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 第五卷‧第二期目录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五卷‧第二期(2022):95–137;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210_5(2).0004
(本文属于专刊《「佛教与本土社会」与「禅研究」》

PDF 全文下载

 

还原信仰者的声音:帝制中国晚期的能动性与异端

田海(Barend TER HAAR)
(德国) 汉堡大学(University of Hamburg)

摘要(Abstract):此文主要是考察帝制晚期新兴宗教和关系网,作者指出通过分析不同团体具体的地理分布,可以发现其在空间上并不重叠,这表明每个团体和关系网在各自的区域内满足了大致相同的社会宗教需求。作者还指出,这些宗教团体中信徒接触文本知识的方式与获得仪式权力的性质有区别。在宗教关系网中,文本主要是用来给高级宗教士赋予魅力。至于新兴宗教团体成员和宗教关系网参与者的实际社会教育背景,则很难确定。虽然作者认为,不同的团体和关系网间对文本的获取程度根本不同,但仍应重点考虑帝制后期的鸾书和劝善书。所有这些都是不同文化、社会宗教背景的人在当地做出的尝试,以期解决当时的基本宗教和社会政治问题。

关键词(Keywords):三教、异端、“大传统”、居士佛教

 

关于作者:田海(Barend J. ter Haar),曾问学于莱顿、沈阳、大阪与福冈等地。又曾杏坛休坐于莱顿、海德堡与牛津等三所学府,近乃转坛于汉堡大学。其著作宏富,最新著述有Practising Scripture(Honolulu: Hawai‘i UP, 2014)与Guan Yu: The Religious Afterlife of a Failed Hero(Oxford UP: Oxford, 2017)。田海目前所撰述者,包括一部关于暴力与宗教文化的小册子,以及一部猎巫与巫术迫害的鸿篇巨制,此二书之背景皆为中国古代社会。

关于译者:邓育渠,1981 年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2003 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09 年于暨南大学中印研究中心学习一年,2013 年前往缅甸国际上座部佛教大学(ITBMU) 访学一年。邓育渠长期致力于与佛教和心理学相关的图书翻译工作,目前翻译出版图书10 余本,翻译佛教学论文10 余篇。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