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兩用中: 東西方文明碰撞中的佛教中國化與國際化

照片由 touchblank0 拍攝.

 

執兩用中: 東西方文明碰撞中的佛教中國化與國際化

2023年8月9-12日

香港

 

誠邀參加國際研討會「執兩用中:東西方文明碰撞中的佛教中國化與國際化」!本次研討會承香港旭日慈善基金會發起與贊助,並得到旭日國際佛學網絡(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lang=zh-hant)諸夥伴大學齊力協辦。此次研討會將於2022年8月9日至12日於香港大學舉行。

從人類走出非洲之後,東西方文明就各自發展,並且差異明顯、各有千秋。但在古代,東西方間也曾有過相當密切的交往。像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就將希臘的雕塑藝術帶到了東方,整個佛教早期的雕塑與美術,就是受希臘文化影響的產物。犍陀羅地區的雕像,很明顯就是希臘的風格。在漢代的西安,也有大量來自羅馬的錢幣。到了唐代,基督教也開始在中國傳播開來。從全球史的角度來看,佛教自公元一世紀左右傳入中國內地之時,正值東亞文明經歷一個大交換時期,佛教進入中國也是跨文明傳播的一個顯著例證。

然而,東西方文明之間自古以來也曾有過極其劇烈的碰撞,這是由於東西方之間的政治體制、經濟運營模式、語言與文化特點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不少學界都將文明間衝突絕對化,比如亨廷頓在其“文明衝突論”中就認為,方今世界的主要矛盾不是國家間的意識形態差異,而是文明間的衝突。地球上文明間根深蒂固的文化差異,是衝突的根源並且完全無法消除。這其中又以西方文明這個現代世界的主導文明與其他文明間的衝突最為顯著,其原因還是在於價值觀和文化上的不同,並且必然會引發激烈的文明衝突。這種觀點有很大的侷限,有將人類各大文明間的衝突絕對化與宿命化的趨勢,從而將文明的衝突固化成一個“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實際上,歷史研究已經揭示,在人類歷史上,文明間的衝突遠非常態;文明間的互鑒與融合同樣也是人類發展史上一個決定性的變量。

在此事關全球命運的轉折期,從印度傳到中國、並經過漫長中國化過程的漢傳佛教的發展,就可能對於研究東西方跨文明間的衝突與互鑑具有參考意義。漢傳佛教經過了漫長的適應與交融期,至公元七世紀以後纔逐漸形成了具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漢傳佛教傳統。並且,漢傳佛教還就此向周邊整個東亞與部分東南亞國家輻射開來,成就了與漢字文化圈相呼應的漢傳佛教文化圈,它也就成為了亞洲文明遺產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歷史來看,佛教的在地化過程可以從思想、信仰與制度等數個層面來加以分析。佛教自傳入中土以來,從印度起源的以緣起論、四聖諦、中道觀以及戒、定、慧三學為核心的佛教基本教義就並未發生多少變化。然而,對於經典的論釋則可能會有天差地別的不同。除了早期的以本土概念來匹配印度佛教名相的“格義”之學外,即使是在對印度佛教教義思想深入瞭解之後,也依然無法阻擋中國義學僧人將印度佛教思想概念逐步納入中土思想體系之內的巨大內在驅動力。這其中中國本土思想之中的儒學與老莊之學都以某種方式滲透到了漢傳佛教之中。中土義學高僧往往身兼多重文化身份,這樣中印兩大文明就在這種長時間的歷史碰撞之中,慢慢融合並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傳佛教教義。除此之外,即使是對於佛教經典,除了從東漢末開始的長達一千餘年的漫長譯經過程之外,中土的佛教徒不但參與譯經、解經,同時也會參與到佛經與其他佛教文獻的撰述之中。與藏傳佛教的甘珠爾與丹珠爾之中主要皆為譯經不同,漢傳佛教大藏經之中則有著巨大比例的中土撰述。因此漫長的中國佛教文獻集成史,其實也是一個印度佛教中國化的同步過程。

就信仰層面而言,中國佛教也體現了長期中國化的深遠影響。在民間,佛教徒自然不樂於訴諸各種高深的教義教理,而會乞靈於各種方術神聖,因此中土的黃老神仙之術與靈魂不死、鬼神崇拜等就會以某種方式與佛教交融,並在社會底層發生各種奇妙的演變。與此同時,中國佛教信仰之中佛、菩薩崇拜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其中又以三世諸佛與四大菩薩的崇信等最為重要。尤其是自唐代之後,菩薩信仰不但逐漸獲得了各種佛教思想理論與宗派組織上的依託,而且與山嶽信仰合流,形成了中國的四大佛教名山系統。不但中國自己的佛教徒趨之若鶩,而且吸引了大量來自東亞、東南亞甚至南亞佛教母國的信徒朝聖。在這種轉變過程之中,我們可以發現世界佛教的重心已然由印度轉移到了中國。

就制度層面,佛教也經歷了一個本土化的適應過程。中國本土宗教之中本來並不存在印度佛教的居住於僧院之中的出家專職教士制度。大約在劉宋時期,隨著廣律的相繼引介翻譯,印度的佛教制度就漸次在中土獲得了移植。但同時,雙方之間因為社會環境以及宗教世俗力量對比的差異就導致了無數大大小小的長期制度性衝突。比如無論是踞食與坐食、用筷與用手摶食、跪拜君親與否,乃至與僧人刷牙、洗手、如廁等日常行儀相關的繁瑣程式,都會產生出一系列問題,而這些就是中印兩國懸殊環境差異的反映。然而,雖然有過不斷的論諍與反復,但本土化的趨勢隨著時間必然佔據上風,直至禪宗甚至出現“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農禪傳統,而這也與原始佛教的耕作戒就有了巨大的分野。但無論如何,歷史告訴我們,佛教的中土化、中國化都是無法阻擋的歷史進程。

時至今日,要研究佛教“本土全球化”(Glocalization)的歷史,不僅具有學術的意義,同時也有助於吸取歷史的經驗與教訓,在當今全球化受到逆轉,東西方文明衝突風險加劇之時,嚴肅地討論並面對這一全球化進程之中的重要文化事件。因此,本會研究的課題包括但並不限於以下幾種:

  • 佛教中國化與漢傳佛教思想研究;
  • 佛教中國化與佛教名山信仰研究;
  • 佛教中國化與菩薩信仰研究;
  • 佛教中國化與佛教制度、佛教制度史研究;
  • 佛教中國化與佛教宗派的形成研究;
  • 全球史視野之下的佛教中國化問題討論;
  • 中古時期的佛教中國化研究;
  • 近世佛教的中國化研究;
  • 現代與當代佛教中國化研究;
  • 佛教中國化與重要佛教歷史人物研究;
  • 佛教中國化與周邊國家、地區研究。

本次研討會組委會歡迎任何相關主題研究之投稿。與會之相關費用,包括研討會期間食宿費用,將由研討會組織方承擔。研討會組織方也將視資金之寬裕度,為有需要之與會成員提供部分旅費津貼。有把握在2023年7月中旬前完成論文初稿,並在2023年11月中旬前完成論文定稿的學者,請於4月15日前將提案和簡歷電郵至:frogbear.project@ub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