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六卷‧第一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六卷‧第一期(2023):272–278;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305_6(1).0009
(本文屬於專刊《「佛教敘述」與「禪研究」》)
謝明達《離散法緣:橫跨南海之佛教及其現代主義》
應磊(YING Lei)
[美] 安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
漢傳佛教徒始終在流動中。在漢傳佛教僧侶離散史和海洋東南亞現代宗教發展史的交匯點上,謝明達的《離散法緣:橫跨南海之佛教及其現代主義》(紐約:牛津大學出版社,2020)是一本開創性的著作。《離散法緣》講述三位傑出的佛教僧侶——竺摩(1913-2002)、演培(1917-1996)與體正(1923-2002)——的生平事蹟,從而考察二十世紀中國和東南亞的佛教社群之間互動的歷史。
此著作最重要的貢獻是作者提出的“南洋佛教”(South ChinaSea Buddhism)這一新範疇,在方法論上同時對佛教研究和中國宗教研究具有啟發意義。這一範疇促使我們重新審視佛教研究領域內習以為常的地域分野和傳統類別。換言之,倘若一個讀者的關注點並不在於東南亞,而在於佛教研究領域內約定俗成的分類標籤的構設邏輯和實際影響,如“漢傳佛教”(或 “中國佛教”)、“東南亞佛教”、“大乘佛教”、“南傳佛教” 等標籤,這樣一個讀者會發現此書不容錯過。
明達在康奈爾大學完成博士訓煉,此書脫胎於他的獲獎博士論文。明達提出“南洋佛教”的範疇,受惠於Anne Blackburn提出的“印度洋佛教”(Indian Ocean Buddhism)的直接啟發。值得注意的是,“南洋佛教” 這一範疇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也為語言因素所界定。
……
關於作者:應磊,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兼Presidential Scholar。美國安默斯特學院亞洲語言與文明系助理教授。研究聚焦佛教與現代中國文學及思想史的關聯。準備中的書稿《共業:佛教、文學與現代中國革命》批判長期宰制現代中國研究的世俗化預設,論述晚清佛學復興如何成為現代中國革命的關鍵思想源頭之一。中英文論文見Journal of Asian Studies,Religions,Journal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哈佛新編現代中國文學史》,《漢語言文學研究》,與《文學》等。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