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佛教賢哲、譯者與類書家的文本與圖像之知識之林 – 葉山谷報告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the main conference page.

Click here to return to Student Reports page.

 

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之学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筱原亨一先生 (Koichi Shinohara,1941-) 伞寿庆贺会

英文原作者:叶山谷 (Nate Lovdahl,耶鲁大学)

中文译者:赵燕飞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2021年10月14日至16日,由旭日全球佛学网络主办,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拔地入云:佛教与东亚宗教研究计划”、美国耶鲁大学和中国浙江大学联合承办的“佛教贤哲、译家与类书家的文本与图像之学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筱原亨一先生 (Koichi Shinohara,1941- ) 伞寿庆贺会”成功举办。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本次研讨会于线上进行,但学者与会热情未减。本次国际会议历时三天,共计九个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四十余位学者参会研讨,会议气氛热烈,学术成果颇丰。

如果说佛学研究如茫茫林海,纷然杂陈,筱原亨一教授无疑是位在林间巧妙穿梭,“技艺”高超的汲引者。在五十余载的学术和执教生涯中,筱原亨一教授以其累累的学术成果启迪了佛教研究乃至更广义的亚州研究、宗教研究领域的学界同仁,更以其师者的担当与情怀培育了无数莘莘学子。通过阅读先生的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其博学而不失严谨的治学风格;近观先生的为人处事,或与其亲友、学生或同事的几语交谈,我们便可察知先生深厚的仁者之心。毋庸置疑,先生的学品与人品在很多人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由此,本次研讨会的举办以庆贺筱原亨一先生八十伞寿为契机,得到了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地学者的回应与祝福,当属情理与意料之中。

 

筱原亨一教授

 

本次会议以研讨的方式进行,每日进行三场部会,每场会议先由部会主持人进行简短地总结,然后请评议人点评与会学者提交的论文,每位学者可就评议人的评论进行回应。由于时间紧张、议程较密及网络空间的限制,本次会议未设置学者陈述论文环节,评议人需提前熟悉与会者提交的论文或讲演视频,在会议当日直接参与研讨。这样的会议安排虽然带来了一些不便,但最大程度地促进了学者间具体深入的交流。总的说来,本次会议成果颇丰,作为会议记录者,笔者将主要记录旁听会议时的切身感受及与会学者间精彩的思维碰撞。

10月14日,研讨会正式开幕。会议的主办方代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陈金华、美国耶鲁大学葛利尹 (Eric M. Greene) 和韩森 (Valerie Hansen)、浙江大学孙英刚致辞。为庆祝筱原亨一先生八十伞寿,主办方播放了一则精心准备的祝福视频,几十位曾与筱原亨一教授共事或追随先生学习的学界友人表达了真挚的祝福,学界友人们或回忆往昔,或作诗祝寿,画面温馨感人。随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荣休教授萧本 (Gregory Schopen) 发表了 “早期及中世纪印度的行像与供养” 为主题的主旨演讲。

 

陈金华教授 (上左)、葛利尹 (Eric M. Greene) 教授 (上右)、韩森 (Valerie Hansen) 教授 (下左)、孙英刚教授 (下右)

 

萧本教授首先回溯了早期及中世纪印度佛教行像的历史,“行像”指古印度佛教僧尼抬运佛陀造像巡游的仪式。他指出,梳理中国中古时期的相关文献如法显 (337-442?) 及玄奘 (602?-664) 等人的记录,可增进读者对这一古印度佛教仪式的理解。他还援引了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中的律典文献,旨在说明印度佛教行像的悠久历史。此外,通过分析寺院僧团的戒律规约,萧本认为,古印度佛教僧尼在重要节日时抬佛巡游的的重要目的在于为寺院筹措经费。厘清了上述一些史实性问题后,作者进一步指出,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就这一佛教仪式的理解出现了视角的转换迁移。比如,据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中的文献,这一仪式主要与筹措经费相关,而在法显和玄奘这样的他者视角看来,这样的仪式不过是古印度宗教生活隆重仪式的缩影。

 

萧本 (Gregory Schopen) 教授

 

第二场部会以“石窟营造”为主题,清华大学圣凯教授为部会主持人,美国哈佛大学罗柏松 (James Robson) 教授、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衣丽都教授联合评议。罗柏松教授依次点评了哈佛大学汪悦进、衣丽都及浙江大学张利明提交的论文。随后衣丽都教授就北京大学韦正、西北工业大学石建刚提交的论文进行了评议。两位评议人均肯定了几位学者的论文所探讨的石窟营造这一议题的重要意义。学者讨论的兴趣焦点主要集中于艺术史领域,特别是佛教石窟艺术中文本与图像间复杂的交互作用。例如,学者如何处理文本叙事与艺术表征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研究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上,学者是否表现出某种偏好?较之文本材料,图像可为佛教研究者,特别是在其整合多元叙事方面,提供哪些便利或优势?通过对这些多元叙事的整合重组,可为我们思考佛教思想内部不同叙事传统间的交融互动带来哪些启示?

 

圣凯教授 (上左)、罗柏松 (James Robson) 教授 (上右)、衣丽都教授 (中左)、汪悦进教授 (中右)、韦正教授 (下左)、张利明先生 (下右)

 

第三场部会以“密教”为主题,美国密歇根大学本博泽 (Ben Brose) 教授主持研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夏富 (Robert Sharf) 教授进行评议。夏富教授依次点评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王锦萍、亚利桑那大学魏雅博 (Albert Welter)、萨斯喀彻温大学纪强 (George Keyworth)、普林斯顿大学石媫姬 (Jacqueline Stone) 提交的论文。他提出了系列颇具启发的问题,例如,我们如何辨别墓碑仅用于纪念缅怀还是亦有其他宗教性的用途?应如何理解特定类型的密教文本与日本佛教宗派形成的关系?如何可能实现开悟在转世生命间的延续?此外,夏富教授的点评还涉及了更广层面的定义问题,如:当代学者如何对历史进行多样化的定义,以及这种解读有何价值。几位学者就这一问题的探讨主要聚焦于 “密” 与 “教” 这两个近在眼前又颇为棘手的概念。例如,应如何判定某类现象具有特定的宗教目的,还是仅将其视为群体现象的表征?相较于广义上的大乘佛教,何为密乘的显著特征?那么,通过思考这些更广层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获得哪些收获?

 

本博泽 (Benjamin Brose) 教授 (上左)、夏復 (Robert Sharf) 教授 (上右)、王锦萍教授 (中左)、魏雅博 (Albert Welter) 教授 (中右)、
纪强 (George Keyworth) 教授 (下左)、石媫姬 (Jacqueline Stone) 教授 (下右)

 

会议第二日以 “信仰交汇” 为主题的第四部会拉开序幕。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金延美 (Youn-mi Kim) 教授主持会议,加拿大蒙特爱立森大学安素桑 (Susan Andrews) 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志远联合评议。安素桑首先点评了罗柏松提交的论文,随后陈志远依次点评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梅可 (Michael Nylan)、韩涛 (Thomas Hahn)、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陈怀宇以及浙江大学孙英刚提交的论文。鉴于本部会有多篇待评议的论文且讨论者较多,学者们讨论的话题十分丰富,不过在这些繁复议题的背后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即信仰间的 “交汇” 问题。与会者探讨了信仰交汇的起源与影响以及学者应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 “交汇” 不仅聚焦于特定的宗教传统,还囊括了更广义层面的文化间的互动,和影响社会内部人民宗教生活的经济与宗教因素间的互动,乃至不同学科间的相互影响等。

 

金延美 (Youn-mi Kim) 教授 (上左)、安素桑 (Susan Andrews) 教授 (上中)、陈志远教授 (上右)、戴梅可 (Michael Nylan) 教授与韩涛 (Thomas Hahn) 教授 (中左)、
刘屹教授 (中中)、罗柏松 (James Robson) 教授 (中右)、陈怀宇教授 (下左)、孙英刚教授 (下右)

 

第五部会的主题为 “文本、刊刻与地图”,会议主持人为耶鲁大学葛利尹 (Eric Greene) 教授,南京大学童岭教授进行评议。童岭教授依次评议了韩国东国大学郭磊、上海师范大学伍小劼、山东大学胡孝忠、加拿大蒙特爱立森大学安素桑及圣母大学徐恩熙 (Alexander Hsu) 提交的论文。本部会的与会者和后来加入讨论的戴梅可教授共同探讨了文本间的关系及文本真伪的问题。通过审视文本间的关联,与会者探讨了现存的佛教刊本如何影响文献的生成,人们如何通过地图等形式的文本实现区域间的知识迁移,以及佛教文献与宫廷文献的体裁规约问题。在就文本间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后,学者们讨论的重点自然过渡到了文本或历史真伪性的问题。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在进行文本的刊刻复制时,谁最终判定了文本的真伪,以及我们今天应如何处理文本与历史真伪性的问题。戴梅可教授就处理文本真伪的问题时特别强调,鉴于当下社会虚假信息的日益泛滥,辨别信息的真伪十分重要。

 

葛利尹 (Eric Greene) 教授 (上左)、童岭教授 (上右)、郭磊教授 (中左)、伍小劼教授 (中右)、胡孝忠教授 (下左)、安素桑 (Susan Andrews) 教授 (下中)、徐恩熙 (Alexander Hsu) 教授 (下右)

 

会议次日最后一场部会的主题为 “跨域传播”,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殷守甫教授主持,英国卡迪夫大学宁梵夫 (Max Deeg) 教授及北京大学范晶晶教授进行评议。两位评议人分别点评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伯特·布朗 (Robert Brown)、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贝剑铭 (James Benn)、香港中文大学金玟求 (Minku Kim)、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陈金华及河南大学李巍提交的论文。与会者的讨论紧扣跨文化交际的主题,就 “他者” 叙事的角度与修辞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这与萧本教授的主旨发言遥相呼应。例如,研究者是否可通过查阅玄奘的游记以了解印度的宗教生活或佛教艺术,尽管这些问题似乎玄奘本人并不感兴趣。同时,这样的 “他者” 视角可为印度内部产生的叙述带来哪些增益或困惑?此外,与会学者还着重探讨了中国佛教徒如何使用有关域外风物人情的记录以实现自我的叙述意图。例如,印度佛教文献中的异端人物常被用作批判非佛外道的代名词,这一策略规避了触碰唐朝社会任何敏感神经的风险,再比如,“来自异域的宗教物品神奇地出现于中国” 这样的表述也为那些物品赋予了佛教意义上的合法性。除了上述叙述上 “掩人耳目” 的意图,学者们一致认为,对中国佛教徒而言,这些来自异域的风物人情的有用之处正是源于其 “异质性”。

 

殷守甫教授 (上左)、宁梵夫 (Max Deeg) 教授 (上中)、范晶晶教授 (上右)、罗伯特·布朗 (Robert Brown) 教授 (中左)、
贝剑铭 (James Benn) 教授 (中中)、金玟求 (Minku Kim) 教授 (中右)、陈金华教授 (下左)、李巍教授 (下右)

 

本次研讨会最后一日以 “圣传” 为主题的第七部会为序幕。该部会由孙英刚教授主持,评议人陈怀宇教授分别点评了英国卡迪夫大学宁梵夫、北京大学范晶晶、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刘学军、美国密歇根大学陈朗及浙江大学冯国栋提交的论文。在本场次的讨论中,学者们未局限于讨论传统的几部或系列传记,而是旨在从更广的层面探讨圣传如何作用于传记的创作者、读者乃至学者群体。很多包括筱原亨一教授在内的学者探讨了圣传这一修辞体裁的作用,本次参会的学者也就这一议题进行了不少讨论。颇为有趣的是,学者们又进而讨论了如何通过这类传记,即通过将其置于大的历史背景中,探究更为广阔的传记主人公或传记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历史问题。

 

孙英刚教授 (上左)、陈怀宇教授 (上右)、宁梵夫 (Max Deeg) 教授 (中左)、范晶晶教授 (中右)、刘学军教授 (下左)、陈朗教授 (下中)、冯国栋教授 (下右)

 

会议的第八部会围绕 “道宣之世界:真实与想象” 的主题展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艾丽克丝·卡洛安尼德斯 (Alex Kaloyanides) 教授主持,萨斯喀彻温大学纪强教授评议。纪强依次点评了南京大学童岭、新加坡国立大学何培斌、中国社科院陈志远、牛津大学蓝山 (Nelson Landry) 提交的论文。任何一位熟悉道宣 (596–667) 的学人想必了解道宣著述之丰与他所努力构建的佛教感通世界。不过,笔者惊讶地发现,与会学者的四篇论文似乎没有太多共同点。尽管如此,道宣笔下的宏大多元始终是贯穿会议的一个主题。几位学者还探讨了道宣的权威问题,以及后来的佛教徒如何通过引用道宣著述或对其人身依附的方式来增强其教法的权威。同时,鉴于本次国际会议的缘起及筱原亨一教授对道宣研究之精深,我们未尝不可以说,筱原亨一先生在道宣研究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本身就是一位 “道宣式” 的人物。

 

Alexandra Kaloyanides 教授 (上左)、纪强 (George Keyworth) 教授 (上右)、童岭教授 (中左)、
何培斌教授 (中右)、陈志远教授 (下左)、蓝山 (Nelson Landry) 先生 (下右)

 

随着第九场部会的进行,本次会议逐渐进入尾声。这一部会的主题与研讨会首日第三部会的 “密教” 主题相同,由首都师范大学郝春文教授主持,哈佛大学汪悦进教授评议。汪教授首先点评了由大足石刻研究院未小妹与姚淇琳合作撰写的一篇论文,随后点评了韩国梨花女子大学金延美、荷兰莱顿大学约瑟夫·埃卡 (Joseph P. Elacqua) 的论文。这一部会中,几位学者同样探讨了上述其他部会涉及的一些关键议题,特别是图像的传播与力量的问题,这里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密教中的符咒、曼荼罗、或特定经咒等 “技术” 问题。

 

郝春文教授 (上左)、汪悦进 (Eugene Wang) 教授 (上右)、未小妹研究员 (中左)、
金延美 (Youn-mi Kim) 教授 (中右)、埃拉卡 (Joseph P. Elacqua) 先生 (下)

 

笔者认为,本次研讨会还有几个亮点值得关注。一是本次会议全程为中英双语,与会学者可选择用英文或中文进行发言。鉴于筱原亨一教授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未见到其他语言特别是日文和韩文的论文发表似乎有些令人惊讶。不过,由于筱原亨一教授中英文著作的广泛影响及其与本次会议协办方浙江大学的深厚渊源,本次会议采用中文作为会议语言之一不失为合理的考量。同时,考虑到与会者广泛的地域分布,自然选用了英语这门学界通用语。本次国际研讨会的中英双语性还将体现于本次会议成果的 “结晶” 之中。据陈金华教授介绍,主办方将收集与会学者的论文,以纪念庆贺筱原亨一教授伞寿论文集的形式发表。此外,部分论文还将以中英双语,即原文并附中文或英文翻译的形式发表。这部即将面世的双语论文集必然值得期待。

作为撰写本次会议报告的最后一点反思,我想,与其说佛学研究如茫茫林海,莫若说它是丛学苑珠林,在这里,筱原亨一教授不仅是引路人,更是辛勤的培育者。他用真切的师者关怀培育着每一位追随他的年轻学子,助其开花结果。本次会议的与会者,特别是曾追随先生学习或受先生指导的年轻学人,对筱原亨一教授深怀感恩。无疑,正是得益于筱原亨一教授等前辈的辛勤培育,佛学研究这片珠林方能焕发今日多彩之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