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 第六卷‧第二期目录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六卷‧第二期(2023):266–297;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310_6(2).0007
(本文属于专刊《「地方佛教」与「末法」》

PDF 全文下载

 

“末法”之后的世界:存续还是毁灭?

刘屹(LIU Yi)
首都师范大学(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摘要(Abstract):很多学者认为佛教的“末法”就预示着世界的终结,乃至有将“末法”与“终末”等同起来的看法。其实佛教的“末法”有两种意涵:其一,自释迦佛陀涅槃之时起,就进入“末法”时期,直到释迦佛法最终在世间消亡。其二,释迦涅槃后,先后经历“正法”和“像法”两个阶段,然后进入第三阶段“末法”时代,此即“正像末三时说”。无论这两种中的哪一种意涵,“末法”都是就佛法本身的最终终结而言,并不关系到世界的最终结局。按照印度佛教传统,释迦佛灭度之后,未来将有弥勒佛降世。在释迦佛与弥勒佛之间,只有人寿增减所决定的从第九劫到第十劫的转换,并没有天地毁灭重生的“坏劫”发生。所以理论上,“末法”并不会导致世界的毁灭。然而在部分“中国撰述经典”,如《摩诃摩耶经》《法灭尽经》等,释迦佛法的消亡,被有意无意地与旧世界的毁灭与新世界的重生联系起来。这导致很多学者借用基督教的“终末论”来讲说佛教的“末法思想”。本文也将尝试比较佛教、道教的“劫灾说”与基督教的“终末论”之间的异同,并强调东西方宗教在基本的历史观和世界观上存在根本的差异,不宜用西方宗教直线、单向发展的末世概念,来理解东方宗教的宇宙循环论。

关键词(Keywords):末法、末世、终末论、劫灾说

 

关于作者:刘屹,1972年生于北京,2000年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专业领域为敦煌学、中古宗教史。已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国内外各种专业学术刊物、论文集上发表专题论文、研究书评、译稿等近150篇,出版专著和论文集8部。 2017年以前硏究重心在中古道教历史与文献,2017年以来转向佛教史与佛教文献硏究。

 

PDF 全文下载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