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页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七卷‧第一期(2024):403–407
(本文属于专刊《佛教传播的本土性与全球性》)
作者介绍
CHEN Jinhua 陈金华
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教授、《国际佛教研究协会学刊》编委。曾任加拿大国立东亚佛教讲座教授(CRC)多年,并曾在维吉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与东京大学等大学担任访问教授。其研究领域涉及东亚政教关系、中古时期僧传(圣传)文学、佛教圣地、舍利崇拜、佛教与技术革新,以及佛教翻译等领域。已出版六部专著,主编或合编论文集三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这些成果获众多基金和奖项,包括日本学术振兴会、加拿大国家社科基金和Peter Wall 高级研究院、德国洪堡基金会和马普研究所以及美国人文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研究基金。目前领导一项为期多年的旨在重新建构佛学与东亚宗教重要面向的国际性与跨学科庞大项目;此项目由加拿大政府资助并得到国际上诸多名校与基金会的支持。
CHEN Zhiwei 陈志伟
辽宁盘锦人,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学士、文学博士。现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元文学、佛教与中国文学等。曾发表过《宋代禅僧文研究引论》(《新宋学》,2024)、《宋代禅林请疏考论》(《新国学》,2023)等文章。
CHEN Zhiyuan 陈志远
男,1983 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曾到日本京都大学,台湾法鼓佛教学院短期访学。专业领域为六朝佛教史、中古佛教文献、儒佛交涉,最近关注法灭思想、舍利信仰、造像碑铭等话题。近年出版专著 《 六朝佛教史研究论集 》,发表论文 20 余篇。
CHUANG Hui Chih 莊蕙芷
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中研院” 科学史委员会委员,现服务于高雄餐旅大学通识中心,过去曾服务于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汉唐时期的考古、艺术与科学史,擅长结合图像与文献进行研究。曾发表《圆方图与方圆图:从文物与文献看先秦两汉的盖天说与浑天说》、《再论日本奈良的两座壁画墓及其天象图》、《汉代二十八宿图像研究》、《西汉琉璃葬具与海昏侯的琉璃席》等二十多篇论文。
JIANG Meiru 姜美如
本科就读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现为西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明代佛教思想与中日佛教交流。曾发表论文《“佛光云宇宙” 的技术建构与情感认同研究》,现已结集出版。
LAI Chon Iat 黎俊溢
本科毕业于台湾大学,现为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生。研究领域为中古佛教史,研究主要关注中古时代的死后世界观念,以及佛教的仪式实践。曾在 Religions、《 中国佛学 》 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PEI Changchun 裴长春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曾任日本广岛大学特任助教、客座讲师,花园大学国际禅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毕业于日本广岛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敦煌学、东亚佛教仪式和东亚佛教史,主持国家青年社科基金、浙江省社科基金各一项,近年来在《世界宗教研究》《西域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印度学佛教学研究》(日本)以及 Religions 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SONG Shenmi 宋神秘
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唐宋时期的天文学史、医学史和科学技术史,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结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结题)各 1 项,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和书评若干篇,翻译学术专著1部,专著 2 本(合著),古籍整理 1 部(合著),作为副主编参与《中华大典·天文典》 的编纂。
SUN Mingli 孙明利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研究系博士候选人,研究领域为以四川与两京地区为主的唐代佛教,尤其注重有关文本与图像的多媒介与跨学科研究。已发表十余篇中、英文研究论文,主要有:《四川唐五代摩崖浮雕观无量寿经变分析》(《石窟艺术研究》2016年)、《四川唐、五代观无量寿经变光明转与宝船因素分析》(《故宫博物院院刊》2017年)、《大足石刻观无量寿经变分析》(《大足石刻全集》2018年)、《四川唐五代西方净土经变之宝鸟图像分析》(《普陀学刊》2020年)、《阿弥陀佛五十菩萨像文献疏证》(《大足学刊》2020年),以及“A Forgotten Eminent Buddhist Monk and His Social Network for Constructing Buddhist Statues in Qionglai 邛崃: A Study Based on theStatue Construction Account in 798”, Religions 15 (2024): 412 等。
WANG Junqi 王俊淇
东京大学博士,曾于复旦大学获哲学学士与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梵文写本与佛教哲学,正在进行的工作包括慧藏意《入菩提行论疏》梵文写本研究以及月称《明句论》、法称《定量论》《因滴论》等文献的翻译与研究。
YANG Baoyu 杨宝玉
1982-1989 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并获文学学士与文学硕士学位,1989年至今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任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专业二级),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敦煌学研究,已出版 《 归义军政权与中央关系研究》(合著一作)、《 敦煌本佛教灵验记校注并研究》、《 敦煌文献探析 》、《 敦煌沧桑 》、《 英藏敦煌文献(汉文佛经以外部分)》 第9-11 及 15 卷、《 敦煌学目录初探 》(合著二作)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ZHAN Ru 湛如
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会稽山佛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与旭日全球佛教研究网络核心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南开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同时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研究领域包括佛教与佛教文献、佛教律藏、敦煌佛教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 “唐代长安与丝绸之路” 及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 “印度古代梵文文艺学经典翻译与研究” 等。其新著《西明东夏:唐代长安西明寺与丝绸之路》(上、下册)最近被久负盛名的中华书局评选为 2023 年双十佳图。
ZHANG Yi’nan 张轶男
文学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系访问学者(2017-2018);广州南方学院教授、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2024-2028);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会员。研究方向: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主讲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文艺美学” “先秦诸子” “杜甫研究” 等。近十年,在国内高层次学术期刊发表 CSSCI 检索论文 12 篇,其中,《新华文摘》 论点摘编 2 篇,《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论点摘编 1 篇。在境外高层次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2 篇,其中,英文 1 篇,中文 1 篇。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学术专著 《禅解杜诗》入选中国版本图书馆月度CIP 资料精选(文学类,2014.09),《光明日报》 发表书评(2015.01.20)。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