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征稿
繼中古中國人文會議在哈佛大學(2014)與萊頓大學(2017)成功舉辦之後,我們很高興地宣佈,耶魯大學將於 2023 年 6 月 22 日至 25 日舉辦第三次會議。
我們歡迎來自各個人文學科(特別是歷史、文學、藝術史和宗教研究)所有與 220-1600 年間中國有關的投稿。由於會議的主題是「深陷中間」,我們希望投稿論文能夠跨越單一朝代的局限,以更廣闊的視角重新審視歷史分期。
論文的寫作語言可以是英文中文(所有論文都需提供中英文摘要),目標長度英文10,000字以內,中文6000字以內。我們強烈建議與會者展示正在進行中的可以激發討論的研究。會議的工作語言為英文和中文,我們鼓勵與會者使用任何他們喜歡的語言。我們不會給所有的報告提供翻譯,但如有必要,口譯員會在場對討論進行總結。
我們歡迎以小組(分論壇)形式提交論文。根據報名情況,我們可能會合併或拆分一些分論壇。
論文計劃提交的截止日期為 2022 年 12 月 1 日。博士生和已獲博士學位的學者需提交的資料有所不同。(目前暫不接受碩士研究生及碩士學位持有者的論文計劃。)
1. 博士生需就報告論文填寫一份簡短的問卷;博士生導師也必須提交一份簡短的表格。希望申請會議補助的博士生須在 2023 年 3 月 15 日之前提交論文的完整版本。提醒:論文的目標長度是 10,000 字/6000 字。
2. 已獲博士學位的學者需填寫此報名表,並提供不超過500字/300字的摘要。我們希望您能直接回答一些我們同樣會問博士生的問題(例如,您主要的史料來源是什麼?關於您的研究主題有什麼重要的前人研究?您的論文會對中古中國研究領域產生什麼貢獻?)。
如果您想申請會議補助,最終提交論文的截止日期是 2023 年 3 月 15 日。如果不需要會議補助,論文提交的截止日期是 2023 年 5 月 15 日。(我們不會給任何錯過 3 月 15 日截止日期的人提供補助。)
請在註冊表上註明您是否申請補助。每個人都有資格申請補助,但我們會優先考慮博士生。由於我們的資金有限,我們預計最高旅行補助為 1000 美元。
為方便與會者制定旅行計劃以及申請所屬研究機構內部的資金,我們將在 2 月中旬通知論文和會議補助申請的結果。我們建議您現在就[敬請期待]。如果預算緊張,可以考慮通過 Airbnb 預訂住宿。
我們的會議可能會為不想發表論文的學者提供旁聽席。若您有興趣參與,請來信告知。如果場地允許,我們會在 2023 年 5 月 15 日之前通知您結果。
[希望在會議前後自費在紐約市進行一兩天觀光的學者;我們已在 Omni Berkshire Hotel 安排了特別折扣]。關與如何從肯尼迪機場或紐約市前往紐黑文,請單擊[敬請期待]。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請寫信至third_china_humanities_conference@yale.edu(點擊鏈接發送電子郵件)
深陷中間?
第三屆中古中國人文會議(220-1600年)
歐美學者普遍認為 ,中國的古代史終結于公元220年,當統治中國長達400多年的漢朝滅亡之時;中國的近代史則開始于1600年,當明朝衰落、滿清崛起之時。然而,我們能將220年和1600之間的多個世紀當做中古史一個時段來處理嗎?生活在這些世紀中的人們經歷了相似的人生嗎?思考一個傳統中國有意義嗎?
近100年前,日本學者內藤湖南最先提出了影響學界至今的“唐宋變革論”,認為唐宋之間經歷了從中世紀到前近代社會的深刻轉型。其間的變化是如此重大,以至於一些學者甚至以“商業革命”來描述之。在這個變革期,中國經歷了唐(618-907)與宋(960-1276)兩個主要的王朝。之後,蒙古入侵并建立元朝,統治中國長達一個多世紀。在這個中古時代,中國誕生了最偉大的一批詩人、思想家和科學家 。 佛教徒獲得了上自皇帝下自農夫的廣泛社會支持,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家們同樣取得了重要突破,影響了各家宗教的發展歷史。然而,最新的研究顯示,唐宋變革論的解釋模式並非如我們曾經所想的那樣有說服力。儘管少數學者仍然關注長時段的變遷,大部分的研究者已將精力集中到更短的歷史時期。
與其重要性不匹配的是,中國史的中古時段在歐美的亞洲研究學術會議上很少受到關注,一般只有少數的幾個論壇。而中國的學術會議則往往以特定的朝代為中心,很少將整個時段的時空作為討論的重點。基於此現狀,歐美、中國和日本的學者們于2014相聚哈佛大學,召開了第一屆中古中國人文會議,并于2017年在荷蘭的萊頓大學舉行了第二屆會議。學者們一致認同該會議的成果,以及繼續舉辦的必要性。
第三屆中古中國人文會議將於2023年六月22-25日在耶魯大學舉行。中古中國的學者們將有機會在紐黑文齊聚一堂,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和思想觀點。這次會議也將給與會者機會思考,我們應該如何有意義地給220-1600年這個超長時段進行斷代。我們歡迎博士生提交具備一定學術水準的論文,并理解他們的論文未必都會直接涉及到斷代的問題。但我們希望更為資深的學者們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與研究其他朝代和領域的學者進行深入的交流,并認真思考有關我們領域的種種界定,以及這些界定如何影響我們提出問題的方式。
會議籌備委員會
Luke BENDER(盧本德), 耶魯大學
鄧小南, 北京大學
Eric GREENE(葛利尹), 耶魯大學
Valerie HANSEN(韓森), 耶魯大學
許雅惠, 國立臺灣大學
李怡文, 香港城市大學
Richard SOSA(宋宇德), 耶魯大學
王錦萍,新加坡國立大學
Sponsored by th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the Glorisun Global Network for Buddhist Studies, and the Edward J. and Dorothy Clarke Kempf F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