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高兴地宣布旭日全球佛教研究网络的成立!
旭日全球佛学网络获得了旭日慈善基金会的资助,并于二零一七年一月正式启动,由杨钊博士亲自担任首席顾问。
二零零五年七月二十七日,旭日企业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董事长杨钊先生创立了旭日慈善基金会。 该基金会的一个主要宗旨是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佛教及推动佛学研究。
杨钊博士(首席顾问),广东省惠州市人,香港太平绅士,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金紫荆星章。 现任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现时主要社会职务有:香港中华总商会终身荣誉会长、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终身荣誉会长、香港广东社团总会首席会长、广州暨南大学校董。
1967 年到香港,白手起家, 1974 年创业, 1978 年开始回内地投资设厂,包括服装厂、服装连锁店、房地产业务等。 公司经四次转型,由服装制造发展至服装零售连锁店、再转型为房地产和金融投资业务等。 旭日集团总净资产超过 200 亿港元,在美国、加拿大、新加披、澳洲、新西兰以及中国内地、香港拥有地产、金融和服装业务。 事业成功以后,杨钊先生积极主张,作为现代企业家,应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兼善天下」为己任。 多年来,他带领的旭日集团,为香港、内地及世界其他地方扶贫救灾、兴办教学,所捐金额已超过 31 亿港元。
当前东亚地区在全球的重要性日益增大,其文化风范也越来越鲜明地得以彰显。 伴随这一趋势,许多领域的学者都认识到研究佛教和东亚宗教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过去十年学术研究已经丰富了人们对历史上的和当代的宗教现象的理解,这部分归功于新文本和文物的发现,以及人种学上的评析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得以发表。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步,众多学科之间的分野仍然阻碍着佛教和东亚宗教研究方面的创新。 在学术机构中,学者接受的是不同的学术训练,供职于不同的系科,他们相对孤立地进行着各自的研究;很少有人有能力或愿意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审视他们的课题。 同样,尽管沟通和交通的便利都能促进对话,但是对欧洲、北美和东亚三地之内或之间的学术圈来说,文化、语言和地理仍然成为区隔彼此的界限。 通常认为,东亚与欧美学者之间的鸿沟尤其巨大。 科技的发展已经开始令一些问题得以缓解,而这一筹备中的网络所能带来的广泛而长期的学术合作,将帮助植根于北美,欧洲和东亚各地学术机构、众多领域的学者缔造彼此之间永久的专业联系。
来自国际上十四所大学的佛教学教授们共同提议,成立非正式的与法律上自由组合的学术网络计划,推进汉传佛教人才培养与国际交流。 该计划得到了杨钊先生和中英佛学促进会的全力支持。 杨先生亲自担任该全球佛学网络的首席顾问。 具体成员单位如下(以进入网络的先后排序):
- 北京大学,中国
-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
- 汉堡大学,德国
- 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
- 牛津大学,英国
- 剑桥大学,英国
- 耶鲁大学,美国
- 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美国
- 哈佛大学,美国
- 香港大学,中国
-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 以色列
- 浙江大学, 中国
- 东京大学, 日本
-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明学院, 法国
基金会将为上述合作大学提供不同类型的资助。对于位于欧洲(剑桥、汉堡、牛津),北美(哈佛、普林斯顿、耶鲁、加州柏克莱、英属哥伦比亚),以及中东(耶路撒冷希伯来)的九所合作大学(对位于东亚的四所合作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浙江大学与东京大学──的资助,内容略有不同),基金会每年将为以下项目提供支持:
- 为来自中国大学或其他华语国家或地区的一名高级学者设立的访问教授职位,使其在欧洲或北美的合作大学作三到十二个月的访学。在这些欧美合作大学中,访问教授将定期与佛教和东亚文化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双方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会面。交流内容包括研读一个或一组东亚宗教文本,以及几个公开讲座。
- 为在中国大学或其他华语国家或地区的高年级的研究生或博士后研究生提供的助研金,使其能在欧洲或北美的合大学作六至十二个月的访学。在欧美大学里,该研究生或博士后将不断与佛教和东亚文化方面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包括参与课堂和出席讲座。
- 中国佛教研究奖学金:供学生在中国进行三到六个月的研究。
- 会议基金:供每个成员机构举办佛教与东亚文化研讨会。
- 讲座基金:举办三场关于佛学研究的讲座。
- 东亚佛教研究生奖学金:用于资助来自中国大陆或其他华语国家或地区的、在合作大学注册学习研究生课程的学生。
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以及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拔地入云”研究项目负责协调整个旭日全球佛学网络内的合作,并作为旭日网络与功德主之间沟通的窗口、以及统筹各伙伴大学面向功德主的年度报告。指导委员会成员,名单如下:
Zhanru 湛如(北京大学)(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南开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研究领域包括佛教语言与佛教文献、佛教律藏、敦煌文献、印度佛教石窟寺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唐代长安与丝绸之路”及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印度古代梵文文艺学经典翻译与研究”等。主要著作包括:1.《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2.《浄法与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禅苑清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4. 《西明东夏:唐代西明寺与丝绸之路》(两卷本),北京:中华书局,2022年, 5. Disciplinary Rituals in Dunhuang Buddhism, Leiden: Brill, 2023。
Jinhua Chen 陈金华(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副主任委员)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思想史讲座教授,曾任加拿大国立东亚佛教讲座教授(CRC)多年。研究领域涉及东亚政教关系,中古时期僧传(圣传)文学,佛教圣地,舍利崇拜,佛教与技术革新,以及佛教翻译等领域。研究成果包括:已出版六部专著,合编十余本书籍,发表七十多篇论文。这些成果曾获众多基金和奖项,包括日本学术振兴会、加拿大国家社科基金和 Peter Wall 高级研究院、德国洪堡基金会和马普研究所以及美国人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基金。目前领导一项为期多年的旨在重新建构佛学与东亚宗教重要面向的国际性与跨学科的庞大项目,由加拿大政府资助并得到国际上诸多名校与基金会的支持。
指导委员会委员:
Steffen Döll 铎谛棻(德国汉堡大学沼田佛学研究中心)
Steffen Döll是研究日本佛教的沼田教授以及汉堡大学沼田佛教研究中心的联合主任。他相继在慕尼黑大学和京都大学接受过日本研究学、中国研究学和宗教研究学的训练。他的研究方向集中于佛教哲学和历史、东亚文化迁移过程以及日本思想和文学传统。他的著作包括2005年出版的关于京都学派哲学家上田闲照(1926–2019)的专着,2010年出版的关于在日侨居的中国僧人和他们对日本禅宗佛教的制度化、教条化和行为化的发展的专着,以及若干与东亚宗教史和文化史相关的论文。
Stephen Teiser 太史文(普林斯顿大学)
太史文担任铃木大拙佛学研究教授,也是普林斯顿大学宗教系的讲座教授。他的领域是佛教与中国宗教,其研究运用文字材料、写本、以及丝路遗留下来的艺术和物质资料,追溯文化之间的互动。他担任普林斯顿跨院系东亚研究项目的主任。在2014年他荣获普大 McGraw 教学中心颁发的人文学科研究生指导奖,他目前的研究重点是敦煌的仪礼写本,并主编多种学术文集。
Kate Crosby 寇思璧(牛津大学)
Kate Crosby于2022年加入了牛津大学并担任沼田佛教研究教授。在她从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迁至牛津之前,Kate曾先后任职于爱丁堡大学、兰开斯特大学、卡迪夫大学和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除了研究生和博士期间在牛津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和藏文、印度宗教和佛教以外,Kate也曾就读于汉堡大学和凯拉尼亚大学。除此之外,她还师从来自浦那、瓦拉纳西和加德满都的传统教师们。她研究主要涵盖了梵文、巴利文和与近世及现代上座部佛教修行相关的巴利语地方文学,其中主要包括了近世冥想修行及其与当代冥想技巧之间的关系。她也曾在大部分上座部佛教人口较多的国家进行过实地田野考察。她的出版物包括了关于寂天(Śāntideva)所著的《入菩提行论》(Bodhicaryāvatāra)的翻译和研究(与 Andrew Skilton合着,1994年);《摩诃婆罗多:女性与夜深人静》(2009);《传统上座部佛教及其现代压制》(2013年);《上座部佛教:连续性、特性、多样性》(2014);和《深奥的上座部佛教:关于被遗忘的东南亚冥想传统的故事(2020年)。
Imre Galambos 高奕睿(浙江大学)
在中国天津和匈牙利进行了多年的学习与研究后,高奕睿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获得了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为战国时期中国文字正字法的相关研究。在博士毕业后,高奕睿入职大英图书馆,参与国际敦煌研究项目。由此开始敦煌手稿的研究以及中世纪中国的写本文化研究。在大英图书馆工作十年后,他于2012年前往剑桥任教,并于2023年转任浙江大学。
Noga Ganany 高诺佳(剑桥大学)
英国剑桥大学明清文化历史的副教授。她的研究重心主要为宗教与文学的关系,尤其是对明清出版文化与祭祀崇拜的关系感兴趣。她的研究趣也包括佛教和道教出身传记,通俗文化,古代文学,旅行和朝圣。她于哥伦比亚大学得博士位。目前正在写两本书:《出身小说:明代神仙传记与祭祀崇拜》和《阎罗王:中国的地狱和来世概念》。她目前也正在研究十五世纪佛陀插图圣徒传记《释氏源流》。最近的文章包括:《邓志谟的三圣记》(Religions,2022),《明代出身小说的地狱游记》(Late Imperial China,2021),《济公》(Brill’s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Lives,2019)等等。
Eric Greene 葛利尹(耶鲁大学)
葛利尹是耶鲁大学宗教学副教授。其研究方向为中世纪中国佛教,尤其是在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碰撞与融合后产生的中国化的佛教。他近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禅定,包括印度禅定传统向中国传播的历史,中国特色的禅定方式的产生,以及佛教忏悔和赎罪的仪式。此外,他发表的文章还涉及早期禅宗历史、丝绸之路佛教绘画、以及现代心理学术语对西方解读佛教的影响。
Robert Sharf 夏复(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
夏复担任柏克莱陈廷骅杰出教授席位。他的研究重心主要为中世纪中国佛教(特别是禅学),并对日本佛教、佛教艺术、仪式研究以及宗教研究中的方法论相关内容也有所涉猎。除了任职于柏克莱的东亚语言与文化研究系外,他同时也是柏克莱佛学研究中心的主任。他还是几个杂志与丛书的编委,包括《国际佛学研究协会会刊》、《中国宗教研究杂志》、《日本宗教研究》、以及黑田研究院与夏威夷大学出版社联袂出版的《黑田佛学研究丛书》。
Eugene Wang 汪悦进(哈佛大学)
汪悦进(Eugene Wang),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专席教授,任教于哈佛艺术与建筑史系、宗教研究系、戏剧舞蹈多媒系、中亚系。著述涵盖古今,包括青铜、壁画、雕塑、书画、建筑、版刻、摄影,电影等多种媒介。曾获古根海姆奖。专著《塑造法华经:中国中古佛教视觉文化》获2006年日本坂本日深学术赏。任《佛教百科全书》的艺术史编辑。2018年创立哈佛大学CAMLab,研发艺术智能及文化遗产的深度多媒体验。
Georgios T. Halkias 贺祺雅(香港大学)
贺祺雅(Georgios T. Halkias),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总监,副教授。2006年,他于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其研究课题为藏地语境中的净土信仰。他的主要研究兴趣包括佛教在藏地的早期传播、喜马拉雅地区的佛教、金刚乘的诸观想体系,以及佛教与印度和中亚的希腊化。他的出版著作有《铜色山:吉美林巴谈往生莲花生净土》(The Copper-Colored Mountain: Jigme Lingpa on Rebirth in Padmasambhava’s Pure Land, authored with C. Partsalaki, 2022)、《亚洲文本与语境中的净土:选集》(Pure Lands in Asian Texts and Contexts: An Anthology, ed. with R. Payne, 2019)、《光明的极乐:藏地净土文献宗教史》(Luminous Bliss: A Religious History of Pure Land Literature in Tibet: With an Annotated English Translation and 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Orgyen-gling gold manuscript of the short Sukhāvatīvyūha-sūtra, 2017/2013)等。他亦是《牛津佛教百科全书》(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的联合主编。
Eviatar Shulman 舒尔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
舒尔曼教授目前为耶稣撒冷希伯来大学比较宗教系主任,以及亚洲研究系成员。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佛教和佛教哲学的不同方面,近年来更致力于早期佛教,即巴利三藏的研究。其作品有多部,包括 Rethinking the Buddha: Early Buddhist Philosophy as Meditative Perception(重新思考佛陀:作为一种禅修观念的早期佛教哲学)(剑桥大学出版社,2014年),以及Visions of the Buddha: Creative Dimensions of Early Buddhist Scripture(想像佛陀:早期佛教经典的创意维度)(牛津大学出版社,2021年)。其中,后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取向,以研究那些归名于佛陀的早期经论的创作问题。
Yinggang Sun 孙英刚(浙江大学)
孙英刚,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本科、硕士)和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硕士、博士),获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Ph.D.)。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现为浙江大学长聘教授、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主持全面工作)、浙江大学佛教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唐史学会理事、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客座职务包括耶鲁大学东亚研究客座副教授和研究员(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Research Fellow in East Asian Studies,2015年9月—2016年3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员(2012年10月—12月)等、日本中央大学客座教授(2017年12月)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2014年度客员研究员等。
Norihisa Baba 马场纪寿(东京大学)
马场纪寿现为东京大学亚洲高级研究所的教授。他于2006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的研究兴趣包括印度佛教和上座部佛教的历史和思想、斯里兰卡和东亚的关系,以及佛教的现代话语。他的研究方法是使用巴利语、梵语、藏语、汉语和日语文本进行比较。他发表了多篇英文文章,并出版了日文专书,包括《上座部佛教思想的形成:从佛陀到觉音》(2008);《初期佛教:追踪佛陀的思想》(2018);《佛教的正统性与异端:巴利宇宙城的诞生》(2022)。他获得了许多个学术奖项,如日本南亚研究协会奖、日本科学促进会奖。他也担任《国际佛教研究协会杂志》编辑委员会的职务。
Zhe Ji 汲喆 (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明学院)
汲喆,法国国立东方语言与文明学院(Inalco)社会学教授、东语-圣严近现代汉传佛教讲座教授、中国研究系主任,法国多学科佛教研究中心(CEIB)的共同创办人与创始主任。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近现代汉传佛教、宗教全球化、宗教社会学理论及法国汉学。其著作有《宗教、现代性与时间性:当代禅宗的社会学》(Religion, modernité et temporalité: une sociologie du bouddhisme chan contemporain, CNRS Editions, 2016),主编有《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两次复兴》(与Daniela Campo、王启元合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得道与成圣——现代中国宗教权威的建构》(Making Saints in Modern China, co-edited with David Ownby and Vincent Goossaer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后毛时代的中国佛教》(Buddhism after Mao: Negotiations, Continuities, and Reinventions, co-edited with Gareth Fisher and André Laliberté,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9)、《现代世界的思想者——齐美尔研究辑选》(与任强合编,商务印书馆,2021)等。
网络共同经理:
贝薇姬(英属哥伦比亚大学):vicky.baker@ubc.ca
王丽娜(北京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wang_shuwen@126.com
公关总监:
李佩儒(英属哥伦比亚大学):carol.lee@ub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