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七卷‧第二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七卷‧第二期(2024):140–158;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410_7(2).0007
(本文屬於專刊《「佛教文本研究」與「佛教圖像研究」》

PDF 全文下載

 

趙樸初《佛教常識答問》的寫作過程——以 20 世紀 50 年代大陸佛教界教理學習思潮爲背景

聖凱(SHENG Kai)
清華大學(Tsinghua University)

摘要Abstract):本文從社會史與文本史的角度,探討趙樸初《佛教常識答問》的寫作過程。新中國佛教界積極回應解放後的思想改造運動,掀起佛教教理的學習熱潮,先後出現了《佛教教理基本知識》、“佛教常識講座” 十講。趙樸初從 1959 年開始撰寫《佛教常識答問》,直至 1983 年成書。該書的整體框架與 “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一致,重視歷史與現狀的結合,具有強烈的時代意識,重視佛教與社會文化的互動關係,開啟改革開放後 “人間佛教” 的先風。

關鍵詞(Keywords):趙樸初、《佛教常識答問》、教理學習、中國佛教百科全書

 

關於作者:聖凱,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 “漢傳佛教僧眾社會生活史” 首席專家、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佛學研究》主編。研究領域為南北朝佛教學派、儒佛道三教關係、中國佛教社會吏、近現代佛教、佛教與西方哲學比較研究等。主要著作有《中國漢傳佛教禮儀》《中國佛教懺法研究》《攝論學派研究》《晉唐彌陀淨土的思想與信仰》《中國佛教信仰與生活史》《南北朝地論學派思想史》,與 A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Faith and Life 等。《攝論學派研究》曾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第五屆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獎。

 

PDF 全文下載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