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四卷‧第二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四卷‧第二期(2021):124–146;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110_4(2).0006
(本文屬於專刊《佛教的跨地域傳播與佛教寫本研究》

PDF 全文下載

 

兩尊新發現的古印度佛像及其梵語銘文

胡-封興伯·海燕 Haiyan Hu-von Hinüber(德國韋伯高研院)
羅文華(故宮博物院)

摘要Abstract):古印度的西北邊陲自古以來就是各種文化交流的必經之道。因存有阿育王石刻,該地的佛教史可上溯到孔雀王朝。在貴霜統治下,犍陀羅藝術達到鼎盛,亦為接踵而至的中國求法高僧頂禮膜拜。然而,尚未引起學界足夠關注的是該地六–八世紀產生的“後犍陀羅藝術”。本世紀初以來,通過對印度河谷崖刻文字、銅像銘文以及出土寫本的考證,該地唯一的王族 Palola Ṣāhi 及其譜係得以梳理出來。這個“钵露罗”王族即中國史籍記載的“勃律”。被吐蕃吞噬後,大量精美絕倫的“钵露罗”銅造像被帶入西藏。尤為珍貴的是造像上雕刻的梵語銘文,目前已考證出50 餘件,散落在世界各地。佛教造像的斷代始終是個難題,而本文依據西北印度婆羅蜜字體二–八世紀的發展,將紮什倫布寺和曼華堂所藏的兩尊造像斷代到七世紀早期。以此開啟一個系列課題,研究對象聚焦帶有梵語銘文的古印度造像,其中大部分是“故官搏物院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在近期的普查工作中發現的。我們合作研究的宗旨是在最大程度上還原古印度西北造像的全貌,尤其是目前分佈在中國和世界各地的保存狀況。為此,需要把新文物的考證工作與巳經發表的研究成果進行對接。此外,如果能將銘文提供的信息與中國和阿拉伯的史籍綜合起來,亦將對“勃律”和西域史地的研究帶來突破。

關鍵詞(Keywords) : 古印度佛教造像、後犍陀羅藝術、梵語銘文、印度古字體學、钵露罗王族(勃律)

 

關於作者: 胡-封興伯·海燕 Haiyan Hu-von Hinüber,女,1954 年上海出生。1978 年師從金克木教授。1982 年由季羨林先生派往哥廷根讀博。1987 起在弗萊堡、哥本哈根大學、維應納大學、埃爾福特大學執教並科研。1990 年與 Oskar von Hinüber(奧斯卡· 封興伯)結為連理。1983 至2021 年,受邀歐美及亞洲數十所學府開設講座80餘場, 並赴法、日、美、中擔任客座。現任德國韋伯高研院、北大佛教研究中心、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深圳大學印度中心研究員,兼職山東大學教授。發表並編輯德文專著12 部,德、英、中學術論文和書評及譯文等60餘篇。研究領域包括:佛經梵漢對勘、梵文寫本及印度古字體、部派戒律與原始僧團、巴利大藏經與佛教混合梵文、藏傳佛教辭典學、耆那教對佛教的影響、佛教敘述文學與造型藝術、高僧文化與古代絲路等。

羅文華,男,1967 年江西出生。故官博物院研究館員,藏傳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導師。1989 年北京大學考古系本科畢業。2000-2001 年公派在維也納大學訪問。發表論文100 餘篇,專著6部。主要有《圖像與風格:故官藏傳佛教造像》(2001年)、《藏傳佛教眾神:乾隆版滿文大藏經繪晝》(2002年)、《龍袍與袈裟:清官藏傳佛教文化考察》(2005 年)、《究竟定:清官藏密瑜伽修行寳典》(2009 年)、《木雅地區明代藏傳佛教經堂碉壁畫》(2009 年)、《貢嘎曲德寺壁畫:西藏佛教美術史的里程碑》(2015年)等。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