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主頁
點擊 此處 返回《華林國際佛學學刊》電子期刊 第六卷‧第二期目錄
《華林國際佛學學刊》第六卷‧第二期(2023):312–329;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310_6(2).0009
(本文屬於專刊《「地方佛教」與「末法」》)
人類世末世下“同一實踐”和禪宗公案文類的重要性:《 百丈野狐》為例
張嘉如(CHANG Chia-ju)
(美)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Brooklyn College-CUNY)
摘要(Abstract):人類對當前氣候變遷危機的反應,常常表現為不可思議的淡漠、拖延和否認。此狀況反映出我們的氣候知識與行動之間的明顯脫節。我認為,此脫節大部分源於我們的慣性思維和實踐。換句話說,當面對氣候危機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性時,我們往往本能地回到熟悉的舒適圈,而不是去接受並適應變化。當前氣候策略重複著我們的慣性行為模式和結構,遵循著同一性原則。然而,這種同一性實踐的代價是,我們無法脫離回應當前氣候危機的死胡同,以創新的方式來應對。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突破同一性的困境。這裡,我提出,我們需要公案修行以及公案這個文類,來作為“人類世末世”所需要的診斷和療癒工具,以及“禪宗生態批評”的一個理論基礎。這裡我以《百丈野狐》公案為例,來探索氣候行動遲緩背後的深層原因。
關鍵詞(Keywords):氣候危機、人類世末世、百丈野狐、公案修行、公案治療、慣性勢力、同一實踐、禪宗生態批評
關於作者:張嘉如,紐約市立大學布魯克林學院(Brooklyn College-CUNY)的現代語言文學系教授和中文部主任。她在紐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獲得比較文學博士。此外,她還獲得藝術碩士,以及藝術治療証書。曾於佛羅里達大學、德州三立大學、維吉尼亞州華李大學等校任教。研究領域包括生態批評研究、動物批評研究、禪宗研究 。著作包括《全球環境想像與生態批評》,主編《臺灣生態批評》和《臺灣動物文學翻譯》,合編《中國生態批評研究》、《動物之心》。 曾任舊金山大學環太平洋地區亞洲研究中心的冠名教授,也曾擔任美國環境與文學研究學會(ASLE)的執行委員。她是一位臨濟公案禪的禪修者,並自2022 年迄今,每月為法鼓山《人生雜誌》撰寫一篇關於公案修行(koan studies)的文章。張教授將她所實驗的「公案書寫」視為是一個跨界溝通和社區建構的手段,嘗試將公案修行與文學、電影,以及當代議題如性別、環境、動物和暴力結合,進而讓公案修行能夠作為改變社會的一個媒介。
本文是依據《知識共享許可協議》(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發行的開源論文。依照此協議,在適當引用原始出處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過任何媒介作無限制的使用、發行與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