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 第六卷‧第二期目录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六卷‧第二期(2023):354–358
(本文属于专刊《「地方佛教」与「末法」》

PDF 全文下载

 

作者介绍

 

CHANG Chia-ju 张嘉如
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Brooklyn College-CUNY)的现代语言文学系教授和中文部主任。她在纽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获得比较文学博士。此外,她还获得艺术硕士,以及艺术治疗证书。曾于佛罗里达大学、德州三立大学、维吉尼亚州华李大学等校任教。研究领域包括生态批评研究、动物批评研究、禅宗研究。著作包括《全球环境想像与生态批评》,主编《台湾生态批评》和《台湾动物文学翻译》,合编《中国生态批评研究》、《动物之心》。曾任旧金山大学环太平洋地区亚洲研究中心的冠名教授,也曾担任美国环境与文学研究学会(ASLE)的执行委员。她是一位临济公案禅的禅修者,并自2022年迄今,每月为法鼓山《人生杂志》撰写一篇关于公案修行(koan studies)的文章。张教授将她所实验的「公案书写」视为是一个跨界沟通和社区建构的手段,尝试将公案修行与文学、电影,以及当代议题如性别、环境、动物和暴力结合,进而让公案修行能够作为改变社会的一个媒介。

CHEN Jinhua 陈金华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东亚思想史讲座教授,曾任加拿大国立东亚佛教讲座教授(CRC)多年。研究领域涉及东亚政教关系,中古时期僧传(圣传)文学,佛教圣地,舍利崇拜,佛教与技术革新,以及佛教翻译等领域。研究成果包括:已出版六部专著,合编十余本书籍,发表七十多篇论文。这些成果曾获众多基金和奖项,包括日本学术振兴会、加拿大国家社科基金和 Peter Wall 高级研究院、德国洪堡基金会和马普研究所以及美国人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基金。目前领导一项为期多年的旨在重新建构佛学与东亚宗教重要面向的国际性与跨学科的庞大项目,由加拿大政府资助并得到国际上诸多名校与基金会的支持。

CHI Limei 池丽梅
东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任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教授,专注中国中古佛教史和汉文大藏经史研究。专著《唐代天台仏教復興運動研究序説——荊渓湛然とその〈止観輔行伝弘決〉》重新检讨荆溪湛然的作品及行迹,全面展现了中唐天台复兴运动的丰富面相。曾就日本古写本《续高僧传》发表多篇论文,既考察了从写本到刻本的演变规律,又结合道宣生平揭示了文本演变所折射的社会历史环境脉动。近年研究宋元汉文大藏经史,把文献置于东亚典籍环流的历史视野中加以考察,对汉语佛教文献学的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LIU Yi 刘屹
1972年生于北京,2000年博士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专业领域为敦煌学、中古宗教史。已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国内外各种专业学术刊物、论文集上发表专题论文、研究书评、译稿等近150篇,出版专著和论文集8部。2017年以前硏究重心在中古道教历史与文献,2017年以来转向佛教史与佛教文献硏究。

QI Shengli 齐胜利
甘肃庆阳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宗教文化与中国文学。硕士就读于浙江师范大学。在《法音》发表《论唐代天台三圣对元代禅林的影响——以语录及禅画为考察中心》,在《阴山学刊》发表《论佛教对林逋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等。 《纵横三教、鹦鸣日韩——楚石梵琦行迹与交游考略》与《楚石的北游之旅研究》等文章刊于《华林国际佛学学刊》(2022年第五卷第2期)、《普陀学刊》(第十七辑)等书刊。硕士论文《佛教文学视域中的楚石梵琦诗歌研究》即将出版。

SHENG Kai 圣凯
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 首席专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佛学研究》主编。研究领域为南北朝佛教学派、儒佛道三教关系、中国佛教社会史、近现代佛教、佛教与西方哲学比较研究等。主要著作有《中国汉传佛教礼仪》《中国佛教忏法研究》《摄论学派研究》《晋唐弥陀净土的思想与信仰》《中国佛教信仰与生活史》《南北朝地论学派思想史》,A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Faith and Life,《 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研究方法论》等。《摄论学派研究》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五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

SUN Mingli 孙明利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为以四川与两京地区为主的唐代佛教,尤其注重有关文本与图像的多媒介与跨学科研究。已发表十余篇中、英文研究论文,主要有:《四川唐五代摩崖浮雕观无量寿经变分析》(《石窟艺术研究》2016年)、《四川唐、五代观无量寿经变光明转与宝船因素分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年)、《大足石刻观无量寿经变分析》(《大足石刻全集》2018年)、《四川唐五代西方净土经变之宝鸟图像分析》 (《普陀学刊》2020年)、以及《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文献疏证》(《大足学刊》2020年)等。

WANG Youkui 王友奎
湖北枝江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从事佛教物质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研究。以往主要致力于石窟造像反映的佛教信仰问题,针对云冈石窟展开系统讨论,此外,就中古中外物质文化交流若干实例进行了探索。在《敦煌研究》《艺术史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敦煌学辑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项。

WEI Bin 魏斌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1994-2004年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历史学系,文学学士、历史学博士。2007-2009年留学日本德岛大学综合科学部,2015-2016年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并曾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法国多学科佛教研究中心、牛津大学东方学研究所等访问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古区域史,出版《“山中”的六朝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发表论文多篇。

WU Shaowei 武绍卫
山东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敦煌学和佛教史。发表有“A Study on the Literacy Rate of Buddhist Monks in Dunhuang during the Late Tang, Five Dynasties, and Early Song Period”,《唐五代赐腊小议》《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寺众居家原因》《无名僧人的名山事业:中古时期僧人的日常抄经与校勘活动》《从崇佛到限佛:唐僧义紭及其经历的两个时代(武后—中宗、睿宗—玄宗)》等学术文章二十余篇。最近关注的话题是:中国古代抄经的制作、僧团识字率以及会昌法难。

XU Yuji 徐雨霁
现为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历史系博士生,曾于香港理工大学历史及文化系获文学硕士及哲学硕士学位,研究兴趣为中国晚期帝制时期的思想文化史,明清汉僧艺术生活史以及近现代中印文化互涉,尤其关注晚清时期佛教与革命关系。与此同时,她的研究也涉及香港现当代文学和近现代亚洲思想史。其发表散见于《上海地方志》《思逸》《关东学刊》《方圆:文学及文化专刊》Global Society 等。目前,她计划撰写一篇关于清代历史主义的文章。

YOU Ziyong 游自勇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1996-2006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与博士学位。2006-2008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年7月至今,供职于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秘书长、《敦煌吐鲁番研究》副主编。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汉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书评50多篇。参与《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吐鲁番出土文献散录》等多种大型古籍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工作。目前正从事中国古代正史《五行志》的注释、中国中古时期的家族、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课题。

ZONG Yanhong 宗艳红
日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博士生。专攻北宋佛教史,主要研究北宋云门宗祖师惟白及其代表作《大藏经纲目指要录》和《建中靖国续灯录》等。已用日文发表过《仏国禅師惟白の伝記とその問題点——出身地を例として》《仏国惟白の報恩思想——〈大蔵経綱目指要録〉を手掛かりとして》《北宋佛國惟白の思想研究——“禅教五派宗源述”を手掛かりとして》等多篇重要论文。

 

PDF 全文下载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