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東亞佛教與世界營造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Student Reports page.

 

研討會︱東亞佛教與世界營造

 

劍橋大學 黃君榑
2021年11月12日

 

我們現今對世界的認知與過去大相徑庭。當中不變的,是每個時期的人們皆會通過個人的想像與解讀,嘗試以藝術或文本等方式來描繪自己所理解的世界是如何營造的。東亞佛教作為其時一個最為龐大的意識網絡,構成無數個自成體系卻又互涉關聯的世界觀與宇宙觀。東亞佛教與世界營造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身處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回頭研究昔日傳統對世界營造的觀念,除了揭示並挖掘此一體系中一脈相承的諸種解讀外,亦同時藉此機會塑造並發現新的可能。

“東亞佛教與世界營造”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旭日全球佛學網絡的支持下,通過統籌方“拔地入雲:佛教與東亞宗教”項目與主辦方美國哈佛大學的共同協作,於八月十四至十六號在線上舉行。本次會議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學府共三十二位學者相聚線上,就此主題展開跨領域的交流與匯報。會議在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陳金華教授與美國哈佛大學的汪悅進教授致簡單的歡迎詞後正式展開,並以七個主題分作九個部會(panels)。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左)、美國哈佛大學汪悅進教授 (右)

 

窟界洞見

會議的第一個主題為佛教洞窟內經由壁畫與塑像所構建的世界。敦煌研究院的趙曉星以敦煌石窟中佛教宇宙的呈現為題,為此部會拉開序幕。趙曉星以佛教宇宙的呈現形式將敦煌石窟分作四個時期,並通過對壁畫圖像與佛教典籍的嚴謹比對,提出其背後反映了人們從嚴格遵循佛經所描述的內容,過渡到最後注重個體的需求與想像來創造世界,揭示了個體意識在窟寺建造傳統中的逐漸覺醒與加強。

日本橫濱美術大學的濱田瑞美則針對敦煌莫高窟中釋迦摩尼佛土的刻畫,提出其實則是參照了《維摩詰經》而構建出的一處完美無瑕的佛土。濱田瑞美之後通過將之與另外三大佛土進行對比,進一步指出釋迦摩尼佛土所刻畫的北壁,實為石窟內部空間中的東面,為古代印度視野中中國的所在方向。

敦煌研究院趙曉星研究員(左)、日本橫濱美術大學濱田瑞美教授(右)

 

風花佛界

緊隨其後的第二個部會,將關注點轉到了佛教世界中的風花聲樂。四川大學李翎的討論圍繞般遮翼與琉璃琴展開,並指出兩者所共同出現的第三十三天,實則為一處具有愛欲激情的世界。當中樂師開啟問佛之門的描述,呼應了佛教以捨離調戲從而達至滅除煩惱的法門。樂師與帝釋兩者所問的問題,亦涵蓋了從情歌與爭斗等俗情向聖域轉變的暗喻。

福建師範大學的李小榮所關注的是佛教放生會社在發展過程中所促進的文人創作傳統。因技術性原因,文章由其研究生林素坊代為宣讀。通過將中國古代佛教放生會社分作三期進行討論後,李小榮集中展現了在明清時期放生文本中禪淨合一與顯密合慈的宗教生活各貌。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康傑夫(Jeffrey Kotyk)追溯了月亮在早期印度佛典中的形象脈絡,並將之與中國宇宙觀中的太陰並行閱讀,揭示了其在中國佛教世界觀中作為天體與女神並存的多面貌,提出其可能為後期水月觀音等神祇的演變與傳統由來。

意大利威尼斯大學的樂羽音(Francesca Tarocco)從豐子愷的《護生畫集》入手,揭示出其中繪畫所反映的是人類與動物皆為平等的佛教觀念,為其時更關注眾人平等的思想潮流中的先驅。將動物提高到與人相似的高度,亦與後世的廣義人本主義相似。

四川大學李翎教授(上左)、福建師範大學林素坊(上右)、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康傑夫博士(Jeffrey Kotyk)(下左)、意大利威尼斯大學樂羽音(Francesca Tarocco)教授(下右)

 

網絡世間

會議首日的最後一個主題以跨區域的角度,討論由各時期諸群體間構建出來的交流網絡,並探索由此而形成的各個世界體系。清華大學的李怡淙追溯了犍陀羅四角披肩樣式在絲綢之路沿線各地的發展與演變,揭示了其作為一種獨立的圖像元素,是如何在吸收瞭如伊朗與印度等區域的風格樣式後,先後傳播至中亞與東亞各國,並形成多個具有地域特色的樣式。

陝西曆史博物館的楊效俊將焦點從敦煌拓展至長安與奈良等地,提出在武周時期三個地方的窟寺或佛殿等建築的內部空間,均有著一種以中心原點展開的對稱性與向心性,除了象徵著四方佛國外,亦作為一種佛教儀式演習的空間,使禮拜對象與群體之間可以交互並關聯起來。

參與北京師範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項目的王翔重點考察了十世紀以前絲路中亞段的佛教圖書館經藏,並討論了其與其他印度佛教圖書館之間的聯繫。

匈牙利羅蘭大學的沃羅斯(Erika Voros)則集中分析了東亞三國之間普陀信仰層面的差異,通過思考此種差異的背後所反映的各地本土信仰模式的不同,進一步解讀各自形成轉變的背景與原因。

美國俄克拉瑪大學威爾森(Sara Wilson)的研究則帶領我們返回近代,討論了日裔美國人的佛教社區是如何處理世界營造想像的,並提出此一嚐試除了是為了對僧院系統進行轉化外,亦是為了在白人至上主義的社會中生存的一種法門。

清華大學李怡淙(上左)、陝西曆史博物館楊效俊(上中)、北京師範大學與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項目王翔教授(上右)、匈牙利羅蘭大學沃羅斯(Erika Voros)(下左)、美國俄克拉瑪大學威爾森(Sara Wilson)教授(下右)

 

淨土淨界

會議第二日的首個主題,將焦點落了在淨土世界的營造上。陝西師範大學的李志軍宣讀了其與沙武田合寫的論文,討論了莫高窟西夏時期經變畫中的化生童子與海會菩薩形象,提出兩者形象的流行實際上是受淨土思想與華嚴思想的影響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何利群則集中探討了鄴城及其周邊地區與淨土信仰有關的石窟刻經與造像題記等,揭示出中國末法思想與淨土信仰之間的內在聯繫,並指出其在佛教史層面的重大意義。

敦煌研究院張銘的討論圍繞著麥積山一二七窟中的壁畫展開,將其視作西魏時期長安佛教藝術的最直觀體現。張銘重新思考了它們的分佈與排序,提出其所構建出的實為佛教善惡有報的淨土思想敘事,使此窟成為墓葬與石窟結合的特殊建築空間的典型洞窟。

西北大學王雪梅從多部彌勒典籍的分析中,提出其中所勾勒的想像空間,為禪定修行深入的彌勒行者的精神性空間,從中可見人們從原初單純對上生兜率的嚮往,過渡並在其中加入了對往生兜率內院的期許。

中國人民大學的張雪松集中研究了道教的地仙信仰與佛教的淨土信仰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他提出,在兩者交互過程中誕生的飛地概念實則為一方體制化的自由世界,正反映了修行者不願在死後仍受限於天界官僚體制的期許。之後大量流行於文學作品中的佛教竹林寺,亦反映了更早期的道教遊仙窟式的母題。

陝西師範大學沙武田教授(上左)、陝西師範大學李志軍(上中)、中國社會科學院何利群(上右)、敦煌研究院張銘(下左)、西北大學王雪梅教授(下中)、中國人民大學的張雪松教授(下右)

 

一剎娑婆

緊隨其後的主題試圖將寺院內的故事與歷史視作各自獨立世界的投影。北京大學的湛如因故未能出席,會議組織方代為宣讀了其有關西明寺的論文,解讀西明寺從宗教合法性與宗教政治性的層面,是如何影響了日本古代佛教的。

浙江財經大學鄭佳佳的研究集中討論了初唐時期僧人萬回(632-712)的族譜,通過探討其家庭背景與宗社身份,構建出其作為內道場神僧的宗教與政治形象,進而揭示其對唐朝皇室的影響。

美國普維敦斯學院的黃冰從法門寺所見之香囊入手,仔細分析了其上的紋飾與刻金,提出其與博山爐均有溝通他界的宗教禮儀功能,並由之聯想至陀螺儀等歐陸設計,揭示了香囊複雜的內部與外部構造正與佛教的世界營造有關。

美國哈佛大學的王映雪關註七世紀東亞佛教中有關玉蟲的觀念,提出玉蟲在充當裝飾元素之外,更作為一種複雜的象徵體系,通過蟲與人的關係詮釋了某種理想王權模式,並以蟲所象徵的自然來呈現社會宗教層面對自然災害的回應。

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的紀強(George Keyworth)探索了梵釈寺作為金光明四天王護國之寺的歷史,並探索東亞諸政治群體如何通過義淨(635-713)所譯之《金光明最勝王經》,構建並維繫佛教與儒家並存的政治體系的穩定性。

浙江財經大學鄭佳佳(上左)、美國普維敦斯學院黃冰教授(上右)、美國哈佛大學王映雪(下左)、加拿大薩斯喀徹溫大學的紀強(George Keyworth)教授(下右)

 

異派交匯

會議第三日的首個主題為民眾群體與宗教會社。德國漢堡大學的田海(Barend ter Haar)研究了在奇蹟故事與儀式實踐中人們對淨土的想像,提出在宋元白蓮教群體的理解中,淨土是一個非常具體且可以多種方式抵達的地方,淨土相關儀式遂也是一種集體行為而非單一個體的期許。

大足石刻研究院的米德昉探討了十二世紀末在川東地區興起的柳本尊佛教,提出其圖像體系實則開闢了民間宗教傳播與發展的獨特模式。尊格定義層面同時擁有並完美融匯神格與人格的柳本尊,為後來信仰實踐中的凡夫相與毘盧相兩種圖像體係與祭祀形態的形成奠定基礎。

美國聖荷西州立大學的彭春暉從文學的角度探討了跨文化想像中的權力配置,提出其所研究的小說中,如何將佛教哲學中的普遍性概念,昇華並轉化為一種可讓人們跨越地域國界或文化界限的橋樑,使其能最終團結在一起。

北京大學的柯偉業(Michael Cavayero)集中討論了“妙悟自然”這一概念在文本中的演變,“妙悟自然”自唐《歷代名畫記》開始,逐漸從一佛教禪學概念,轉變成一美學觀念,並由此引申思考佛教與道教對畫論發展的重要性。

湖南大學的謝一峰探討了中古都城神聖軸線中佛教因素的變遷與進退。通過分析從漢至唐諸代都城的形制與格局,指出其中明堂與天樞的位置轉移與修建改造,均反映了對此神聖軸線的重塑,背後體現的是一系列宗教空間與政治空間的相互妥協與鬥爭。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陳懷宇從一組描寫著四種曼陀羅的敦煌寫本出發,揭示了這種曼陀羅儀式的基本程序與發願內容,揭示了其所投射的宏大宇宙觀,並最後思考了這些儀式的供養人與資助人是如何從此儀式中獲益的。

德國漢堡大學田海(Barend ter Haar)教授(上左)、大足石刻研究院米德昉(上中 )、美國聖荷西州立大學彭春暉教授(上右)、北京大學柯偉業(Michael Cavayero)(下左)、湖南大學謝一峰教授(下中)、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陳懷宇教授(下右)

 

化零為整

會議的最後一個部分以宗派意識與世間營造的主題作結。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林威宇思考了在法藏華嚴宇宙中,流動性與滲透性作為形而上的概念,是如何給予了盧舍那某種可無阻地暢行於各世界中的可能性,並由此構成法藏華嚴的創世觀。

德國慕尼黑大學王蓓兒通過整理匯總了瑜伽行派相關教義與經籍,討論了“概念增殖”這一觀念本身在瑜伽行派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形塑與營造感知世界行為中的關鍵作用。

中國計量大學的王珺關注在杰馬爾堡發現的一座犍陀羅法藏部佛教寺院,並從出土文物與寺院遺址等層面,先後思考了其與《四分律》漢譯本之間的關係,並深入分析了該寺院的結構佈局,進一步釐清其部派的歸屬問題。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徐采揚則挑戰了早期學界有關大乘與小乘的概念定義,提出兩者的區分,實則約為二戰至冷戰時期由中國佛教群體提出,用以區分如東南亞等地的佛教群體。通過挖掘其時不同群體對大乘的界定,徐采揚探討了佛教在中國世界營造語境下的重要性,尤其是其如何重新界定了中國在戰後亞洲宗教環境中的位置。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林威宇(上左)、德國慕尼黑大學王蓓兒(上右),中國計量大學王珺講師(下左)、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徐采揚(下右)

 

會議閉幕

陳金華教授在最後的討論環節進行總結髮言後,會議至此正式落下帷幕。是次會議亦為八月舉行的旭日國際佛學網絡哈佛大學暑期密集型菁英班的一部分,為來自世界各地從事佛教研究相關領域的研究生,提供一個跨學科的學術平台,互相學習並砥礪前行,更為部分研究領域相符的學子,提供寶貴的論文匯報機會。

東亞佛教與世界營造本身也作為一個恆久卻又能不斷激發創意的主題,為學界開拓了另一種觀看佛教世界的方式。研究生們得以參與其中,了解到相關課題最前沿創新的探索,參與討論與提問環節,並藉此機會與佛教學界的領軍人物交流學習,無疑為一次獲益良多的體驗。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鑑於女性與年輕學者對佛教研究的參與較為薄弱乃是全球性長期存在的問題,除了突出跨領域學科的學術合作外,會議組織方亦著重鼓勵優秀女性學者與年輕學子的參與,為其提供發表研究成果的寶貴機會,使之得以在國際學術舞台上嶄露頭角。這亦與主辦方旭日全球佛學網絡希望藉此推廣佛教、促進佛學研究、哺育國際化學術菁英的期許相一致。

 

 

 

責任編輯:鐘源
校對:丁曉

按此到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