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 論唐代石碑和墓碑的物質性及材料性

 

 

 

 

The Glorisun Global Network for Buddhist Studies @ UBC, with the administrative support from the UBC SSHRC partnership grant project FROGBEAR (From the Ground Up: Buddhism & East Asian Buddhism), proudly presents a lecture by Rui Shi (Peking University)

演講者:史睿(北京大學)

When: Tue, Sep 25, 2018, 4:30 pm
Venue: 100 Jones, Princeton University

Abstract: 

這次演講的主題立足於思想史的視野與方法,對太虛在1920年代的世界佛教運動及其文明論述進行詳密的討論與分析。演講包括三個方面內容。首先,把太虛的東西文明論放置在1920年代中國思想界有關東西文明與文化論爭這一脈絡中來加以審查,以深入理解太虛相關論述的思想史處境。其次,詳細討論太虛歐美布教中的文明論論述,特別說明他是如何“格義”佛教與西方的科學、哲學而另立新說。最後,對太虛佛教世界化的文明論述進行評論,闡析其論述背後復雜的思想面向,特別是他的文明論述中所隱含的東方主義及其民族主義觀念。

唐代碑志的物质性與文本性(講座內容簡介)

唐代碑誌的研究是一門綜合性的研究工作,需要跨石刻學、考古學、文獻學、歷史學等諸多領域,尤以是石刻文物和文本之間的關係非常重要,而實際研究中,物質性與文本性又是互相交錯,需要研究者將兩方面結合起來,不能偏廢。痛感於當下石刻研究者往往囿於專業領域,不能融會貫通,往往缺乏必要的基礎和正確的方法。面對石刻文物,我們各自的專業背景既可能是提出問題、有所發明的利器,也能是遮蔽我們學術視野的障礙,這需要我們時刻自警。本講從碑誌製作、流傳、解讀三個環節上發掘物質性與文本如何交錯,對於這種關係的關注,既是我們展開研究的基礎,又是實現研究突破的契機,不可不加以重視。唐代碑誌的製作過程融合了文本創作和石刻雕造,我們應當注意圍繞這個過程的碑誌文本生產和周邊文本群生產,石刻雕造的呈現策略和結果與文本的文化性格、文化位階的關係,碑誌製作的工藝過程及其變遷,碑刻的決策者、碑誌主人及其家族成員、撰寫者、書寫者、摹寫者、鐫刻者、觀者、摹拓傳寫者形成相關人群,他們的角色、作用及相互關聯不可忽視。一旦完成的碑誌,其景觀與環境合二爲一,甚至形成地標,其興廢本身構成重要的歷史要素,如何復原刻石已經不存的碑誌及其文本原貌,是應當掌握基本方法,也是衡量研究工作成果的重要標準。另外,相同文本在不同石刻形態之間的轉化和變異尚未因其研究者的重視。著錄、跋尾、抄寫、摹拓、照相、三維掃描等各種不同的石刻文本記錄、複製的工藝過程——包含歷時性和共識性的差異——會嚴重影響文本信息的獲取,如果不能了解這些工藝方法的利弊,從事碑誌研究必然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對於碑誌的解讀,除了石刻文物本身,地理環境、人文景觀、歷史記錄、碑誌群落、拓本流傳、版本差異也應重視,石刻本身和文獻記錄必須互相釋證,不同出土文獻類別之間的跨領域相關性也會有新的發現。總之,新的碑誌研究範式必將拓展我們的眼界與認知,帶來更多的成果。

Click here to see the original even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