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categorized

October 19, 2022

Religions and Local Society – Reports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Read the conference report written by Le Jing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in Chinese. Read the conference report written by […]
October 26, 2022

How Zen Became Chan – Conference Report by Ding Kehan (Chines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Reports page.   國際會議︱禪流河東復河西:禪宗跨地域與跨文化傳播的跨學科考察 丁可含(愛丁堡大學) 2022年10月12日   自2022年7月29日至7月31日,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拔地入雲項目統籌、耶魯大學承辦、旭日全球佛學網絡及旭日慈善基金會支持的國際會議「禪流河東復河西:禪宗跨地域與跨文化傳播的跨學科考察」 於線上成功舉辦。本次會議邀請了來自東亞及歐美各地的46位老中青學者共同討論思考禪學研究的發展歷程及未來前景。 二十世紀初起,英語及其他歐洲語言文獻便將禪學與日本緊緊聯繫起來,並以日語中禪的羅馬體 Zen作為指代禪的固定用法,而非使用羅馬化的漢語禪Chan、朝鮮語/韓語禪Seon、或是越南語禪 Thiền。而今儘管學者信眾已公認在世界範圍內使用的禪宗基礎文本及寺院儀軌皆源於中國,但仍傾向使用隱含日本影響的術語Zen指代禪。本次國際會議旨在從史學史、文本學、考古學、語文學、政治學及社會經濟研究等多學科視角探索二十一世紀禪學研究如何擺脫國別的局限,為東亞及東南亞禪宗歷史及傳統找尋跨地區、跨民族、跨文化的承載。 會議共分為十個專題:「禪學修正:大圖景與小個案」、「從中華禪到日本禪:禪在日本的展開及其研究特色」、「現代禪」、「禪僧與國主:禪之政治內涵、義理」、「尋章摘句」、「交火與跨境:互鑑與禪諍」、「以文字為階?:禪悟與文學、身份認同與網絡構建」以及「嚐禪」。會議伊始,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與耶魯大學葛利尹 (Eric […]
November 9, 2022

Religions and Local Society – Conference Report by Hanna Hung (Chinese)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Return to the reports page.   歷史、比較學與理論視閾下的宗教與本土社會: 卜正民先生榮休致敬國際研討會 洪昱函(成功大學) 2022年11月03日   中國帝國晚期,佛教的社群活動與宗教實踐發展活躍,與當地社會形成盤結互動的多重關係網路。1993年,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出版《為權力祈禱》一書,承繼于君方教授對晚明佛教復興的歷史定位,考察江南仕紳於國家與地方分離之境況下,透過慈善捐助影響當地佛教機構。此作深刻影響近代社會學與宗教學視域之研究。近年來此研究方法為學者所擴充,研究對象涵攝不同身分與性別的修行者、修行方式、聖地及身體觀等。同時,以地方社會為核心關懷之研究,亦與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神道教等其他世界與地方宗教有密切聯繫。 在卜教授突破性著作的啟發下,本國際研討會以「歷史、比較學與理論視域下的宗教與本土社會」為題,由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旭日全球佛學研究網絡主辦,以及「拔地入雲」研究計畫與中國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及哲學系協助籌辦。研討會集結全球各大學府之專家學者42位,旨於探索宗教傳統與地方社會之交流與影響,深入廓清二者在跨文化與跨境域脈絡下的演變。本次會議時間為2022年8月12日至8月14日,以線上與現場混合形式進行,共2場主題演講及11場討論會。   共催迎迓 研討會開場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陳金華教授與復旦大學李天綱教授致詞,兩位教授簡陳研討會籌辦契機及其與卜正民教授之相識過程,並感謝卜正民教授在學術界辛勤耕耘,對於佛教與漢學研究領域之影響無遠弗屆,啟引全球各地之莘莘學子。期望能藉卜教授榮休之殊勝機緣,與橫跨三大洲之學友齊聚研討宗教與地方社會之關係。 陳金華教授(左)、李天綱教授(右)   何為本地佛教?復何處可覓之? 研討會開場為卜正民教授的主題演講,講題為「當地人與旅者:誰人之佛教?」。卜教授反思自身過去針對佛教與地方社會之研究,重新審視地方佛教實際牽涉之內涵,以及如何透過既有文獻尋覓本地佛教。卜教授試圖突破往常由菁英階層觀察地方佛教的既定視角,從「地域與跨地域」、「當地人與外地人」、「佛教與地方意識」等角度解鎖此議題之複雜性。藉由清代佛教巡禮指南《參學知津》提供的兩條巡禮路徑,卜教授考察五臺山、武當山附近的香嚴寺及五山中的狼山等聖地,結合方志、寺志、山志文獻,重建並比較明代當地人及外來者與在地佛教機構的交流經驗。演講最後,卜教授指出此次研究所採文獻對於地方參與情形之載述仍十分有限,故將進一步多方考索巡禮指南及相關寺院,以求深入探索佛教的在地實踐,同時也鼓勵歷史學者持續查找各類文獻,方可形繪更完整的地方佛教實相。 […]
November 15, 2022

How Zen Became Chan – Conference Report by Wang Jie (Chines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Reports page.   “禅流河东复河西:禅宗跨地域与跨文化传播的跨学科考察”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洁(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助理研究员) 2022年10月13日   自20世纪初以来,英语及其他欧洲语种的学术和大众出版物更多地关注日本禅(Zen)而不是中国禅(Chan or Ch’an)、韩国禅(Seon or Sŏn)或者越南禅(Thiền),这一举动微妙地将日本抬升到了东亚佛教传统的最突出位置。但是,禅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已经清楚地意识到,世界各地的寺院所使用的基础文献、规章制度与日常仪式主要起源于中国。“禅流河东复河西:禅宗跨地域与跨文化传播的跨学科考察”国际学术研讨会,力图在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哲学、政治学与社会经济分析等多学科视角下,思考和探索东亚、东南亚不同禅宗传统的跨地域与跨文化传播问题。 作为成功举办经年的旭日暑期佛学精英班(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intensive-program/)在本年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研讨会得到了香港旭日慈善基金会的资助,通过主办方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拔地入云”项目(www.frogbear.org)与旭日佛教研究网络 (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耶鲁大学的共同协作,于2022年7月29日至31日在线上举行。会议汇集了来自中国、加拿大、英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比利时、瑞士等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46位专家学者。会议伊始,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陈金华教授与耶鲁大学的葛利尹(Eric […]
November 23, 2022

Xiao Yunxiao 肖芸曉 Report: Workshop on Chinese Buddhism and Dunhuang Manuscripts (Chinese)

Return to the original workshop page   “佛教研究與敦煌文獻工作坊:青年學者與郝春文教授的對話”活動側記   2022年4月1日,“佛教研究與敦煌文獻工作坊:青年學者與郝春文教授的對話”活動 如期在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所在的壯思堂 (Jones Hall) 舉行。工作坊邀請了數位普林斯頓 大學相關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報告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並有幸邀請到正在普林斯頓高等研 究院訪問的首都師範大學燕京人文講席教授、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會長郝春文教授對青年 學者們的報告進行點評。活動由普林斯頓大學宗教系的太史文 (Stephen F. Teiser) 教授主持 ;在熱忱的歡迎致詞之後,工作坊由兩場長報告與五場短報告組成。 首先,普大宗教系博士候選人Sinae Kim《爲佛演説,作爲佛的演説:中古晚期佛教演 講者的文學技巧》一文,通過系統梳理現存的29件敦煌講經文寫本,分析並總結出講經文文 本中廣泛運用的文學技巧與修辭手段,揭示出這些寫本背後的講唱活動中,講師對於經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