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 現代常熟市“香山寶卷”的儀式與中國民間佛教信仰

 

 

 

 

The Glorisun Global Network for Buddhist Studies @ UBC,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support from the UBC SSHRC partnership grant project FROGBEAR (From the Ground Up: Buddhism & East Asian Buddhism), proudly presents a lecture by Rostislav Bwewzkin (Fudan University)

4月23日:北京大学佛学研究系列讲座第20讲

When: 19:00-21:00, April 23, 2018
Venue: 北京大學

Lecturer: 白若思(復旦大學)
Lecturer: 姜守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一、主讲人简介
白若思(Rostislav Berezkin),俄罗斯籍,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研究员。2004年获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士,2006年获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2010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文学博士,2010-2012年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任博士后研究员,曾师从梅维恒(Victor H.Mair)教授与谢伯列克夫(Evgeniy Serebryakov)教授。主要从事明清时期中国宗教与社会史、中国讲唱文学、外国有关中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历史、中俄交往与文化交流史(17世纪至20世纪初)等相关研究。曾出版或将出版专著:俄文《Slovar’ kliuchei ieroglifov drevnego kitaiskogo pocherka siao chzhuan’(小篆字体部首对照表)》(2003)、《Precious Scrolls (Baojuan) Functioning in the Culture of China, with Baojuan about Three Rebirths of Mulian as an Example》(2012);英文《Many Faces of Mulian: The Precious Scrolls of Late Imperial China》(2017);英文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中文学术论文十余篇;若干篇文章在国外权威学刊发表,被收入A&Hci, Scopus, Web of Science, JSTOR等国际学术数据库。

二、内容提要
本講座主要是討論《香山寶卷》(亦稱《觀世音菩薩本行經》)在江蘇省常熟市周圍地區的當代表演儀式。《香山寶卷》編纂年代不詳,敘述觀世音菩薩的前生(妙善公主)修行成道的故事,中國講唱文學著名作品之一。明代中期相當流行,眾多版本之一的《觀世音菩薩本行經簡集》至今仍由常熟“講經先生”講唱,是在民間宗教集會上出現的、伴隨百姓的“生命中禮儀”(life- cycle rituals),尤其受當地女性信徒的歡迎。此前學者主要於文獻角度研究《香山寶卷》的內容特點與宗教思想背景,本講座採用作者在田野中調查所得資料,以常熟地區的講經活動為例,來分析《香山寶卷》在民間寶卷表演中的地位、與儀式的關係以及在當地社會生活表演中的角色,試圖解釋其在當地特別流行的現象。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
特别鸣谢: 广东四会六祖寺

Click here to see the original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