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两用中: 东西方文明碰撞中的佛教中国化与国际化

照片由 touchblank0 拍攝.

 

执两用中: 东西方文明碰撞中的佛教中国化与国际化

2023年8月9-12日

香港

 

诚邀参加国际研讨会「执两用中:东西方文明碰撞中的佛教中国化与国际化」!本次研讨会承香港旭日慈善基金会发起与赞助,并得到旭日国际佛学网络(https://glorisunglobalnetwork.org/?lang=zh-hant)诸伙伴大学齐力协办。此次研讨会将于2022年8月9日至12日于香港大学举行。

从人类走出非洲之后,东西方文明就各自发展,并且差异明显、各有千秋。但在古代,东西方间也曾有过相当密切的交往。像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就将希腊的雕塑艺术带到了东方,整个佛教早期的雕塑与美术,就是受希腊文化影响的产物。犍陀罗地区的雕像,很明显就是希腊的风格。在汉代的西安,也有大量来自罗马的钱币。到了唐代,基督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开来。从全球史的角度来看,佛教自公元一世纪左右传入中国内地之时,正值东亚文明经历一个大交换时期,佛教进入中国也是跨文明传播的一个显著例证。

然而,东西方文明之间自古以来也曾有过极其剧烈的碰撞,这是由于东西方之间的政治体制、经济运营模式、语言与文化特点都有很大的不同。但不少学界都将文明间冲突绝对化,比如亨廷顿在其“文明冲突论”中就认为,方今世界的主要矛盾不是国家间的意识形态差异,而是文明间的冲突。地球上文明间根深蒂固的文化差异,是冲突的根源并且完全无法消除。这其中又以西方文明这个现代世界的主导文明与其他文明间的冲突最为显著,其原因还是在于价值观和文化上的不同,并且必然会引发激烈的文明冲突。这种观点有很大的局限,有将人类各大文明间的冲突绝对化与宿命化的趋势,从而将文明的冲突固化成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实际上,历史研究已经揭示,在人类历史上,文明间的冲突远非常态;文明间的互鉴与融合同样也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决定性的变量。

在此事关全球命运的转折期,从印度传到中国、并经过漫长中国化过程的汉传佛教的发展,就可能对于研究东西方跨文明间的冲突与互鉴具有参考意义。汉传佛教经过了漫长的适应与交融期,至公元七世纪以后才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汉传佛教传统。并且,汉传佛教还就此向周边整个东亚与部分东南亚国家辐射开来,成就了与汉字文化圈相呼应的汉传佛教文化圈,它也就成为了亚洲文明遗产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历史来看,佛教的在地化过程可以从思想、信仰与制度等数个层面来加以分析。佛教自传入中土以来,从印度起源的以缘起论、四圣谛、中道观以及戒、定、慧三学为核心的佛教基本教义就并未发生多少变化。然而,对于经典的论释则可能会有天差地别的不同。除了早期的以本土概念来匹配印度佛教名相的“格义”之学外,即使是在对印度佛教教义思想深入了解之后,也依然无法阻挡中国义学僧人将印度佛教思想概念逐步纳入中土思想体系之内的巨大内在驱动力。这其中中国本土思想之中的儒学与老庄之学都以某种方式渗透到了汉传佛教之中。中土义学高僧往往身兼多重文化身份,这样中印两大文明就在这种长时间的历史碰撞之中,慢慢融合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汉传佛教教义。除此之外,即使是对于佛教经典,除了从东汉末开始的长达一千余年的漫长译经过程之外,中土的佛教徒不但参与译经、解经,同时也会参与到佛经与其他佛教文献的撰述之中。与藏传佛教的甘珠尔与丹珠尔之中主要皆为译经不同,汉传佛教大藏经之中则有着巨大比例的中土撰述。因此漫长的中国佛教文献集成史,其实也是一个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同步过程。

就信仰层面而言,中国佛教也体现了长期中国化的深远影响。在民间,佛教徒自然不乐于诉诸各种高深的教义教理,而会乞灵于各种方术神圣,因此中土的黄老神仙之术与灵魂不死、鬼神崇拜等就会以某种方式与佛教交融,并在社会底层发生各种奇妙的演变。与此同时,中国佛教信仰之中佛、菩萨崇拜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其中又以三世诸佛与四大菩萨的崇信等最为重要。尤其是自唐代之后,菩萨信仰不但逐渐获得了各种佛教思想理论与宗派组织上的依托,而且与山岳信仰合流,形成了中国的四大佛教名山系统。不但中国自己的佛教徒趋之若鹜,而且吸引了大量来自东亚、东南亚甚至南亚佛教母国的信徒朝圣。在这种转变过程之中,我们可以发现世界佛教的重心已然由印度转移到了中国。

就制度层面,佛教也经历了一个本土化的适应过程。中国本土宗教之中本来并不存在印度佛教的居住于僧院之中的出家专职教士制度。大约在刘宋时期,随着广律的相继引介翻译,印度的佛教制度就渐次在中土获得了移植。但同时,双方之间因为社会环境以及宗教世俗力量对比的差异就导致了无数大大小小的长期制度性冲突。比如无论是踞食与坐食、用筷与用手抟食、跪拜君亲与否,乃至与僧人刷牙、洗手、如厕等日常行仪相关的繁琐程式,都会产生出一系列问题,而这些就是中印两国悬殊环境差异的反映。然而,虽然有过不断的论诤与反复,但本土化的趋势随着时间必然占据上风,直至禅宗甚至出现“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传统,而这也与原始佛教的耕作戒就有了巨大的分野。但无论如何,历史告诉我们,佛教的中土化、中国化都是无法阻挡的历史进程。

时至今日,要研究佛教“本土全球化”(Glocalization)的历史,不仅具有学术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在当今全球化受到逆转,东西方文明冲突风险加剧之时,严肃地讨论并面对这一全球化进程之中的重要文化事件。因此,本会研究的课题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几种:

  • 佛教中国化与汉传佛教思想研究;
  • 佛教中国化与佛教名山信仰研究;
  • 佛教中国化与菩萨信仰研究;
  • 佛教中国化与佛教制度、佛教制度史研究;
  • 佛教中国化与佛教宗派的形成研究;
  • 全球史视野之下的佛教中国化问题讨论;
  • 中古时期的佛教中国化研究;
  • 近世佛教的中国化研究;
  • 现代与当代佛教中国化研究;
  • 佛教中国化与重要佛教历史人物研究;
  • 佛教中国化与周边国家、地区研究。

本次研讨会组委会欢迎任何相关主题研究之投稿。与会之相关费用,包括研讨会期间食宿费用,将由研讨会组织方承担。研讨会组织方也将视资金之宽裕度,为有需要之与会成员提供部分旅费津贴。有把握在2023年7月中旬前完成论文初稿,并在2023年11月中旬前完成论文定稿的学者,请于4月15日前将提案和简历电邮至:frogbear.project@ubc.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