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一卷‧第二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一卷‧第二期(2018):355–359
(本文屬於專刊《佛教藝術》)
作者介紹
葛然諾(Phyllis Granoff)
自2004年7月1日任耶魯大學教授。她曾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漢密爾頓的麥克馬斯特大學任教,並曾在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和哈佛大學擔任過訪學演講。她研究所有的印度古典宗教——佛教,印度教,耆那教,並在印度藝術和文學等領域屢有著述發表。她的研究興趣包括當代印度文學,出版了孟加拉語和奧里亞語短篇小說的翻譯。她是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編輯《印度哲學雜誌》)的主編。她最近的出版物包括 The Victorious Ones:Jain Images of Perfection,此論文集附有她在魯賓藝術博物館策劃的耆那教藝術展。聯同篠原亨一 (Koichi Shinohara),她合編了許多有影響力的書,包括 Images in Asian Religions(《亞洲宗教中的圖像》)和 Pilgrims, Patrons and Place (《朝聖者,功德主與聖地》) 。最近他們二人編輯了關於亞洲宗教中罪惡的問題的論文集, 在荷蘭的博睿出版。她目前的研究項目包括研究耆那教和佛教僧侶對待疾病的戒律以及對美國博物館藏品中耆那教手稿的全面研究。她是 Jain Heritage Preservation Project(耆那教文化遺產保護計劃)的高級顧問,該項目由德克薩斯州達拉斯的 Jiv Daya Foundation 管理。
李静杰
1963年生,河北平泉人,文學博士,北京清華大學教授。主要從事佛教物質文化研究,闡明南北朝隋代、唐宋時期佛教物質文化的主題思想,釐清部分明清時期佛教物質文化內容。大體梳理清楚南北朝隋代石刻佛像、金銅佛像造型的發展脈絡,就定州系白石佛像進行了專門探索。有關中古中國與周邊地區物質文化交流研究取得長足進展。
苗利輝
甘肅武威人。1997年獲西北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2010年獲北京大學歷史地理學碩士學位。2014年–2015年,在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作訪問學者,師從羅世平。2015年考取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博士,導師李肖。1997年至今,一直在新疆龜茲研究院工作,研究方向為西域佛教考古、藝術及思想。現為該院研究員。先後多次參加新疆地區古遺址的考古發掘工作,主持或參加多項科研課題,部分為國家級課題。先後在《西域研究》、《敦煌研究》和《敦煌學輯刊》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參與編著專著5部。
任平山
(1975– )江西南昌人,西南交通大學建築與設計學院美術學系副教授。2000–2004就讀于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研習中國美術史論。2004–2007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研習中國宗教美術史,獲文學博士學位。主要從事佛教美術研究,近年研究以新疆壁畫為焦點。代表論文有《吳越阿育王塔四本生圖辨》(2019)、《吐魯番壁畫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葛籣威德爾筆記小桃兒溝石窟圖考》(2018)、《庫木吐喇第75窟——敦煌寫本P2649V的龜茲圖現》(2015)、《重提吐火羅——尉遲乙僧原籍考注》(2011)等。
篠原亨一(Koichi Shinohara)
篠原教授的研究領域為東亞佛教研究。2014年開始任教於耶魯大學,此前供職於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篠原教授的著作涉及諸多課題,包括中國佛教僧傳、僧院制度以及佛教敘事文學,特別是著名佛教史家、律學專家道宣(596–677)及其合作者道世(生卒年不詳)的著作。此外,篠原教授還與葛然諾(Phyllis Granoff)教授合編了為數眾多的饒有影響力的論文集。最近,他致力於從漢譯經典中梳理早期密教儀軌的演變。這一研究推進了我們對儀軌與形像之間關係的理解,令他在2015年榮獲了儒蓮獎(Prix Stanislas Julien)。
王豔
西北師範大學文學學士,山東師範大學藝術學碩士,蘭州大學歷史學(敦煌學)博士研究生。寧夏大學美術學院講師,理論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寧夏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主要從事藝術理論、石窟考古、佛教藝術研究。論文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美展當代美術創作論壇”,獲“青年藝術批評獎”二等獎,“第十六屆寧夏文化藝術論文研討會”一等獎等。完成教育部《寧夏藝術史》子課題《寧夏藝術史·評論卷》,主持在研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專案(藝術學)青年專案一項,參與教育部重大課題《西夏多元文化研究》子課題《繪畫編》的撰寫。在《敦煌研究》《藝術設計研究》《寧夏大學學報》《民族藝林》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魏文斌
北京大學考古學士。蘭州大學歷史學(敦煌學)博士。先後供職於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麥積山石窟藝術研究所、蘭州大學。項任蘭州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甘肅省申報絲綢之路世界文化遺產專家組成員。從事石窟考古和佛教藝術研究。出版《甘肅佛教石窟考古論集》《麥積山石窟初期洞窟調查與研究》《西遊記壁畫與玄奘取經圖像》等,主編《天水麥積山石窟研究論文集》《麥積山石窟》《甘肅省文物志》《武山水簾洞木梯寺石窟》等,參編《炳靈寺一六九窟》《中國文物地圖集·甘肅分冊》(副主編)《中國音樂文物大系·甘肅卷》《甘肅武山水簾洞石窟群調查報告》等,在《考古》《世界宗教研究》《考古與文物》《故宮博物院院刊》《敦煌研究》《敦煌學輯刊》刊物等發表論文數十篇。
韋正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考古與美術研究。出版《六朝墓葬的考古學研究》、《魏晉南北朝考古》、《將毋同一一魏晉南北朝的圖像與歷史》等學術專著,發表論著數十篇,主要涉及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城市形態、墓葬制度、文化藝術、對外交流等方面。主持洛陽龍門唐代香山寺等重要遺址的發掘,組織了敦煌佛爺廟灣魏晉墓群、南北朝墓葬禮制研究等重要研究工作。
張乃翥
1981年洛陽大學中文系畢業,於龍門石窟研究院從事文化遺產的學術研究至今,副研究員。中國考古學會會員,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員,中國唐史學會會員,中國海外交通史學會會員,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絲綢之路沿線的文化交流和西域文明的東方傳播,是其幾十年來學術研究的重點方向。30多年來在海內外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學術著作13部。曾應邀赴新加坡、韓國、意大利、奧地利、俄羅斯進行國際學術交流和講學。並訪問印度、斯里蘭卡及歐洲諸國的眾多文化遺產和博物館。目前正在從事的學術著述,是《隋唐洛陽佛教寺院史料集成》,業已完成220萬字的史料輯錄。
張小剛
(1977–),湖北武漢人,歷史學博士,敦煌研究院研究館員、學術委員會委員、考古研究所所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理事,西北師範大學敦煌學院客座教授,《創意設計源》雜誌編委,酒泉市領軍人才,主要研究方向為石窟考古與佛教美術史。曾赴日本、印度、法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及中國香港和台灣等多個國家或地區進行學術交流與考察,2008–2010年受聘為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東洋美術史專業客座研究員,2016年6–7月在法國遠東學院東亞文明研究中心訪學。已出版專著2部,在國家權威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參加20余次國際學術會議,主持或參與10余項國家或省部級課題或項目,代表性著作有《敦煌佛教感通畫研究》(60萬字)等。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