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 第五卷‧第二期目录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五卷‧第二期(2022):138–171;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210_5(2).0005
(本文属于专刊《「佛教与本土社会」与「禅研究」》

PDF 全文下载

 

唐宋禅思想史与日本禅——借用铃木大拙的视角

小川隆(OGAWA Takashi)
(日本) 驹泽大学(Komazawa University)

摘要(Abstract):在每个人都具有作为佛的本性(佛性、本心)这一共同前提下,如何将作为佛的“本来的自己”与活生生的、肉身的“现实的自己”联系起来,由于思考方式的不同,唐宋禅宗史上出现了四种不同的思想类型。第一种是通过坐禅修行,力图克服“现实的自己”,恢复“本来的自己”的所谓“北宗”禅。第二种是将两者完全视为一体的马祖系的禅。第三种是在批判马祖系的禅的同时,将两者把握为二即一、一即二的这样的不即不离的关系的石头系的禅。第四种是在回归第一种思想类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公案”这一新手段的大慧的看话禅。它们各自对日本禅宗产生了强烈影响,盘珪继承了第2种类型,中世的曹洞宗继承了第3种类型,白隐继承了第4种类型,而道元为了同时超越第2种类型和第4 种类型,产生了“本证妙修”的独特思考。

关键词(Keywords):唐宋禅、日本禅、铃木大拙、公案、北宗禅

 

关于作者:小川隆,1961年出生,现任驹泽大学综合教育研究部教授,同时兼任花园大学国际禅定学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及顾问。早年曾于驹泽大学佛教学部毕业,在同校研究生院佛教学部禅宗专业进修,并获得了文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禅宗史,著作包括《语录の思想史——中国禅の研究》(岩波书店、2011年/此书汉译本为:何燕生译《语录的思想史——解析中国禅》,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中国禅宗史——「禅の语录」导読》(ちくま学芸文库,2020年)、《禅僧たちの生涯-唐代の禅》(春秋社、2022年)等。

关于译者:贾光佐,男,2014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学士学位、2017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学位。现于日本东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展开以黄檗宗为中心的中日思想交流史的研究。发表《独立性易的六书学与日本近世书法》(《中国书法》398)、《达磨の面影:隠元の东渡の动机及びその意义について》(《黄檗文华》141)等中、英、日文论文十余篇。

李诗晴,女,1996年生于中国辽宁省。现于中国东北大学艺术学院以铃木大拙禅思想为研究课题攻读硕士学位。博士期间计划以中日禅学、禅宗美学等为切入点深入中日禅宗文化交流史的研究。代表论文有《作为理想人格的“诗人”与“禅者”——海德格尔思想与铃木大拙禅思想亲缘性之比较研究》(《东北亚外语研究》40)。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