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五卷‧第一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五卷‧第一期(2022):174–207;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205_5(1).0008
(本文屬於專刊《「文本與圖像」與「佛教傳記」》

PDF 全文下載

 

重塑維摩詰——聖地、方丈與高座

趙悠(ZHAO You)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

摘要Abstract):本文試圖從歷時動態的角度理解《維摩詰經》在漢地乃至東亞的流行這一特殊現象:不同於在印度世界僅作為大乘經文被引證的境遇,《維摩詰經》在漢譯之後實現了聖傳化,並通過不同類型的解釋性活動構建出一個漫長的聖傳過程。鑒於聖傳的一大要素乃行跡發生的空間,本文將特別聚焦於漢語世界對維摩之所的重新發明,區分為歷史化、重命名、以及儀式化再現三個方面。

關鍵詞(Keywords):維摩詰、《維摩詰經》、聖傳過程、空間、中國宗教

 

關於作者:趙悠,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助理教授。博士論文聚焦於維摩詰多層次的人物形象從印度語境到漢語語境的變化。除二至五世紀佛教經典的翻譯和傳播以外,還關注早期的印度形上學與語言思想。近期發表包括:《未轉之輪:〈轉法輪經〉(T109)研究》(JIABS 2020)、《早期印度哲學中時間概念的演變——從波檀闍利到伐致訶利》(《外國哲學》2018);並合譯有柯嘉豪著《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2015)。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