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五卷‧第一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五卷‧第一期(2022):74–93;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205_5(1).0004
(本文屬於專刊《「文本與圖像」與「佛教傳記」》

PDF 全文下載

 

干手觀音文本與圖像關係探討(三)——以初唐時期為主

未小妹、姚淇琳(WEI Xiaomei, YAO Qilin)
大足石刻研究院(Academy of Dazu Rock Carvings)

摘要Abstract): 本文通過對初唐時期(618-712)千手觀音文本(伽梵達摩譯本、智通譯本、菩提流志譯本)和圖像資料(河北證聖元年造像、龍門石窟萬佛溝第2141號造像、龍門石窟萬佛溝第2137號造像、長安慈恩寺塔尉遲乙僧畫像、菩提流志所見兩京畫像)的梳理,來討論千手觀音信仰初傳漢地之時這些譯本與圖像之間的關係,發現二者之間是先經後像、漢地制像,而後圖像反向影響文本(譯經),共同推動信仰的傳播。

關鍵詞(Keywords):千手觀音、圖像、文本、初唐、菩提流志

 

關於作者:未小妹,業於四川美術學院,現為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館員,主要從事佛教美術研究和展覽文案工作。發表論文有《如意輪觀音造像考察——以巴蜀石窟為主》(《2014年大足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6年);四川美術學院硕士学位论文《如意輪觀音圖像的流傳、改寫與誤讀——以巴蜀石窟造像調查為基礎》(2016年);《千手觀音文本與圖像關係探討(一):諸經簡況及辨偽》(《大足學刊》,2020年);《千手觀音文本與圖像關係探討(二):四十手法與諸天鬼神》(《大足學刊》,2021年)。

姚淇琳,畢業於四川外國語大學(原四川外語學院),現為大足石刻研究院文博館員,主要從事大足石刻研究英文文獻翻譯、大足石刻宣傳推廣、大足石刻旅遊景區標準化建設等工作。發表論文主要有有《大足石刻宋代兩組取經圖簡說》(《敦煌研究》,2015年);《大足石刻宋代兩組取經圖簡說》(《敦煌研究》,2015年);“藝術涅槃——大足石刻展”文字翻譯(大足石刻博物館常設展覽,2015年);《圖像的記憶——編〈大足石刻歷史圖版〉劄記》(《大足學刊》,2019年);《十聖觀音敘說——以大足石刻為中心的考察》(《石窟寺研究》,2019年);《大足石刻全集》目錄翻譯(2019年);《千手觀音文本與圖像關係探討(一):諸經簡況及辨偽》(《大足學刊》,2020年)。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