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普林斯頓暑期密集型菁英班回顧
清華大學 劉易斯
2020年9月27日
2020年6月26日至7月15日,旭日國際佛學網絡暑期密集型菁英班圓滿舉辦。菁英班項目得到旭日國際佛學網絡的慷慨支持,由「拔地入雲:佛教與東亞宗教」研究計劃統籌管理,每年暑期在旭日佛學網絡北美、歐洲、亞洲等地區的合作院校輪流舉辦,面向全球募選青年學者,為新一代僧俗佛學研究者構建跨文化、多學科的交流平台。本屆菁英班由普林斯頓大學承辦,Vicky BAKER 女史、Carol LEE 女史組織操持,匯集來自五湖四海的四十名青年研究者,以線上形式開展。
項目以沈痛默哀開啟,悼念牛津大學左冠明(Stefano ZACCHETTI)教授溘然長往。繼而,諸位課程主講教師先後發言,回顧以往與菁英班項目之因緣,介紹自己的研究領域和演講提要,並且致謝項目贊助人和組織者,對參與項目的學員表示熱烈歡迎。學員們分別自我介紹,在“雲上”匯集一堂,在即將到來的密集的課程中,聆聽前沿學者授課,相互學習,協力進步。面對嚴峻的新冠疫情,項目不得不在線上展開,這即是挑戰,也是探索。這種動態媒介,幫助我們超越時間和空間限制,跳出舒適圈,思考更具創造力的解決方案。
菁英班第一階段(6月27日至7月3日)由劍橋大學高奕睿(Imre GALAMBOS)教授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Jinhua CHEN)教授主講。
高奕睿教授為正式課程拉開序幕,以「傳統、創新和互動:中古中國佛教寫本文化」為題,介紹9世紀新形寫本、寫本的回收利用、書體、中國寫本中的西藏因素,並與學員共同研讀寫本題記。絲綢之路其實是一個抽象概念,並非一條路,而是一張網絡。我們總是強調東西交流,而忽略了南北,敦煌其實在兩個空間之間,西藏對於敦煌的影響乃是重要議題。教授討論文書印刷傳統、書寫工具、紙張回收等種種變化,引導學員思考其原因:什麼驅動了這些改變?發明還是傳播?內部發展還是外部影響?大量文書實例幫助學員快速瞭解到了基本分析方法。
陳金華教授以「佛教的跨界域和跨文化傳播」為題,介紹武周帝國與安史之亂、九宮與五行、智慧輪與晚唐密教、東亞佛教的邊地情結等歷年精華議題。例如,關於邊地情節的研究,為學員們開啟新的研究視角:將東亞作為一個整體,只要存在發源與邊緣的區別,就可以此框架審視其間互動,如聖地、祖譜、舍利、塔等。也可用於解釋單個佛教傳統中地方和中央的轉化,乃至理解世界上的各種宗教。從教授的講座中,學員學到更重要是其治學態度:做自己感到有熱情的題目,尋找新材料和解釋,有證據、有勇氣、能堅持。
第一階段穿插四次講座,均是諸位報告者最新研究成果。普林斯頓大學 Jacqueline STONE 教授講授「凡人佛性:反思日本天台和日蓮之路徑」,清華大學聖凱教授講授「淑世主義、具象化與禮制化:漢傳佛教信仰建構的三種歷史特質」,康奈爾大學 Anne BLACKBURN 教授講授「巴利世界的治理,1200-1500」,牛津大學 Ulrike ROESLER 教授講授「西藏的佛寺與堪輿:以熱振寺為例」。
「佛教在亞洲及亞洲之外的傳播暨福安敦先生(1940-2006)八十冥誕紀念研討會」在項目期間舉行(7月4日至6日)。學員得以聆聽全球三十餘位知名佛教學者,就「佛教藝術」「敦煌」「禪」「佛教與政治」「跨界域傳播」「文本傳播」「佛教與他教」等主題,發表演講、評議和討論。
菁英班第二階段(7月7日至14日)由普林斯頓大學太史文(Stephen TEISER)教授和哈佛大學汪悅進(Eugene WANG)教授主講。
太史文教授以「中古中國佛教儀式」為題,介紹敦煌佛教患文。教授列舉頗多實例,講解敦煌卷子從「生」至「死」的生命週期,從平仄格律分析到音譯意譯選擇,細緻入微地演示釋讀、翻譯方法。學員們都得到機會展示其翻譯習作,教授一一點評,並提出意見,這樣直接交流的機會,實在難能可貴。
汪悅進教授講授「中國佛教美術」。佛教美術融入了大量的腦力活動,是以嚴密邏輯創造視覺程式的過程,故而顯得如此特殊。通過介紹大同雲岡38窟、洛陽敬愛寺、敦煌莫高217窟、扶風法門寺地宮、丁雲鵬禪畫等典型實例,闡釋「線性敘事」「地形學」「幻鏡」「時空」和「透視」,五種閱讀佛教美術的方法。課程詳盡地展示推理過程,循循善誘,抽繭剝絲,直至真相大白,有如閱讀偵探小說。學員也認識到,好的藝術史學者應善於比較,找出不尋常之處。最後,眾人有幸聆聽法師共同唱誦《心經》,讓授課內容在佛法喜樂中得以升華。
項目期間共舉辦了四場青年學者論壇,十三位學員發表論文,授課教師評閱,學員共同討論。論壇分別以「跨界域」「教條與文本」「佛教實踐」和「藝術與文學」為主題,由陳金華教授、北京大學研究生張含悅、Jacqueline STONE 教授和 Anne BLACKBURN 教授主持,太史文教授、高奕睿教授、聖凱教授和王靜芬(Dorothy WANG)教授點評。宣讀論文的學員有:加利福尼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 Daigengna DUOER、弗吉尼亞大學馬楚媛(Clara MA)、賓夕法尼亞大學雷鳴達(Nikita KUZMIN)、佛羅裡達州立大學齊冠雄、中國社科院大學汪馨茹、希伯來大學談穎嫻、法國國家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安東籬(Antoine CID)、南開大學劉軍、維也納大學吳虹、北京大學李巍和四川大學王琛懿。
本屆菁英班內容豐富,名師匯集,學員積極參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有機會親近、學習佛教乃是世間最幸運的事情,「拔地入雲:佛教與東亞宗教」研究計劃,努力為此事的實現創建了一個國際佛教研究社群。其國際性視野和願景,是研究者難得的機會。與同仁交流,共同學習、調查、討論。思維碰撞出火花時,彼此的鏈接也不斷加強,共同參與者更以此因緣成為一生摯友、學伴。
7月15日菁英班閉幕上,授課教師、贊助人代表、學生代表和組織者分別致辭。最後,菁英班舉行了「雲上」證書頒發儀式,並在太史文教授和陳金華教授的致意和美好祝願中勝利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