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International & Intensive Program on Buddhism at Oxford: Young Scholars’ Forum Report

Return to the 2019 Oxford Intensive Program page.

 

旭日国际佛学网络牛津暑期密集型菁英班青年论坛圆满举办(2019年8月18-19日)

李志鸿、李程鹏、孙海科、翟一轮。统稿孙海科,摄影刘益民。
Via 拔地入云 WeChat August 25, 2019

 

2019年8月18-19日,旭日国际佛学网络暑期密集型菁英班青年学者论坛于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圆满举办。论坛共收到学员提交的论文15篇,分别就其专攻的领域、关注的话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论坛共分为四场进行,围绕“佛教与社会”、“文本研究”、“义理研究”几个议题而展开。南京大学童岭教授、北京大学王珺博士后、新加坡佛学院纪赟教授、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George KEYWORTH(纪强) 教授受邀分别担任四场发表的评议人。

 

第一场:佛教与社会

佛教与政治政权、国家民族、统治治理的关系与互动,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一直以来是研究者重要的关注点。来自台湾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李志鸿以《七至九世纪东亚佛教王权与写本一切经》为题,探究七至九世纪中国唐代与日本奈良朝的官方,如何赞助与参与写本一切经的制作,以构筑佛教王权。他认为在初唐至武周统治时期,中国官方不仅赞助佛教译经活动,皇帝也透过撰写经序加入到佛教经典的制作过程,借此传达官方对于佛教的认识与政治论述,塑造读者眼中的佛教圣王形象,以及强化官方赞助与制作佛教经典的权威性。对于唐代佛教写经使用者而言,经卷内容也成为深刻影响与塑造读者认识自我与外在世界的重要知识来源之一。此外,其认为在日本奈良朝,日本王权透过东亚的佛教文化与书籍交流,取得当时最新的佛教知识与经卷。自圣武天皇至称德女帝统治期间,日本王权积极地赞助与制作写本一切经,并在经卷末书写愿文,借此传达理想的佛教圣王形象。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硕士研究生Dhammasami LINKARA(林法和)发表的论文题目是《仰光大金塔:政治和国家身份之塔》,通过“宗教、社会、政治”三个视角,探讨仰光大金塔如何成为缅甸国家的象征。首先,考察了仰光大金塔相关的石刻与历史纪录,可以看到缅甸人佛教信仰的内涵,佛教深刻影响下形成的慈悲宽厚精神。佛教成为连结缅甸国家、塑造缅甸民众与国家身份认同的精神力量。仰光大金塔形体巨大,装饰华丽。而大塔的伞盖,成为缅甸官方展示权力的重要媒介。近代,缅甸的国王或王后都会赞助制作新的伞盖,来展示政治权威。近现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缅甸历经了英国殖民与现代民主的时代,但仰光大金塔重要性不减,在现代缅甸人们眼中仍旧具有政治与国家身份的象征意义。

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傅及斯以《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本地抄经活动初探》为题,围绕10世纪末曹氏归义军时期一组同时代抄经人,收集与之有关的配经历、付纸历、兑废稿等一系列写本材料,在整理、断代的基础上,考察当时敦煌本土的抄经制度。她利用多份敦煌写本,细致地分析写卷上的姓名与寺名,借此推论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的写经与校经可能如何运作。值得注意的是,她强调吐蕃占领敦煌时期沿袭唐代写经模式,加上吐蕃政权对佛教的尊崇,形成了非常严格的抄经制度,同时运用于汉文及藏文的佛经抄写,敦煌写卷中大量带有“兑”字的报废佛经,即源自吐蕃时期严苛的佛经抄写、校对、报废处理机制。

牛津大学博士研究生Landry NELSON (蓝山) 以《唐朝佛教灵验之研究——以道宣的<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为例》为题,探讨道宣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如何看待与进行佛教的灵验书写。首先,他分析了道宣在《集神州三宝感通录》中的分类,强调该书所载的舍利灵验、灵像垂降、瑞经与神僧的记述,与中国的志怪小说书写相似,两者都重视灵异的文学叙事。为何道宣如此重视灵异的书写?他认为道宣可能通过佛教的灵异书写,证明佛教不仅有效且具有合法性,这将有助于宫廷与一般民众选择信仰与宣扬佛教。最后,通过比较《出三藏记集》、《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开元释教录》,指出道宣的灵异书写与《历代三宝记》有相似之处,灵异、祥瑞都是记载的焦点。相较之下,道宣在《大唐内典录》中没有太多灵异的书写,此一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本场发表由苏黎世大学研究生Samira MÜLLER (苏宁)担任主持人,童岭教授担任评议人。童教授指出这四篇论文都相当精彩,在选题上可以窥见当下青年学者们的研究新意。四位发表人分别从不同的研究路径、视角,利用历史、文献、写本、佛教经典等不同的材料,在既有的研究成果上予以深化,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从中可以看到青年学者研究的无穷潜力与创意。

从左到右依次为:Samira MÜLLER[苏宁]、李志鸿、童岭、Dhammasami LINKARA [林法和]、Landry NELSON [蓝山]、傅及斯

第二场:文本研究(1

围绕文本、人物展开思想和历史的讨论,是佛教研究重要的基础研究方法。来自牛津大学的研究生HUỲNH Quốc Tuấn黄国俊(释润秀)发表的主题是《大智度论的念佛》。他首先探讨了“念佛”(Buddhānusmṛti)这一概念在《大智度论》中是如何被阐述的。继而,对《大般若经》、《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般舟三昧经》等早期大乘经典中的“念佛”概念展开了深入研究,从而指出“念佛”具有从心到声的广泛意义。而在《大智度论》中,念佛与念佛三昧的概念是模糊的。 《大智度论》对般若持维护立场,任何对念佛及其对象的解释都需要用般若来阐明,即空性。而“般舟三昧”在《大智度论》中被认为非常重要,以至于可以和般若相提并论。

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李程鹏发表的题目为《吉藏解经立场与判教观念——以〈三论玄义〉为文本中心》。通过对吉藏的《三论玄义》进行文本分析,阐释了吉藏的解经立场以及区别于当时流行的判教观念。首先,他阐述了吉藏的“破邪显正”立场,认为吉藏通过对外道、毗昙以及成实的批判,确立了自己的“中道实相”观。又通过对慧观“五时判教”的批判,来阐明自己“声闻藏”和“菩萨藏”二分的判教观念。吉藏的“中道实相”观与其判教思想呈互证关系。

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屈丽蕊发表的题目为《文字禅的兴盛与衰落——从惠洪文字禅到紫柏文字般若》。文字禅是北宋出现的禅学新形态,从汾阳善昭、雪窦重显到圆悟克勤,以“代别”“颂古”和“评唱”为主要内容。南宋以后,由于在文字解读上考证繁琐且主观随意,文字禅多遭诟病。文字禅的理论由临济黄龙派门下的觉范惠洪系统提出,其著作命名为《石门文字禅》,时人因其为人、作文不避世俗,讥其为“浪子和尚”,其后文字禅仅限于编撰颂古与古德灯录。直至晚明,紫柏才在理论上对文字禅进行重新诠释,并吸纳文字般若理论,强调文字语言的重要性,可看作北宋文字禅的延续和发展。明亡后文字禅重归沉寂,则源于文字禅自身的流弊和政权压制的时代环境。

本场发表由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明杰法师担任主持人,王珺博士后担任评议人。王老师指出各位发表人从思想、历史、文本、文学等不同角度,对佛教文化或理论进行阐释,视角多元,研究深入。同时,对个人不同学习阶段的研究提供了不同角度的建议,为推进研究深度的拓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视域。

从左到右依次为:王珺、明杰、黄国俊、屈丽蕊、李程鹏

第三场:义理研究

义理是佛教立足的核心、延续的承载。佛教义理不仅具有湛深思辨性,又具有能动发展性,传入华夏以来,更是根植东土,大放异彩。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孙海科由龙树《中论颂》“二谛”论入手,上溯求索,沿《奥义书》与佛典两条路径,对龙树之前的“二谛”论进行了考察。推断龙树“二谛”论直接来源或为大品系般若经,二者对二谛的定义皆为“一法两表,知有深浅”,对同一法的知见因凡圣智慧差别而有浅深之分,故有世俗、胜义之别。 “二谛”论外部思想渊源可溯至《大林间奥义书》关于两种谛的阐述,而内部渊源似可溯至《阿含经》(或《尼柯耶》)所言道谛八支每支皆分世俗有漏、圣无漏两类。根据南北传毗昙文献,世俗、胜义二分结构起初用于对有情“我”的辨析,后被说一切有部发展为对一切法的分析,世俗谛、胜义谛的划分则与四谛紧密相关。南传《论事》已提出应将谛细分为世俗谛、真谛。诸部派所持“二谛”论的共同点为“两法相望,论其高低”,其所言世俗、胜义是两者而非一,此劣而彼胜。般若经典在性空论基础上对此前的“二谛”论进行创造性吸收,诞生了别具一格的新“二谛”论,为中观学发扬光大,成为大乘佛教的核心思想。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姜明佳探讨了玄奘译《异部宗轮论》中的“说假部”与真谛译《部执异论》中“分别说部”的关系。窥基在《异部宗轮论述记》中确认此二名称指的是同一部派。但在其他佛典中,并无将“说假部”等同于​​“分别说部”的说法。二者仅此一次指向同一部​​派,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这一部派进行名称、文本、宗义、源流等层面的探讨,试图厘清其中的缘由。真谛译《部执异论》中的“分别说部”虽然与玄奘译《异部宗轮论》中的“说假部”所指部派一致,但是并非同词异译。认为真谛的译语不仅契合该部派对世出世的假实分别论之的主张,更是由该部派最初的称呼而来——该部派曾因“分别前多闻部中义”而被称为“多闻分别部(Bahuśrutīya-vibhajyavādin)”。窥基在《异部宗轮论述记》中对真谛的译语选择表示默许,并借用了真谛对该部宗义的叙述。

河南师范大学讲师、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李华伟发表的论题为《从江左诗僧群体的宗派模糊性看中晚唐律宗与天台之合流》。其指出,无论从诗歌史抑或宗教史的角度,中晚唐时期的江左诗僧灵一、护国、清江、皎然、灵澈等人都呈现出较强的“群体性”,在律门与天台之间,他们的身份双重且模糊,这种模糊性含有丰富的宗教史讯息。论文从考述这些诗僧的宗派面貌与相互关系出发,从佛教知识史的意义,追溯了律宗与天台于江左地区合流的成因,认为律学自初弘于汉地,便具有向义学与禅法融合的趋势;中土禅僧亦由受西域禅僧影响之重神异,发展为重视义学与律学的学者化特征;中土在对大乘经典进行研习的过程中,渐渐出现了特定的组合;加之江左地区的律学传统以及四分律宗的传播,几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了中晚唐律宗与天台于江左地区的合流现象。

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汪康围绕南朝与北朝僧人的《大般涅槃经》诠释特色比较,以“伊字三点”为切入点进行了考察。南朝涅槃师特重该经中“伊字三点”所代表的法身、般若、解脱”之涅槃三德并将其提炼为理解经文之核心概念,而具体分析相对北朝僧人则稍显粗疏;北朝经文讲习虽盛,但现存资料较少,以净影慧远为代表的僧人多甚为细密地依文释义而罕从主题上对经文做一整体总结。二者差异的背后,则显示出各自所处玄学和经学诠释传统的不同取向。其后的天台宗不仅在南朝涅槃师重视“伊字三点”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调三德“互具相即”的关系,同时接续了北朝涅槃师条分缕析的风格综合而创“五章四释”的解经体例,终成“新伊极圆”这一对于“伊字三点”的独家诠释,进一步完善了天台宗的理论基础。

本场发表由McMaster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研究生李澜担任主持人,纪赟教授担任评议人。纪教授首先强调了评议的根本意义在于指出不足,促进完善,研究者要不畏质疑和批评,并将其转化为进步的动力。继而就各篇论文的选题范围、聚焦点、选题价值、行文架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针对论文中存在的前人研究成果利用不够充分、概念界定不够准确、关注话题狭窄导致对整体把握不足等问题进行了细致剖析和点拨,各位发表人均表示获益匪浅。

从左到右依次为:孙海科、姜明佳、李华伟、李澜、汪康、纪赟

第四场:文本研究(2

本场次四位发表人围绕敦煌写本、多语种平行文本对读、目录研究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香港大学硕士研究生翟一轮发表的主题为《禅宗无相戒的理论探源: 以敦煌本坛经为中心》。他对敦煌本坛经运用大量篇幅描述的无相戒法进行了细致的理论分析,进而探讨无相戒是否能够独立于传统戒法而产生“戒”的作用。并指出,用无相戒取代传统戒律的做法最终只会导向道德虚无主义,这是因为无相戒一方面无法有效地培养受众的伦理观,另一方面甚至可能导致对戒的废弃与误解。无相戒的真实本意应是一种禅宗顿教建立在不二及如来藏思想上的般若教法,用来让修行者迅速证悟空性真谛。关键在于是否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无相戒,文中以圭峰宗密的证悟观为例,说明对于无相戒的正确理解不仅不会妨碍禅宗的伦理观,反而对其颇有助益。

法鼓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杨琍愉以《杂阿含·受相应》的经文为例,重新审视以平行对照方式阅读经文的重要性,认为此研究方式能够突显重点、厘清细节、解释经文中存在的矛盾与歧义。她尝试在汉文、巴利文、梵文和藏文文献中交叉比较“受八相”的论述,并将《杂阿含》第475至478经文的段落作为案例研究。透过无着比丘(Bhikkhu Anālayo)所提出的三重模型(平行对应经、部分平行对应经及相关经),处理汉巴经文在双重模型(平行对应及部分平行对应)中对照阅读的问题,并指出经文的主要内容及背景阐述分别所占比例是对照研究的关注对象。

法鼓文理学院硕士研究生释显照发表的题目为《略述诸部<众经目录>疑似混淆》。她主要从藏经中现存三部同名经录——《众经目录》(《法经录》、《彦琮录》和《静泰录》)的记载入手,首先探讨隋唐这三部《众经目录》在各版本藏经中的著录状况。其次,核察《众经目录》在《毗卢藏》等藏经的随函音释情形。再者,回到《众经目录》本身,分析《法经录》、《彦琮录》和《静泰录》在架构体例上的异同。发表人猜想后人很可能在编撰藏经的过程中将三部经录混淆。除此,又对现代文献记载诸部《众经目录》情况进行了分析。她指出,由种种古今资料看来,或许可以判定,在宋代编撰而成的几部藏经中,并没有严格区分三部《众经目录》,而现代的文献和资料库也有不慎处理的状况,乃至出现三者混淆的情况。

剑桥大学博士研究生Phra Kiattisak PONAMPON(释智誉)围绕敦煌写本S.2585,展开了对中古中国佛教禅法与观见体验的文本与跨学科考察。 S.2585写本是现存的唯一与《佛说观经》相关的完整敦煌手稿,其中包含了多种佛教禅修技巧,有些可以追溯到中亚与印度,其他则为后期形成。通过文献与跨学科研究,他指出“一心观脐”禅法所展现的佛陀形象很可能反映了如来藏学派所言“身内之佛”。通过参考《佛说观经》、《思惟略要法》、《五门禅经要用法》等经典,发表人认为一心观脐作为一种重要的禅法,有助于使禅修者获得神秘视觉经历,从而验证念佛三昧的修证程度。这种经历同时有助于禅修者抵达四禅天。同时,其认为早期汉传佛教更加具有实用倾向,而非理论倾向。

本场发表由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生Otto KORIA(柯奥托)担任主持人,George KEYWORTH教授对四位学员的发表进行了详细评议。他首先肯定了四篇论文在文献学和写本研究方面的工夫可圈可点。同时,又以提问的方式点出文章的不成熟之处,包括材料运用的细节雕琢以及核心文献未得引用的问题。发表人分别进行了回应,这一交流过程使他们收获颇丰。

从左到右依次为:Otto KORIA [柯奥托]、翟一轮、George KEYWORTH [纪强]、Phra Kiattisak PONAMPON [释智誉]、释显照、杨琍愉

    * * *

青年学者论坛作为牛津-旭日国际佛学菁英班学习交流的重要环节,旨在为来自四方、云集于此的青年学者提供一个跨国界、跨学科的增进了解、交流互通的平台,一个展示与分享个人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一个建立学谊、构建学术共同体的平台。各位发表人不仅得到了评议老师的颇具建设意义的升华性点拨,而且在问答中使其对论文话题点思考更加深入,研究视野极大扩展。各位听众也就其所关注的问题积极发问,消解自己疑问的同时,也触发发表人对前所未及的问题的注目。发表人、评议人、听众,各抒己见,各呈己问,激扬往复,启发新知,各有获益,可言匪浅。所谓:他人之石,可琢磨妙文章;学而有友,不孤陋而寡闻,正是本次论坛精义之所在。 (分论坛报告由各分论坛的发言者之一完成,依序为李志鸿、李程鹏、孙海科、翟一轮。统稿孙海科,摄影刘益民。)

青年学者论坛的流程见: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an-international-intensive-program-on-buddhism-at-oxford-young-scholars-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