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湛如、陳金華
叢書:《華林佛學研究書系》II
ISBN:978-981-14-9266-2
出版年月:2020-12-15
出版社:World Scholastic Publishers
頁數:386
裝幀:平裝
近百年的考古調查和發現證明,中國在六世紀中期就已開始使用石材作為傳承佛教文本的媒介,正如安陽小南海石窟的刻經題記中所說 ‘鏤石班經,傳之不朽’,較之紙質文本的脆弱和容易修改,金石被視為長久保存佛教經典的首選載體。伴隨著佛教在中亞和東亞地區的廣泛傳播,佛教石刻材料逐漸呈現出多樣性趨勢,不再局限於佛教經典的鐫刻,大量與佛教相關的碑刻題記與墓誌也不斷湧現,成為研究當時佛教流布與社會信仰狀況的重要資料。
2019年8月20日至21日,‘中亞和東亞地區的佛教金石雕造、保存和研讀’ 研討會在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 (St Anne’s College) 舉行。本次會議由旭日全球佛學網絡 (www.glorisunglobalnetwork.org) 主辦,北京大學佛教經典與藝術研究中心、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的 ‘拔地入雲’ 計劃 (www.frogbear.org)、龍門石窟研究院協辦。在本次研討會上,來自東亞、歐洲及北美等地擁有不同學科背景的學者相聚於牛津大學,從宗教學、語言學、考古學、歷史學等諸多角度發表其對不同佛教石刻材料的研讀和理解。本卷收入12篇會議論文,涵蓋了不同文化傳統、不同時期以及不同地區的石刻材料。
一、佛教信仰與文化的傳播
二、石映諸派
三、宗教群體構建
四、政教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