以《唐朝佛教灵验之研究——以道宣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为例》為題,探討道宣在《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中,如何看待與進行佛教的靈驗書寫。首先,他分析了道宣在《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中的分類,強調該書所載的舍利靈驗、靈像垂降、瑞經與神僧的記述,與中國的志怪小說書寫相似,兩者都重視靈異的文學敘事。為何道宣如此重視靈異的書寫?他認為道宣可能通過佛教的靈異書寫,證明佛教不僅有效且具有合法性,這將有助於宮廷與一般民眾選擇信仰與宣揚佛教。最後,通過比較《出三藏記集》、《歷代三寶記》、《大唐內典錄》、《開元釋教錄》,指出道宣的靈異書寫與《歷代三寶記》有相似之處,靈異、祥瑞都是記載的焦點。相較之下,道宣在《大唐內典錄》中沒有太多靈異的書寫,此一現象值得我們關注。

本場發表由蘇黎世大學研究生Samira MÜLLER (蘇寧)擔任主持人,童嶺教授擔任評議人。童教授指出這四篇論文都相當精彩,在選題上可以窺見當下青年學者們的研究新意。四位發表人分別從不同的研究路徑、視角,利用歷史、文獻、寫本、佛教經典等不同的材料,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上予以深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從中可以看到青年學者研究的無窮潛力與創意。

從左到右依次為:Samira MÜLLER[蘇寧]、李志鴻、童嶺、Dhammasami LINKARA [林法和]、Landry NELSON [藍山]、傅及斯

第二場:文本研究(1

圍繞文本、人物展開思想和歷史的討論,是佛教研究重要的基礎研究方法。來自牛津大學的研究生HUỲNH Quốc Tuấn黃國俊(釋潤秀)發表的主題是《大智度論的念佛》。他首先探討了“念佛”(Buddhānusmṛti)這一概念在《大智度論》中是如何被闡述的。繼而,對《大般若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般舟三昧經》等早期大乘經典中的“念佛”概念展開了深入研究,從而指出“念佛”具有從心到聲的廣泛意義。而在《大智度論》中,念佛與念佛三昧的概念是模糊的。《大智度論》對般若持維護立場,任何對念佛及其對象的解釋都需要用般若來闡明,即空性。而“般舟三昧”在《大智度論》中被認為非常重要,以至於可以和般若相提並論。

武漢大學碩士研究生李程鹏發表的題目為《吉藏解經立場與判教觀念——以〈三論玄義〉為文本中心》。通過對吉藏的《三論玄義》進行文本分析,闡釋了吉藏的解經立場以及區別於當時流行的判教觀念。首先,他闡述了吉藏的“破邪顯正”立場,認為吉藏通過對外道、毘曇以及成實的批判,確立了自己的“中道實相”觀。又通過對慧觀“五時判教”的批判,來闡明自己“聲聞藏”和“菩薩藏”二分的判教觀念。吉藏的“中道實相”觀與其判教思想呈互證關係。

南開大學博士研究生屈麗蕊發表的題目為《文字禪的興盛與衰落——從惠洪文字禪到紫柏文字般若》。文字禪是北宋出現的禪學新形態,從汾陽善昭、雪竇重顯到圓悟克勤,以“代別”“頌古”和“評唱”為主要內容。南宋以後,由於在文字解讀上考證繁瑣且主觀隨意,文字禪多遭詬病。文字禪的理論由臨濟黃龍派門下的覺範惠洪系統提出,其著作命名為《石門文字禪》,時人因其為人、作文不避世俗,譏其為“浪子和尚”,其後文字禪僅限於編撰頌古與古德燈錄。直至晚明,紫柏才在理論上對文字禪進行重新詮釋,並吸納文字般若理論,強調文字語言的重要性,可看作北宋文字禪的延續和發展。明亡後文字禪重歸沉寂,則源於文字禪自身的流弊和政權壓制的時代環境。

本場發表由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明傑法師擔任主持人,王珺博士後擔任評議人。王老師指出各位發表人從思想、歷史、文本、文學等不同角度,對佛教文化或理論進行闡釋,視角多元,研究深入。同時,對個人不同學習階段的研究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建議,為推進研究深度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視域。

從左到右依次為:王珺、明傑、黃國俊、屈麗蕊、李程鵬

第三場:義理研究

義理是佛教立足的核心、延續的承載。佛教義理不僅具有湛深思辨性,又具有能動發展性,傳入華夏以來,更是根植東土,大放異彩。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孫海科由龍樹《中論頌》“二諦”論入手,上溯求索,沿《奧義書》與佛典兩條路徑,對龍樹之前的“二諦”論進行了考察。推斷龍樹“二諦”論直接來源或為大品系般若經,二者對二諦的定義皆為“一法兩表,知有深淺”,對同一法的知見因凡聖智慧差別而有淺深之分,故有世俗、勝義之別。“二諦”論外部思想淵源可溯至《大林間奧義書》關於兩種諦的闡述,而內部淵源似可溯至《阿含經》(或《尼柯耶》)所言道諦八支每支皆分世俗有漏、聖無漏兩類。根據南北傳毗曇文獻,世俗、勝義二分結構起初用於對有情“我”的辨析,後被說一切有部發展為對一切法的分析,世俗諦、勝義諦的劃分則與四諦緊密相關。南傳《論事》已提出應將諦細分為世俗諦、真諦。諸部派所持“二諦”論的共同點為“兩法相望,論其高低”,其所言世俗、勝義是兩者而非一,此劣而彼勝。般若經典在性空論基礎上對此前的“二諦”論進行創造性吸收,誕生了別具一格的新“二諦”論,為中觀學發揚光大,成為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

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姜明佳探討了玄奘譯《異部宗輪論》中的“說假部”與真諦譯《部執異論》中“分別說部”的關係。窺基在《異部宗輪論述記》中確認此二名稱指的是同一部派。但在其他佛典中,並無將“說假部”等同於“分別說部”的說法。二者僅此一次指向同一部派,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通過對這一部派進行名稱、文本、宗義、源流等層面的探討,試圖釐清其中的緣由。真諦譯《部執異論》中的“分別說部”雖然與玄奘譯《異部宗輪論》中的“說假部”所指部派一致,但是並非同詞異譯。認為真諦的譯語不僅契合該部派對世出世的假實分別論之的主張,更是由該部派最初的稱呼而來——該部派曾因“分別前多聞部中義”而被稱為“多聞分別部(Bahuśrutīya-vibhajyavādin)”。窺基在《異部宗輪論述記》中對真諦的譯語選擇表示默許,並借用了真諦對該部宗義的敘述。

河南師範大學講師、劍橋大學訪問學者李華偉發表的論題為《從江左詩僧群體的宗派模糊性看中晚唐律宗與天台之合流》。其指出,無論從詩歌史抑或宗教史的角度,中晚唐時期的江左詩僧靈一、護國、清江、皎然、靈澈等人都呈現出較強的“群體性”,在律門與天台之間,他們的身份雙重且模糊,這種模糊性含有豐富的宗教史訊息。論文從考述這些詩僧的宗派面貌與相互關係出發,從佛教知識史的意義,追溯了律宗與天台於江左地區合流的成因,認為律學自初弘於漢地,便具有向義學與禪法融合的趨勢;中土禪僧亦由受西域禪僧影響之重神異,發展為重視義學與律學的學者化特徵;中土在對大乘經典進行研習的過程中,漸漸出現了特定的組合;加之江左地區的律學傳統以及四分律宗的傳播,幾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了中晚唐律宗與天台於江左地區的合流現象。

北京大學碩士畢業生汪康圍繞南朝與北朝僧人的《大般涅槃經》詮釋特色比較,以“伊字三點”為切入點進行了考察。南朝涅槃師特重該經中“伊字三點”所代表的法身、般若、解脫”之涅槃三德並將其提煉為理解經文之核心概念,而具體分析相對北朝僧人則稍顯粗疏;北朝經文講習雖盛,但現存資料較少,以淨影慧遠為代表的僧人多甚為細密地依文釋義而罕從主題上對經文做一整體總結。二者差異的背後,則顯示出各自所處玄學和經學詮釋傳統的不同取向。其後的天台宗不僅在南朝涅槃師重視“伊字三點”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強調三德“互具相即”的關係,同時接續了北朝涅槃師條分縷析的風格綜合而創“五章四釋”的解經體例,終成“新伊極圓”這一對於“伊字三點”的獨家詮釋,進一步完善了天台宗的理論基礎。

本場發表由McMaster大學(麥克馬斯特大學)博士研究生李瀾擔任主持人,紀贇教授擔任評議人。紀教授首先強調了評議的根本意義在於指出不足,促進完善,研究者要不畏質疑和批評,並將其轉化為進步的動力。繼而就各篇論文的選題範圍、聚焦點、選題價值、行文架構進行了詳細分析。同時,針對論文中存在的前人研究成果利用不夠充分、概念界定不夠準確、關注話題狹窄導致對整體把握不足等問題進行了細緻剖析和點撥,各位發表人均表示獲益匪淺。

從左到右依次為:孫海科、姜明佳、李華偉、李瀾、汪康、紀贇

第四場:文本研究(2

本場次四位發表人圍繞敦煌寫本、多語種平行文本對讀、目錄研究等話題展開了深入探討。香港大學碩士研究生翟一輪發表的主題為《禪宗無相戒的理論探源: 以敦煌本壇經為中心》。他對敦煌本壇經運用大量篇幅描述的無相戒法進行了細致的理論分析,進而探討無相戒是否能夠獨立於傳統戒法而產生“戒”的作用。並指出,用無相戒取代傳統戒律的做法最終只會導向道德虛無主義,這是因為無相戒一方面無法有效地培養受眾的倫理觀,另一方面甚至可能導致對戒的廢棄與誤解。無相戒的真實本意應是一種禪宗頓教建立在不二及如來藏思想上的般若教法,用來讓修行者迅速證悟空性真諦。關鍵在於是否能正確理解和運用無相戒,文中以圭峰宗密的證悟觀為例,說明對於無相戒的正確理解不僅不會妨礙禪宗的倫理觀,反而對其頗有助益。

法鼓文理學院碩士研究生楊琍愉以《雜阿含·受相應》的經文為例,重新審視以平行對照方式閱讀經文的重要性,認為此研究方式能夠突顯重點、釐清細節、解釋經文中存在的矛盾與歧義。她嘗試在漢文、巴利文、梵文和藏文文獻中交叉比較“受八相”的論述,並將《雜阿含》第475至478經文的段落作為案例研究。透過無著比丘(Bhikkhu Anālayo)所提出的三重模型(平行對應經、部分平行對應經及相關經),處理漢巴經文在雙重模型(平行對應及部分平行對應)中對照閱讀的問題,並指出經文的主要內容及背景闡述分別所占比例是對照研究的關註對象。

法鼓文理學院碩士研究生釋顯照發表的題目為《略述諸部<眾經目錄>疑似混淆》。她主要從藏經中現存三部同名經錄——《眾經目錄》(《法經錄》、《彥琮錄》和《靜泰錄》)的記載入手,首先探討隋唐這三部《眾經目錄》在各版本藏經中的著錄狀況。其次,覈察《眾經目錄》在《毗盧藏》等藏經的隨函音釋情形。再者,回到《眾經目錄》本身,分析《法經錄》、《彥琮錄》和《靜泰錄》在架構體例上的異同。發表人猜想後人很可能在編撰藏經的過程中將三部經錄混淆。除此,又對現代文獻記載諸部《眾經目錄》情況進行了分析。她指出,由種種古今資料看來,或許可以判定,在宋代編撰而成的幾部藏經中,并沒有嚴格區分三部《眾經目錄》,而現代的文獻和資料庫也有不慎處理的狀況,乃至出現三者混淆的情況。

劍橋大學博士研究生Phra Kiattisak PONAMPON(釋智譽)圍繞敦煌寫本S.2585,展開了對中古中國佛教禪法與觀見體驗的文本與跨學科考察。S.2585寫本是現存的唯一與《佛說觀經》相關的完整敦煌手稿,其中包含了多種佛教禪修技巧,有些可以追溯到中亞與印度,其他則為後期形成。通過文獻與跨學科研究,他指出“一心觀臍”禪法所展現的佛陀形象很可能反映了如來藏學派所言“身內之佛”。通過參考《佛說觀經》、《思惟略要法》、《五門禪經要用法》等經典,發表人認為一心觀臍作為一種重要的禪法,有助於使禪修者獲得神秘視覺經歷,從而驗證念佛三昧的修證程度。這種經歷同時有助於禪修者抵達四禪天。同時,其認為早期漢傳佛教更加具有實用傾向,而非理論傾向。

本場發表由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究生Otto KORIA(柯奧托)擔任主持人,George KEYWORTH教授對四位學員的發表進行了詳細評議。他首先肯定了四篇論文在文獻學和寫本研究方面的工夫可圈可點。同時,又以提問的方式點出文章的不成熟之處,包括材料運用的細節雕琢以及核心文獻未得引用的問題。發表人分別進行了回應,這一交流過程使他們收獲頗豐。

從左到右依次為:Otto KORIA [柯奧托]、翟一輪、George KEYWORTH [紀強]、Phra Kiattisak PONAMPON [釋智譽]、釋顯照、楊琍愉

    * * *

青年學者論壇作為牛津-旭日國際佛學菁英班學習交流的重要環節,旨在為來自四方、雲集於此的青年學者提供一個跨國界、跨學科的增進了解、交流互通的平台,一個展示與分享個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一個建立學誼、構建學術共同體的平台。各位發表人不僅得到了評議老師的頗具建設意義的升華性點撥,而且在問答中使其對論文話題點思考更加深入,研究視野極大擴展。各位聽眾也就其所關注的問題積極發問,消解自己疑問的同時,也觸發發表人對前所未及的問題的注目。發表人、評議人、聽眾,各抒己見,各呈己問,激揚往復,啟發新知,各有獲益,可言匪淺。所謂:他人之石,可琢磨妙文章;學而有友,不孤陋而寡聞,正是本次論壇精義之所在。(分論壇報告由各分論壇的發言者之一完成,依序為李志鴻、李程鹏、孫海科、翟一輪。統稿孫海科,攝影劉益民。)

青年學者論壇的流程見:https://frogbear.org/an-international-intensive-program-on-buddhism-at-oxford-young-scholar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