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 第七卷‧第二期目录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七卷‧第二期(2024):187–210;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410_7(2).0009
(本文属于专刊《「佛教文本研究」与「佛教图像研究」》)
敦煌石窟壁画题记的意义和功能——以维摩诘经变为例
濱田瑞美(HAMADA Tamami)
(日本)横浜美術大学(Yokohama University of Art)
马歌阳(MA Geyang) 译
(日本)早稻田大学(Waseda University)
摘要(Abstract):在敦煌石窟壁画中,有诸多根据经文或仪轨文撰写的题记。这些题记中存在不依据敦煌文书的经典译本所书写的实例。这些罕见的题记,是研究佛经如何传播的珍贵资料。本文以维摩诘经变中的题记为例,强调石窟壁画中的题记应与佛经写本一样,被视作重要的佛教文献。同时认为经变画中的题记不仅起到解释图像内容,易于理解的作用,还可能在石窟内举行仪式时被宣读出来。通过考察石窟壁画的图像和题记,能够更好地理解人们如何看待和理解石窟内的壁画。
关键词(Keywords):莫高窟、经变画、墨书榜题、唐代、佛教美术
关于作者:濱田瑞美,2007 年于早稻田大学获文学博士,现为横浜美术大学教授。主要致力于东亚佛教艺术史研究,特别是五至十二世纪的中国佛教艺术。著作包括:独著《中国石窟美術の研究》(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12 年);独著《敦煌石窟美術の研究》(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24年);主编《アジア仏教美術論集 東アジア Ⅰ(後漢·三国·南北朝)》(中央公論美術出版,2017 年);专书章节《夹江千佛岩的三佛龛、四佛龛》(《四川夹江千佛岩唐代佛教艺术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年)等。另有论文数十篇。
关于译者:马歌阳,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佛教美术史和东亚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博士论文《五~六世紀における中国仏教美術の受容·展開及び諸地域の交錯―南朝時代を中心に》。发表《法隆寺献納宝物甲寅年銘光背についての一考察―中国南朝の造像との関係を中心に》(《美術史研究》57 冊,2020)、《四川成都出土の天王像の鎧について―下同仁路出土像を中心に》(《佛教藝術》第 7 號,2021)、《摂山棲霞寺石窟の成立についての再検討》(《早稲田大学文学研究科紀要》第 68 輯,2023)等数篇日文论文。参与编写《中国佛教影像集成:晚清民国 北京(上下两册)》(商务印书馆,2017)。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