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 高万桑(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
时间: 2024年9月10日– 14:00 (伦敦时间)
地点: FAMES Room 8/9,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摘要: 本文基于我对中国神灵的长期研究,探讨神灵在主体化过程中的表现,即这些神灵如何确立其独特的个性,并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中与人类及其他神灵进行交流。此研究回应了传统学术中的批判性思考——往往将神灵视仅仅为人类集体价值观和需求的投射,但我认为,数千年来中国所发展出的各种仪式技术,神灵既能够“回应”人类并创造联系,又让这些神灵确立为具有个性与主体性的存在,尽管这一过程中也伴随著一定的异议。我将通过对多样化的神灵群体文本进行社会网络分析(SNA)来深化这一研究,重点聚焦于圣徒传记,尤其是元代晚期的《搜神广记》,探讨该文集中神灵如何集结为一个群体。
讲师: 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1969年生于法国。1997年,在法国高等研究实践学院(EPHE)获得宗教学博士学位,论文题为《近代道教的建立—全真道》;次年成为法国国家科研中心专职研究员; 2012年,升EPHE宗教学系道教史教授。2017年当《通报》编辑.
“佛教及其以外的书籍文化” 讲座系列(2024–2025)
本讲座系列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共同探讨佛教传统及其相关宗教与文化领域中的书写、出版与叙述实践。今年参与本系列的多位学者向我们展示了他们正在进行的研究,深入剖析了书写与印刷如何在多个层面上塑造了佛教传统,也展现了佛教对东亚地区书籍文化在过去、当下与未来所产生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