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四卷‧第二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四卷‧第二期(2021):64–86;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110_4(2).0003
(本文屬於專刊《佛教的跨地域傳播與佛教寫本研究》)
佛教典籍的“九分支法”——早期分類編輯經典文獻的一種嘗試
奧斯卡·封興伯 (Oskar von Hinüber)
德國弗萊堡大學
摘要 (Abstract):“九分支”是上座部典籍中的重要概念,但至五世紀已然意思不明,當時人試圖把“九分支法”與後來流通的《三藏》分類法統一起來,卻並不成功。通過文獻分析,可以發現sutta、geyya、veyyākaraṇa 與 abbhutadhamma 的原始意思,開始時也只有非常粗略的這四分支法。但隨著佛教佛教文獻的增廣,原來的分類方法便不再適用,因此基於“藏”(pitaka-)、“尼柯耶” (nikaya-)以及“經”(suttanta-)的新分類框架隨之出現。因此至少四分支法可以被視為一種“前典籍語言”(langue précanonique)時期的“前典籍結構”(structure précanonique)。
關鍵詞 (Keywords):九分支法、上座部、佛教文獻學
關於作者:奧斯卡·封興伯,1939 年出生於德國漢諾威。現為德國美因茨科學院、法國金石學與文學科學院的院士,以及奧地利科學院的副院士。1974-2006 年先後任德國美因茨大學和弗萊堡大學的印度學教授。1990 年與華裔佛教學者胡海燕結為連理。1982 年起擔任巴利聖典學會的理事,現任副主席。1984-94 年出任德國東方學所究協會的副主席。1995-2014 年先後擔任國際佛學研究協會秘書長和理事, 2007-2010 年被選為該協會主席。封興伯被德國和美國的東方學協會推選為榮譽會員。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