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 第七卷‧第一期目录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七卷‧第一期(2024):99–139;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405_7(1).0004
(本文属于专刊《佛教传播的本土性与全球性》

PDF 全文下载

 

流动的神异故事——以三种《观世音应验记》为中心

黎俊溢(LAI Chon Iat)
清华大学(Tsinghua University)

摘要Abstract):通过分析 《 观世音应验记》,可以发现应验记长期由居士创作,其主要创作目的不是为了向外人弘教,是对地域记忆和家族信仰的记录,并主要在交友圈和姻亲圈流传。而且 《 观世音应验记 》 所载的神异故事,在志怪、应验、感通三个文本系统中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并存在歧出的版本。版本差异之间的改写和沿习。通过对不同版本的分析,可以一窥不同传承脉络的改写目的,以及信仰背后的多元竞争。

关键词(Keywords):观世音应验记、神异故事、志怪、信仰竞争、居士

 

关于作者:黎俊溢,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研究领域为中古佛教史,研究主要关注中古时代的死后世界观念,以及佛教的仪式实践。曾在 Religions、《 中国佛学 》 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PDF 全文下载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