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 第七卷‧第二期目录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七卷‧第二期(2024):159–186;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410_7(2).0008
(本文属于专刊《「佛教文本研究」与「佛教图像研究」》)
咸阳成任东汉墓出土金铜佛像再论
张利明(ZHANG Liming)
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
摘要(Abstract):2021 年咸阳成任村东汉墓出土了两件小型金铜佛像,发掘团队认为其年代在东汉晚期,是目前中国考古出土年代最早的独立金铜佛像,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但因该墓曾被盗掘,对这两件佛像的认识甫一公布就产生了巨大分歧。分歧的核心聚焦在佛像的年代上,主要形成了 “东汉晚期” 和 “十六国” 两种观点。本文利用此前很少被注意到的造像特征和材料,将这两件佛像置于关陇地区小型金铜佛像系统内部来讨论,提出了第三种观点。认为二者的制造年代并不相同,立佛像制造于十六国末期,片状五佛造像约制作于北魏孝文帝延兴至太和初期。二者的造像样式、组合形式和题材等并不特殊,常见于十六国晚期至北魏中期关陇地区小型金铜佛像中。
关键词(Keywords):金铜佛像、关陇地区、十六国、北魏、犍陀罗
关于作者:张利明,兰州大学历史学学士、考古学硕士,师从魏文斌教授;浙江大学历史学博士,师从孙英刚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佛教史、佛教艺术与考古。在《敦煌研究》《艺术设计研究》《形象史学》《石窟寺研究》《澎湃新闻》等学术期刊和媒体上发表论文多篇。在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著作《西游记壁画与玄奘取经图像》(合著,2019 年出版,2021 年重印)。目前正参与孙英刚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犍陀罗与中国文明交流史(多卷本)」(20 & ZD220)。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