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五卷‧第一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五卷‧第二期(2022):422–427
(本文屬於專刊《「文本與圖像」與「佛教傳記」》專刊

PDF 全文下載

 

作者、譯者介紹

 

CHEN Te 陳特
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硏究中心、中文系講師,主要硏究方向為漢魏六朝文學、佛教與中國文學。先後在復旦大學中文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獲得學士(2010)、碩士(2013)、博士(2016)學位,曾為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硏究中心(ICSCC)博士後硏究人員(2016-2018)。

CHEN Yuh-Neu 陳玉女
日本國立九州大學東洋史博士,現任臺灣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從事明代佛教史、明代社會史、明清佛教與東亞歷史研究。多年以來關注明清佛教與區域社會的政治、經濟、階級、家族的發展關係,著有《明代佛教社會の地域的研究─嘉靖·萬曆年間(1522-1620)を中心として-》(博士論文)、《明代二十四衙門宦官與北京佛教》、《明代佛門內外僧俗交涉的場域》、《明代的佛教與社會》、《海洋與觀音:明代東南沿海的觀音信仰》等專書,及〈明倭寇の乱における寺院の遭遇及び其の社会救済─嘉萬年間東南沿海地域を考察の中心にして─〉、〈明末清初觀音與準提的信仰流布〉、〈明清閩南家族與佛教的社會救濟〉、〈流浪者之歌:明末遺民·移民的寺廟記憶〉,以及晚近有關明清《嘉興藏》與東亞地區流通問題的討論,著有〈明末清初嘉興藏刊刻與江南士族〉、〈明清嘉興楞嚴寺《嘉興藏》之刊印與其海內外流通〉、〈明清時期東亞閩臺粵越地區的佛典流通―以釋弘贊的《沙彌律儀要略增註》重刊刻為主―〉、〈藏經與東亞海貿:以明清《嘉興藏》的朝鮮王朝流通為例〉(韓文)、〈晚明清初東南沿海港口佛寺的比丘尼身影〉〉等多篇相關研究專論。

CUI Xiaojing 崔小敬
女,1976年出生,山東青州人。200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浙江詩路文化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文學與佛教。發表論文三十多篇,已出版專著有《寒山:一種文化現象的探尋》《江南遊記文學史》等。現主持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關計畫重點項目“錢塘江詩路的歷史傳統與當代發展研究” (2021GH035)。

DENG Yuqu 鄧育渠
1981 年出生於湖北省黃梅縣,2003 年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專業,2009 年於暨南大學中印研究中心學習一年,2013 年前往緬甸國際上座部佛教大學(ITBMU) 訪學一年。鄧育渠長期致力於與佛教和心理學相關的圖書翻譯工作,目前翻譯出版圖書10 餘本,翻譯佛教學論文10 餘篇。

HE Yansheng 何燕生
日本東北大學哲學博士,日本學術振興會特別研究員(博士後)。曾任職日本東北大學文學部,現為日本郡山女子大學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共同研究課題負責人(禪研究班班長)。所著《道元と中國禪思想》(法蔵館,2000年)曾獲得日本宗教學會“學會賞” (最高學術獎)等。2015年起,擔任武漢大學珞珈學者講座教授;2017年創建武漢大學國際禪文化研究中心,擔任中心主任,同時為哲學學院學生講授“佛學研究前沿”等課程。研究領域為:近現代東亞佛教思想史和東亞禪學。

ISSHIKI Daigo 一色大悟
東京大學助理教授,同時兼任中央大学講師、《対法雑誌》刊行会事務局長。2016年以《順正理論における法(dharma)の認識》一文獲得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其研究領域為從印度到近代日本的部派佛教教理學的傳承歷史。

JIA Guangzuo 賈光佐
男,2014年獲中央美術學院學士學位、2017年獲北京大學哲學系碩士學位。現於日本東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展開以黃檗宗為中心的中日思想交流史的研究。發表《獨立性易的六書學與日本近世書法》(《中國書法》398)、《達磨の面影:隠元の東渡の動機及びその意義について》(《黄檗文華》141)等中、英、日文論文十餘篇。

KONG Yan 孔雁
女,1990年1月生,江蘇徐州人。本科畢業於蘇州大學哲學系,碩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宗教學系,2018年11月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研究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18年12月入職上海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擔任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佛教研究,並持續關注宋代曹洞宗的研究。相關論文曾發表在《世界宗教研究》《西夏學》《佛教研究》《法鼓佛學學報》等期刊(有論文曾被《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宗教》轉載過)。目前在研的課題有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課題(2020EZX004),以及國家社科基金青年專案(21CZJ007)。

LI Shiqing 李詩晴
女,1996年生於中國遼寧省。現於中國東北大學藝術學院以鈴木大拙禅思想為研究課題攻讀碩士學位。博士期間計劃以中日禅學、禅宗美學等為切入點深入中日禅宗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代表論文有《作為理想人格的“詩人”與“禅者”——海德格爾思想與鈴木大拙禅思想親緣性之比較研究》(《東北亞外語研究》40)。

LI Wei 李巍
(1991-)河南洛陽人,北京大學文學博士,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訪問學生。2020年入職河南大學,講授“古代文學”、“古代文論”等課程,研究方向為佛教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佛學翻譯等。於《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宗教》《少林學輯刊(第二輯)》等期刊發表論文數篇。譯作包括《佛教修行的敘述:漢傳佛典的編輯與翻譯研究(篠原亨一自選集)》(主譯者)。主持河南省社科項目一項,陝西師範大學國際長安學譯叢項目一項。

LIU Yiling 劉伊玲
1996年生,陝西西安人,現為清華大學哲學系在讀博士,研究方向為中國哲學,研究領域為華嚴學、南北朝佛教,導師為聖凱教授。本科與碩士均就讀於清華大學哲學系。發表有論文《〈起信論〉意、意識的詮釋路徑之爭》等。

OGAWA Takashi 小川隆
1961年出生,現任駒澤大學綜合教育研究部教授,同時兼任花園大學國際禪定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及顧問。早年曾於駒澤大學佛教學部畢業,在同校研究生院佛教學部禪宗專業進修,並獲得了文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禪宗史,著作包括《語録の思想史——中国禅の研究》(岩波書店、2011年/此書漢譯本為:何燕生譯《語錄的思想史——解析中国禪》,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中国禅宗史——「禅の語録」導読》(ちくま学芸文庫,2020年)、《禅僧たちの生涯-唐代の禅》(春秋社、2022年)等。

QI Shengli 齊勝利
男,1993年出生,甘肅慶陽人。現為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崔小敬教授學習中國佛教文學(尤其是中國佛教詩歌)及佛教與中國古典詩歌。已發表《論唐代天台三聖對元代禪林的影響——以語錄及禪畫為考察中心》(《法音》2022年第5期)《論佛教對林逋及其詩歌創作的影響》(《陰山學刊》2022年第4期)等論文。

QIAN Yu 錢宇
1988年7月出生於江蘇蘇州,現就職於復旦大學中華文明國際研究中心。2011年6月畢業於蘇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獲學士學位;2014年6月畢業於復旦大學古典文學專業,獲碩士學位。復旦大學古典文學專業博士在讀,研究方向為海外漢學。

ter HAAR Barend J. 田海
田海(Barend J. ter Haar),曾問學於萊頓、瀋陽、大阪與福岡等地。又曾杏壇休坐於萊頓、海德堡與牛津等三所學府,近乃轉壇於漢堡大學。其著作宏富,最新著述有Practising Scripture(Honolulu: Hawai‘i UP, 2014)與Guan Yu: The Religious Afterlife of a Failed Hero(Oxford UP: Oxford, 2017)。田海目前所撰述者,包括一部關於暴力與宗教文化的小冊子,以及一部獵巫與巫術迫害的鸿篇巨制,此二書之背景皆為中國古代社會。

WU Shaowei 武紹衛
1989年生,現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助理研究員。博士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主要從事敦煌學、隋唐史、中古佛教史研究。在《中國史研究》《文獻》《文史》《中華文史論叢》等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出版專著《中古時期月光童子信仰研究》一部(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2年)。

YANG Jie 楊潔
中國湖北省武漢人,日本東京大學文學博士。研究方向和興趣主要有:佛教思想研究、佛典翻譯及佛教史研究。近年來,基於梵藏汉巴文獻進行《瑜伽師地論》等唯識文獻的研究,成果陸續有所發表。參與BDK大藏經英譯項目中《瑜伽師地論》的英譯工作。現任中山大學哲學系特聘副研究員。

YANG Zhiguo 楊志國
男,白族,1996年8月生,雲南省大理州鶴慶縣人,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在讀,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敦煌梵、藏佛教文獻、藏區歷史地理。撰有《敦煌藏文寫本〈寶雲經〉的初步考察——兼論P.T.824、ITJ163號寫卷的內容》(《中國藏學》2021第4期),《敦煌藏文本〈寶雲經〉新探》(《敦煌研究》待刊)等文。

ZHAN Ru 湛如
歷史學博士,印度語言文學博士後。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東方學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大學佛教典籍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南開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時擔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研究領域包括佛教與佛教文獻、佛教 律藏、敦煌佛教等。主持國家社會科學重點項目“唐代長安與絲綢之路”(已結項)及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印度古代梵文文藝學經典翻譯與研究”等。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