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四卷‧第二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四卷‧第二期(2021):184–206;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110_4(2).0008
(本文屬於專刊《佛教的跨地域傳播與佛教寫本研究》)
雲岡石窟營造的時空順序
韋正
北京大學
摘要 (Abstract):雲岡石窟的營造,隨著時間和歷史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轉換新的開鑿地點。最旱開鑿的是曇曜五窟及略晚的第7、8 窟,此後是第3 窟和第1、2 窟,再後是第11-13 窟,最後是第5 、6 窟和第9、10 窟。另覓山頭開大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新皇帝即位,曇曜五窟、第3 窟、第5 、6窟是帝王窟,第1 、2 窟,第7、8 窟,第9、10 窟分別是對應帝王窟的“衛星窟”。
關鍵詞 (Keywords):雲岡石窟、曇曜五窟、北魏、石窟營造
關於作者:韋正,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考古與美術研咒。出版《六朝墓葬的考古學研究》《魏晉南北朝考古》《將毋同一-魏晉南北朝的圖像與歷史》等學術專著,發表論著數十篇,主要涉及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城市形態、墓葬制度、文化藝術、對外交流等方面。主持洛陽龍門唐代香山寺等重要遺址的發掘,組織了敦煌佛爺廟灣魏晉墓群、南北朝墓葬禮制研究等重要研究工作。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