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七卷‧第二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七卷‧第二期(2024):235–249;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410_7(2).0011
(本文屬於專刊《「佛教文本研究」與「佛教圖像研究」》

PDF 全文下載

 

如意輪觀音唐代譯經研究(二):圖像與念誦法

未小妹(WEI Xiaomei)
大足石刻研究院(Academy of Dazu Rock Carvings)

摘要(Abstract):盛唐之際,金剛智、不空新譯了兩部不同體系的如意輪觀音念誦法,其中金剛智在菩提流志譯經的基礎上改造出六臂思惟形的如意輪觀音圖像,使其成為新的偶像圖式,並流布天下。金剛智譯本屬於《金剛頂經》系統,不空譯本更多地效仿善無畏教法,在二者之後出現了多部如意輪觀音經文,不見於漢地經藏,或衍生或注釋或彙編,多託名之作,且多與金剛智、不空譯本關係密切。

關鍵詞(Keywords):如意輪觀音、金剛智、六臂、不空

 

關於作者:未小妹,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就職於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方向為佛教文獻與佛教美術、巴蜀石窟藝術等。發表的主要論文有《如意輪觀音造像考察——以巴蜀石窟為主》(2016 年)、《如意輪觀音圖像的流傳、改寫與誤讀——以巴蜀石窟造像調查為基礎》(2016 年)、《如意輪觀音唐代譯經研究(一):咒語到偶像》(2024);《千手觀音文本與圖像關係探討(一):諸經簡況及辨偽》(2020 年)、《千手觀音文本與圖像關係探討(二):四十手法與諸天鬼神》(2021 年)、《千手觀音文本與圖像關係探討(三):以初唐時期為主》(2022)等。

 

PDF 全文下載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