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六卷‧第一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六卷‧第一期(2023):279–284;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305_6(1).0010
(本文屬於專刊《「佛教敘述」與「禪研究」》

PDF 全文下載

 

艾威《魚目揀珠:歐陽競無與學院派佛學的復興》

俎曉敏(ZU Xiaomin)
[美] 南加州大學多恩西夫學院(Dornsife College of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紀贇(JI Yun, 新加坡佛學院 Buddhist Academy of Singapore)譯

艾威(Eyal Aviv)的這本專著是英文學術界第一本專門研究現代中國法相唯識宗的著作。現代法相唯識復興運動影響深遠,故被若干學者稱為20 世紀中國佛教變革具有決定意義的敘事,也是現代佛教“最引人入勝的發展”,並且是“現代中國思想和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艾威的這本專著重點介紹了這場運動領軍人物歐陽竟無的生平和事業,他可以說是這場運動中最傑出的、但也是最富爭議的領袖。歐陽竟無不僅以其對法相唯識學1500 年傳統的全新詮釋吸引了至少一代中國知識份子,也引來了來自僧界領袖、佛學知識份子和理學家的激烈反對。

艾威的專著不僅豐富了日益增長的現代法相唯識研究領域,還在方法論上進行了兩次及時的介入。首先,它摒棄了迄今為止主導現代佛教研究的世俗化範式(secularization paradigm)。它沒有通過西方的唯心主義(idealism)、反現實主義(anti-realism)、心理學或胡塞爾現象學(Husserlian phenomenology)的視角來看待法相唯識學,艾威審慎地分析了歐陽竟無和他的對話者的自身關注點、願望和知識背景。艾威提出了一個新的視角,即“真實性”(authenticity),它不容易被歸類,並跨越了政治、社會和宗教領域的界限。與世俗化範式下的常見話語相比,如將宗教納入私人的和心理的範疇的話語,艾威令人信服地證明了歐陽竟無是如何設計出一種“真實性” 話語,既作為個人生存問題的解決方案,又作為 “新中國精神的解決方案” (第2 頁)。一方面,艾威的新分析視角進一步揭示了世俗化話語的局限性,它往往忽略了現代佛教的新穎“治世技術”(socio-techniques)。另一方面,它也展示了佛教的信仰實踐如何通過展望新的來世,從而正面構築起一種同質性群體身份(a façade of homogenous group identity)(第8頁)。更重要的是,通過艾威富有同情心的注視,讀者可以深入瞭解為什麼在科學主義(scientific realism)成為主流範式的時候,一個古老的佛教傳統會贏得如此多的支持。歐陽竟無的真實佛教為一個受困於戰爭、殖民入侵和經濟崩潰的國家提供了一條精神道路。

……

 

關於作者:俎曉敏,南加州大學多恩西夫學院(Dornsife College)的宗教學助理教授。她在學術領域發表了關於瑜伽行派在近代中國興起的文章,並在民間的線上平臺上發表了關於對業力故事的講述及其當代相關性的文章。目前,她正在撰寫她的書稿《解放佛學:呂澂(1896-1989)和瑜伽行社會理論的誕生》。

 

PDF 全文下載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