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 第四卷‧第二期目录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四卷‧第二期(2021):124–146;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110_4(2).0006
(本文属于专刊《佛教的跨地域传播与佛教写本研究》

PDF 全文下载

 

两尊新发现的古印度佛像及其梵语铭文

封兴伯·胡海燕 Haiyan Hu-von Hinüber(德国韦伯高研院)
罗文华(故宫博物院)

摘要(Abstract):古印度的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文化交流的必经之道。因存有阿育王石刻,该地的佛教史可上溯到孔雀王朝。在贵霜统治下,犍陀罗艺术达到鼎盛,亦为接踵而至的中国求法高僧顶礼膜拜。然而,尚未引起学界足够关注的是该地六–八世纪产生的“后犍陀罗艺术”。本世纪初以来,通过对印度河谷崖刻文字、铜像铭文以及出土写本的考证,该地唯一的王族 Palola Ṣāhi 及其谱系得以梳理出来。这个“钵露罗”王族即中国史籍记载的“勃律”。被吐蕃吞噬后,大量精美绝伦的“钵露罗”铜造像被带入西藏。尤为珍贵的是造像上雕刻的梵语铭文,目前已考证出50 余件,散落在世界各地。佛教造像的断代始终是个难题,而本文依据西北印度婆罗蜜字体二–八世纪的发展,将扎什伦布寺和曼华堂所藏的两尊造像断代到七世纪早期。以此开启一个系列课题,研究对象聚焦带有梵语铭文的古印度造像,其中大部分是“故官搏物院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在近期的普查工作中发现的。我们合作研究的宗旨是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古印度西北造像的全貌,尤其是目前分布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保存状况。为此,需要把新文物的考证工作与巳经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接。此外,如果能将铭文提供的信息与中国和阿拉伯的史籍综合起来,亦将对“勃律”和西域史地的研究带来突破。

关键词(Keywords) : 古印度佛教造像、后犍陀罗艺术、梵语铭文、印度古字体学、钵露罗王族(勃律)

 

关于作者:封兴伯·胡海燕 Haiyan Hu-von Hinüber,女,1954 年上海出生。 1978 年师从金克木教授。 1982 年由季羡林先生派往哥廷根读博。 1987 起在弗莱堡、哥本哈根大学、维应纳大学、埃尔福特大学执教并科研。 1990 年与 Oskar von Hinüber(奥斯卡· 封兴伯)结为连理。 1983 至2021 年,受邀欧美及亚洲数十所学府开设讲座80 余场, 并赴法、日、美、中担任客座。现任德国韦伯商研院、北大佛教研究中心、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深圳大学印度中心研究员,兼职山东大学教授。发表并编辑德文专著12 部,德、英、中学术论文和书评及译文等60 余篇。研究领域包括:佛经梵汉对勘、梵文写本及印度古字体、部派戒律与原始僧团、巴利大藏经与佛教混合梵文、藏传佛教辞典学、耆那教对佛教的影响、佛教叙述文学与造型艺术、高僧文化与古代丝路等。

罗文华,男,1967 年江西出生。故官博物院研究馆员,藏传佛教文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导师。 1989 年北京大学考古系本科毕业。 2000 -2001 年公派在维也纳大学访问。发表论文100 余篇,专著6 部。主要有《图像与风格:故官藏传佛教造像》(2001 年)、《藏传佛教众神:乾隆版满文大藏经绘昼》(2002 年) 、《龙袍与袈裟:清官藏传佛教文化考察》(2005 年)、《究竟定:清官藏密瑜伽修行宝典》(2009 年)、《木雅地区明代藏传佛教经堂碉壁画》(2009 年) 、《贡嘎曲德寺壁画:西藏佛教美术史的里程碑》(2015 年)等。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