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 第六卷‧第一期目录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六卷‧第一期(2023):107–156;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305_6(1).0005
(本文属于专刊《「佛教叙述」与「禅研究」》

PDF 全文下载

 

禅修、禅师与禅经

[美] 葛利尹(Eric M. GREENE)
[美]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严世伟(YAN Shiwei,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译

摘要Abstract):本文认为,直到五世纪初,禅才在中国成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生活。此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僧侣与俗人已经知道佛陀曾传授禅法,这是一种以独特坐姿进行的修行,据说是力量和救赎的源泉。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人对这种修行的兴趣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通过对圣传和类似文献中假设和期望变迁的考察,我们可以推断,直到五世纪初,禅才成为中国僧尼可能会被期望去学习和修行的东西。只有在这个时代,禅学成就才成为一种“真正的理想”,一种社会范畴,中国佛教徒依此被分类和理解,并借此获得名声和权威。五世纪初首次出现的一种禅学社会场域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僧人(偶尔也有居士)相对容易接触的具体修行;二是与这些修行相关的社会职位和正式头衔,它们由大寺中的在世僧侣占有,最显著的即“禅师”这一新称号;三是广泛的意识和具体的行为,它涉及分配、主张和占据这些职位的可能性与机制。

关键词(Keywords):禅、南北朝、社会场域、文化生活

 

关于作者:葛利尹(Eric M. Greene),耶鲁大学宗教学副教授。其研究方向为中世纪中国佛教,尤其是在印度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碰撞与融合后产生的中国化的佛教。他近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教禅定,包括印度禅定传统向中国传播的历史,中国特色的禅定方式的产生,以及佛教忏悔和赎罪的仪式。此外,他发表的文章还涉及早期禅宗历史、丝绸之路佛教绘画、以及现代心理学术语对西方解读佛教的影响。

关于译者:严世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佛教史和敦煌吐鲁番学。硕士期间以敦煌出土禅籍《历代法宝记》为中心研究禅宗史,目前正在进行敦煌吐鲁番出土佛典注疏的整理与研究。现在参与的科研项目有“法藏敦煌文献重新整理研究与编目”和“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分类释录与研究”。已发表《山林与僧侣——从无相和无住的头陀行看巴蜀的佛教地理》(《唐研究》第26卷,2021年)、《禅茶源流新考——从〈历代法宝记〉谈起》(《敦煌研究》2022 年第3 期)等论文数篇。

 

PDF 全文下载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