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东亚佛教与世界营造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Student Reports page.

 

研讨会︱东亚佛教与世界营造

 

剑桥大学 黄君榑
2021年11月12日

 

我们现今对世界的认知与过去大相径庭。当中不变的,是每个时期的人们皆会通过个人的想象与解读,尝试以艺术或文本等方式来描绘自己所理解的世界是如何营造的。东亚佛教作为其时一个最为庞大的意识网络,构成无数个自成体系却又互涉关联的世界观与宇宙观。东亚佛教与世界营造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回头研究昔日传统对世界营造的观念,除了揭示并挖掘此一体系中一脉相承的诸种解读外,亦同时借此机会塑造并发现新的可能。

“东亚佛教与世界营造”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旭日全球佛学网络的支持下,通过统筹方“拔地入云:佛教与东亚宗教”项目与主办方美国哈佛大学的共同协作,于八月十四至十六号在线上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学府共三十二位学者相聚线上,就此主题展开跨领域的交流与汇报。会议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陈金华教授与美国哈佛大学的汪悦进教授致简单的欢迎词后正式展开,并以七个主题分作九个部会(panels)。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陈金华教授(左)、美国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 (右)

 

窟界洞见

会议的第一个主题为佛教洞窟内经由壁画与塑像所构建的世界。敦煌研究院的赵晓星以敦煌石窟中佛教宇宙的呈现为题,为此部会拉开序幕。赵晓星以佛教宇宙的呈现形式将敦煌石窟分作四个时期,并通过对壁画图像与佛教典籍的严谨比对,提出其背后反映了人们从严格遵循佛经所描述的内容,过渡到最后注重个体的需求与想象来创造世界,揭示了个体意识在窟寺建造传统中的逐渐觉醒与加强。

日本横滨美术大学的滨田瑞美则针对敦煌莫高窟中释迦摩尼佛土的刻画,提出其实则是参照了《维摩诘经》而构建出的一处完美无瑕的佛土。滨田瑞美之后通过将之与另外三大佛土进行对比,进一步指出释迦摩尼佛土所刻画的北壁,实为石窟内部空间中的东面,为古代印度视野中中国的所在方向。

敦煌研究院赵晓星研究员(左)、日本横滨美术大学滨田瑞美教授(右)

 

风花佛界

紧随其后的第二个部会,将关注点转到了佛教世界中的风花声乐。四川大学李翎的讨论围绕般遮翼与琉璃琴展开,并指出两者所共同出现的第三十三天,实则为一处具有爱欲激情的世界。当中乐师开启问佛之门的描述,呼应了佛教以舍离调戏从而达至灭除烦恼的法门。乐师与帝释两者所问的问题,亦涵盖了从情歌与争斗等俗情向圣域转变的暗喻。

福建师范大学的李小荣所关注的是佛教放生会社在发展过程中所促进的文人创作传统。因技术性原因,文章由其研究生林素坊代为宣读。通过将中国古代佛教放生会社分作三期进行讨论后,李小荣集中展现了在明清时期放生文本中禅净合一与显密合慈的宗教生活各貌。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康杰夫(Jeffrey Kotyk)追溯了月亮在早期印度佛典中的形象脉络,并将之与中国宇宙观中的太阴并行阅读,揭示了其在中国佛教世界观中作为天体与女神并存的多面貌,提出其可能为后期水月观音等神祇的演变与传统由来。

意大利威尼斯大学的乐羽音(Francesca Tarocco)从丰子恺的《护生画集》入手,揭示出其中绘画所反映的是人类与动物皆为平等的佛教观念,为其时更关注众人平等的思想潮流中的先驱。将动物提高到与人相似的高度,亦与后世的广义人本主义相似。

四川大学李翎教授(上左)、福建师范大学林素坊(上右)、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康杰夫博士(Jeffrey Kotyk)(下左)、意大利威尼斯大学乐羽音(Francesca Tarocco)教授(下右)

 

网络世间

会议首日的最后一个主题以跨区域的角度,讨论由各时期诸群体间构建出来的交流网络,并探索由此而形成的各个世界体系。清华大学的李怡淙追溯了犍陀罗四角披肩样式在丝绸之路沿线各地的发展与演变,揭示了其作为一种独立的图像元素,是如何在吸收了如伊朗与印度等区域的风格样式后,先后传播至中亚与东亚各国,并形成多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样式。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杨效俊将焦点从敦煌拓展至长安与奈良等地,提出在武周时期三个地方的窟寺或佛殿等建筑的内部空间,均有着一种以中心原点展开的对称性与向心性,除了象征着四方佛国外,亦作为一种佛教仪式演习的空间,使礼拜对象与群体之间可以交互并关联起来。

参与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项目的王翔重点考察了十世纪以前丝路中亚段的佛教图书馆经藏,并讨论了其与其他印度佛教图书馆之间的联系。

匈牙利罗兰大学的沃罗斯(Erika Voros)则集中分析了东亚三国之间普陀信仰层面的差异,通过思考此种差异的背后所反映的各地本土信仰模式的不同,进一步解读各自形成转变的背景与原因。

美国俄克拉玛大学威尔森(Sara Wilson)的研究则带领我们返回近代,讨论了日裔美国人的佛教社区是如何处理世界营造想象的,并提出此一尝试除了是为了对僧院系统进行转化外,亦是为了在白人至上主义的社会中生存的一种法门。

清华大学李怡淙(上左)、陕西历史博物馆杨效俊(上中)、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项目王翔教授(上右)、匈牙利罗兰大学沃罗斯(Erika Voros)(下左)、美国俄克拉玛大学威尔森(Sara Wilson)教授(下右)

 

净土净界

会议第二日的首个主题,将焦点落了在净土世界的营造上。陕西师范大学的李志军宣读了其与沙武田合写的论文,讨论了莫高窟西夏时期经变画中的化生童子与海会菩萨形象,提出两者形象的流行实际上是受净土思想与华严思想的影响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何利群则集中探讨了邺城及其周边地区与净土信仰有关的石窟刻经与造像题记等,揭示出中国末法思想与净土信仰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其在佛教史层面的重大意义。

敦煌研究院张铭的讨论围绕着麦积山一二七窟中的壁画展开,将其视作西魏时期长安佛教艺术的最直观体现。张铭重新思考了它们的分布与排序,提出其所构建出的实为佛教善恶有报的净土思想叙事,使此窟成为墓葬与石窟结合的特殊建筑空间的典型洞窟。

西北大学王雪梅从多部弥勒典籍的分析中,提出其中所勾勒的想象空间,为禅定修行深入的弥勒行者的精神性空间,从中可见人们从原初单纯对上生兜率的向往,过渡并在其中加入了对往生兜率内院的期许。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雪松集中研究了道教的地仙信仰与佛教的净土信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他提出,在两者交互过程中诞生的飞地概念实则为一方体制化的自由世界,正反映了修行者不愿在死后仍受限于天界官僚体制的期许。之后大量流行于文学作品中的佛教竹林寺,亦反映了更早期的道教游仙窟式的母题。

陕西师范大学沙武田教授(上左)、陕西师范大学李志军(上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何利群(上右)、敦煌研究院张铭(下左)、西北大学王雪梅教授(下中)、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雪松教授(下右)

 

一刹娑婆

紧随其后的主题试图将寺院内的故事与历史视作各自独立世界的投影。北京大学的湛如因故未能出席,会议组织方代为宣读了其有关西明寺的论文,解读西明寺从宗教合法性与宗教政治性的层面,是如何影响了日本古代佛教的。

浙江财经大学郑佳佳的研究集中讨论了初唐时期僧人万回(632-712)的族谱,通过探讨其家庭背景与宗社身份,构建出其作为内道场神僧的宗教与政治形象,进而揭示其对唐朝皇室的影响。

美国普维敦斯学院的黄冰从法门寺所见之香囊入手,仔细分析了其上的纹饰与刻金,提出其与博山炉均有沟通他界的宗教礼仪功能,并由之联想至陀螺仪等欧陆设计,揭示了香囊复杂的内部与外部构造正与佛教的世界营造有关。

美国哈佛大学的王映雪关注七世纪东亚佛教中有关玉虫的观念,提出玉虫在充当装饰元素之外,更作为一种复杂的象征体系,通过虫与人的关系诠释了某种理想王权模式,并以虫所象征的自然来呈现社会宗教层面对自然灾害的回应。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纪强(George Keyworth)探索了梵釈寺作为金光明四天王护国之寺的历史,并探索东亚诸政治群体如何通过义净(635-713)所译之《金光明最胜王经》,构建并维系佛教与儒家并存的政治体系的稳定性。

浙江财经大学郑佳佳(上左)、美国普维敦斯学院黄冰教授(上右)、美国哈佛大学王映雪(下左)、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的纪强(George Keyworth)教授(下右)

 

异派交汇

会议第三日的首个主题为民众群体与宗教会社。德国汉堡大学的田海(Barend ter Haar)研究了在奇迹故事与仪式实践中人们对净土的想象,提出在宋元白莲教群体的理解中,净土是一个非常具体且可以多种方式抵达的地方,净土相关仪式遂也是一种集体行为而非单一个体的期许。

大足石刻研究院的米德昉探讨了十二世纪末在川东地区兴起的柳本尊佛教,提出其图像体系实则开辟了民间宗教传播与发展的独特模式。尊格定义层面同时拥有并完美融汇神格与人格的柳本尊,为后来信仰实践中的凡夫相与毗卢相两种图像体系与祭祀形态的形成奠定基础。

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的彭春晖从文学的角度探讨了跨文化想象中的权力配置,提出其所研究的小说中,如何将佛教哲学中的普遍性概念,升华并转化为一种可让人们跨越地域国界或文化界限的桥梁,使其能最终团结在一起。

北京大学的柯伟业(Michael Cavayero)集中讨论了“妙悟自然”这一概念在文本中的演变,“妙悟自然”自唐《历代名画记》开始,逐渐从一佛教禅学概念,转变成一美学观念,并由此引申思考佛教与道教对画论发展的重要性。

湖南大学的谢一峰探讨了中古都城神圣轴线中佛教因素的变迁与进退。通过分析从汉至唐诸代都城的形制与格局,指出其中明堂与天枢的位置转移与修建改造,均反映了对此神圣轴线的重塑,背后体现的是一系列宗教空间与政治空间的相互妥协与斗争。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陈怀宇从一组描写着四种曼陀罗的敦煌写本出发,揭示了这种曼陀罗仪式的基本程序与发愿内容,揭示了其所投射的宏大宇宙观,并最后思考了这些仪式的供养人与资助人是如何从此仪式中获益的。

德国汉堡大学田海(Barend ter Haar)教授(上左)、大足石刻研究院米德昉(上中 )、美国圣荷西州立大学彭春晖教授(上右)、北京大学柯伟业(Michael Cavayero)(下左)、湖南大学谢一峰教授(下中)、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陈怀宇教授(下右)

 

化零为整

会议的最后一个部分以宗派意识与世间营造的主题作结。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林威宇思考了在法藏华严宇宙中,流动性与渗透性作为形而上的概念,是如何给予了卢舍那某种可无阻地畅行于各世界中的可能性,并由此构成法藏华严的创世观。

德国慕尼黑大学王蓓儿通过整理汇总了瑜伽行派相关教义与经籍,讨论了“概念增殖”这一观念本身在瑜伽行派中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形塑与营造感知世界行为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计量大学的王珺关注在杰马尔堡发现的一座犍陀罗法藏部佛教寺院,并从出土文物与寺院遗址等层面,先后思考了其与《四分律》汉译本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分析了该寺院的结构布局,进一步厘清其部派的归属问题。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徐采扬则挑战了早期学界有关大乘与小乘的概念定义,提出两者的区分,实则约为二战至冷战时期由中国佛教群体提出,用以区分如东南亚等地的佛教群体。通过挖掘其时不同群体对大乘的界定,徐采扬探讨了佛教在中国世界营造语境下的重要性,尤其是其如何重新界定了中国在战后亚洲宗教环境中的位置。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林威宇(上左)、德国慕尼黑大学王蓓儿(上右),中国计量大学王珺讲师(下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徐采扬(下右)

 

会议闭幕

陈金华教授在最后的讨论环节进行总结发言后,会议至此正式落下帷幕。是次会议亦为八月举行的旭日国际佛学网络哈佛大学暑期密集型菁英班的一部分,为来自世界各地从事佛教研究相关领域的研究生,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学术平台,互相学习并砥砺前行,更为部分研究领域相符的学子,提供宝贵的论文汇报机会。

东亚佛教与世界营造本身也作为一个恒久却又能不断激发创意的主题,为学界开拓了另一种观看佛教世界的方式。研究生们得以参与其中,了解到相关课题最前沿创新的探索,参与讨论与提问环节,并借此机会与佛教学界的领军人物交流学习,无疑为一次获益良多的体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鉴于女性与年轻学者对佛教研究的参与较为薄弱乃是全球性长期存在的问题,除了突出跨领域学科的学术合作外,会议组织方亦着重鼓励优秀女性学者与年轻学子的参与,为其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宝贵机会,使之得以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这亦与主办方旭日全球佛学网络希望借此推广佛教、促进佛学研究、哺育国际化学术菁英的期许相一致。

 

 

 

责任编辑:钟源
校对:丁晓

按此到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