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研究院第113及114期「敦煌读书班」

敦煌研究院第113及114期「敦煌读书班」

日期:2024年5月27日(星期一)

时间:第113期 上午10:30-12:30

第114期 下午 2:30-6:00

地点:香港大学百周年校园赛马会教学楼3楼 CPD3.28

网上参加(无须登记):腾讯会议 698-813-665

登记现场参加:https://hkuems1.hku.hk/hkuems/ec_regform.aspx?guest=Y&UEID=94272

(现场参加必须事先登记。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免费参加,欢迎各界人士参与。)

主办单位: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

赞助:旭日慈善基金

学术支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多元民族文化与敦煌晚期石窟的分期断代研究”(项目编号:23AZS004)

语言:普通话

 

 

日程安排

敦煌研究院第113期「敦煌读书班」

时间:2024年5月27日(星期一)上午10:30-12:30

主持人:杨富学(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第一讲:东融西鉴:回鹘人的儒释道耶信仰

报告人:牛汝极博士(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

评议人:杨富学博士(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部长、研究员、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摘要:回鹘西迁后除了摩尼教信仰外,受当地中华文化环境影响逐渐传习儒学、道学,《论语》《道德经》等经典都被翻译为回鹘文,传承践行中华文化,尤其是佛教信仰曾盛极一时,形成了宏大的译场和译者群体,即使没有全部翻译汉文《大藏经》,至少经律论的大部分都翻译为回鹘文了。此外,部分回鹘人还崇信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基督教的东方教派,留下了千馀件叙利亚文基督教祈祷书、圣经和圣徒传记等文本。

关于报告人:牛汝极博士

牛汝极,新疆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授,获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哲学博士;任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民族学学科专家评议组成员;主要从事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专着《文化的绿洲:丝路语言与西域文明》《十字莲花:中国元代叙利亚文景教碑铭文献研究》(中法文版)《回鹘佛教文献》《维吾尔古文字与古文献导论》等6部获省部级优秀成果奖;在《法兰西亚洲学报》《中国社会科学》《国际汉学》等中外期刊用中英法文发表论文百馀篇;主持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路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10馀项;目前为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访问学人。

 

 

第二讲:解读《佛说阿弥陀经》中「白鹄」的身份及其在西方淨土经变中的图像

报告人:余秀玲博士(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评议人:行佳丽(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摘要:佛经中经常提到鸟类,有的出现于本生故事,或栖息于诸佛庄严淨土,最常见的是在弥陀淨土中宣流法音的妙音宝鸟。鸠摩罗什所译的《佛说阿弥陀经》提及弥陀淨土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鹄、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当中的「白鹄」在《佛说阿弥陀经》的注疏中往往被解读成「白鹤」,牠们在西方淨土经变中亦以白鹤的形象出现。以前对此解释十分模糊。到底经文的原意是鹄?还是鹤?鹄与鹤是互通,还是各有所指?本报告通过文献、艺术考古材料及鸟类学知识考查,认为以往将白鹄解释为白鹤,以及在西方淨土经变中使用后者的形象,或许是一种有意的选择,反映了鹤在道教文化中永生的象徵意义与佛教轮迴思想的重叠关係。

关于报告人:余秀玲博士

余秀玲(Wendy YU)在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取得佛教艺术博士学位。她的研究着重透过佛教艺术探索佛教与生命美学。Wendy也是一位观鸟爱好者和雀鸟画家,并担任香港观鸟会的执行委员。她对鸟类的热情延伸到了她的研究中,特别关注佛教艺术中的鸟类图像,通过尊重大自然,研究并弘扬鸟类图像之美,使得佛教更生活化。其学术之旅的一个显着亮点是她的博士论文,该论文结合考古、文献和鸟类学知识对西方淨土宝鸟进行创新及跨学科的研究。鸟儿在弥陀淨土宣流法音,Wendy愿扮演桥樑向世人分享牠们精彩的故事。

 

 


 

敦煌研究院第114期「敦煌读书班」

时间:2024年5月27日(星期一)下午14:30-18:00

主持人:广兴博士(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前总监)

 

第一讲:佛教多元文化的书写图像——以敦煌木板心经为例

报告人:崔中慧博士(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

评议人:祁晓庆博士(敦煌研究院敦煌学信息资料中心副研究员)

摘要:佛经传译与书写是佛教传入中国最重要的一个活动,从东汉西域僧人携带佛经入华译经,这种胡汉合作模式也促进佛教经典多元文化的特色。日本学者福井文雅曾关注一件敦煌木牌般若心经,由于是敦煌写本之外的较为特殊的书写材料,他形容其为“形状正好是乒乓球的球拍的木製品”,在书板下端有一个手把可供持握“。福井文雅对于经文的出处有详细的比较,另也对于木牌的用途提出了西藏起源说。本讲题以此木板书写心经为例,说明这种书板的传统可见于犍陀罗出土的佛传浮凋,源于描绘佛传故事里「太子学书」的场景。这一场景并不见于印度本土的佛传叙事,却于犍陀罗地区大量出现,似与犍陀罗地区的特殊文化背景有关。

关于报告人:崔中慧博士

崔中慧,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博士,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艺术史硕士。学术研究兴趣: 丝路佛教石窟艺术、敦煌佛教艺术与文化、敦煌与吐鲁番佛教写经书法研究。已出版中英文专书二本,学术研究论文三十馀篇。现任教于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东莲觉苑学人(佛教艺术及文化)。

 

 

 

第二讲:西藏错那扎西通美寺杜康大殿壁画相关问题研究

报告人:王小维博士(榆林学院艺术学院教师)

评议人:广兴博士(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前总监)

摘要:扎西通美寺位于西藏自治区错那市扎同乡扎同村,建于黑、白洛卓两河交汇处的芒嘎拉山坡之上,海拔3700米。寺院属藏传佛教竹巴噶举派,16世纪初期由三世竹钦活佛嘉木样·曲吉札巴(འཇམ་དབྱངས་ཆོས་ཀྱི་གྲགས་པ། 1478-1523)创建,16世纪中期,四世竹钦活佛白玛噶波(པདྨ་དཀར་པོ། 1527-1592)在此基础上扩建而成,五世竹钦活佛巴桑旺波(དཔག་བསམ་དབང་པོ། 1593-1651)时期对寺院壁画进行了重绘。寺院杜康大殿内现保存有勉唐派和钦孜派两种风格的壁画作品,在同期寺院壁画中极为罕见,对竹巴噶举的历史和西藏绘画史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十六罗汉壁画作为勉派作品的珍贵遗存,既是汉藏美术与文化交流的重要例证,更对于西藏本土罗汉绘画的谱系研究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佛传故事壁画是西藏现存钦孜派绘画寥寥可数的经典之一,其体量之大、保存状况之完整、绘画技艺之精湛皆令人震撼,对研究钦孜派绘画风格的嬗变和西藏绘画史的书写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本文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藏文文献的解读并结合图像学方法,拟对扎西通美寺杜康大殿壁画的绘製年代、壁画内容、绘画风格等方面进行初步研究。

关于报告人:王小维博士

王小维,甘肃庆阳人,博士,工艺美术师,榆林学院艺术学院教师。2013年硕士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勉唐派唐卡国家级传承人格桑次旦老师。2021年博士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学院,师从藏族美术史专家、藏族矿、植物颜料国家级传承人阿旺晋美教授。2019年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交流学习。数年来深入考察了西藏重要的佛寺壁画,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大通河流域明清时期曼荼罗图像调查研究”,主持榆林学院2022年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藏族传统肖像画研究”,在《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美术大观》《西藏艺术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第三讲:元代色目与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之棕榈类树

报告人:张田芳博士(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

评议人:宏祥博士(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摘要:棕榈类树图像是伴随丝绸之路流传的图像之一,如枣椰树,是西亚和北非地区的 “圣树”,影响着不同的文化。向西传至欧洲,向东经丝绸之路至中国西北,并出现在石窟艺术中。此类树最早出现在敦煌北周石窟壁画中,以初唐和盛唐的经变画为最,中晚唐以后逐渐减少,总体而言,数量不是很多,存在感较弱。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出现了以几何形的彩色岩山、无忧树与棕榈类树组合的图像,棕榈类树的地位凸显,其风格与印度和尼泊尔版画风格极为相似,与此前敦煌莫高窟出现的棕榈类植物的风格完全不同,是一种全新的风格。此外,这种植物还出现在黑水城出土的唐卡和西藏夏鲁寺元代壁画中。河西地区和西藏均不产此类树木,它的出现与元代中后期大批西亚色目人的入居息息相关。

关于报告人:张田芳博士

张田芳,甘肃天水人。兰州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敦煌研究院敦煌文献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敦煌学、西北民族史、宗教史研究。出版专着《敦煌写本禅籍辑校》(文物出版社,2024年)和《敦煌写本禅籍研究》(文物出版社,2024年)。先后在《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文化》《宗教学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及会议文集中公开发表论文20馀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及一般项目多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元时期河西诸族交融与民族格局的形成研究”(批准号:23BZS048)和2022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元代河西走廊中西文化交流史研究(批准号:22ZC69)”

 

 

 

 

 

 

 

 

 

 

 

 

 

 

 

 

 

 

 

 

 

活动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