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六卷‧第一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六卷‧第一期(2023):107–156;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305_6(1).0005
(本文屬於專刊《「佛教敘述」與「禪研究」》

PDF 全文下載

 

禪修、禪師與禪經

[美] 葛利尹(Eric M. GREENE)
[美]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
嚴世偉(YAN Shiwei, 北京大學 Peking University)譯

摘要Abstract):本文認為,直到五世紀初,禪纔在中國成為一種社會和文化生活。此前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僧侶與俗人已經知道佛陀曾傳授禪法,這是一種以獨特坐姿進行的修行,據說是力量和救贖的源泉。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人對這種修行的興趣主要停留在理論層面。通過對聖傳和類似文獻中假設和期望變遷的考察,我們可以推斷,直到五世紀初,禪纔成為中國僧尼可能會被期望去學習和修行的東西。衹有在這個時代,禪學成就纔成為一種“真正的理想”,一種社會範疇,中國佛教徒依此被分類和理解,並借此獲得名聲和權威。五世紀初首次出現的一種禪學社會場域由三部分構成:一是僧人(偶爾也有居士)相對容易接觸的具體修行;二是與這些修行相關的社會職位和正式頭銜,它們由大寺中的在世僧侶佔有,最顯著的即“禪師”這一新稱號;三是廣泛的意識和具體的行為,它涉及分配、主張和佔據這些職位的可能性與機制。

關鍵詞(Keywords):禪、南北朝、社會場域、文化生活

 

關於作者:葛利尹(Eric M. Greene),耶魯大學宗教學副教授。其研究方向為中世紀中國佛教,尤其是在印度佛教與中國本土文化碰撞與融合後產生的中國化的佛教。他近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禪定,包括印度禪定傳統向中國傳播的歷史,中國特色的禪定方式的產生,以及佛教懺悔和贖罪的儀式。此外,他發表的文章還涉及早期禪宗歷史、絲綢之路佛教繪畫、以及現代心理學術語對西方解讀佛教的影響。

關於譯者:嚴世偉,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隋唐史、佛教史和敦煌吐魯番學。碩士期間以敦煌出土禪籍《歷代法寶記》為中心研究禪宗史,目前正在進行敦煌吐魯番出土佛典注疏的整理與研究。現在參與的科研項目有“法藏敦煌文獻重新整理研究與編目”和“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漢文文獻分類釋錄與研究”。已發表《山林與僧侶——從無相和無住的頭陀行看巴蜀的佛教地理》(《唐研究》第26卷,2021年)、《禪茶源流新考——從〈歷代法寶記〉談起》(《敦煌研究》2022 年第3 期)等論文數篇。

 

PDF 全文下載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