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主页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电子期刊 第七卷‧第二期目录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第七卷‧第二期(2024):269–294; https://dx.doi.org/10.6939/HIJBS.202410_7(2).0013
(本文属于专刊《「佛教文本研究」与「佛教图像研究」》)
从社会历史到日常生活——评刘淑芬《中古的社邑与信仰》
李巍(LI Wei)
河南大学(Henan University)
摘要(Abstract):刘淑芬深耕中古佛教史研究,善于运用多种社会学方法揭示中古佛教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中古社邑与信仰》一书全景式地展现了佛教与社邑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佛教在基层社会的传播状况及民众信仰的实际状态,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巧妙地将严谨科学的方法与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相融合,以精湛的笔触勾勒出中古民众在生命历程诸般挑战中的真实生存状态;第二,连接了制度性宗教与那些更为松散、弥漫性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宗教现象之间的理解鸿沟;第三,关注个体宗教生命的具体体验,以及强调佛教连接社会各阶层族群的功能,重视佛教教化、救助百姓的社会功能,体现了近年来佛教社会史研究转向生活史的新动向。
关键词(Keywords):社邑、中古社会、佛教医疗、生活史转向
关于作者:李巍,河南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国社科后期一项;河南省社科项目一项;省博后项目一项;参与国社科项目一项(排名第二);长安学翻译项目一项;入选 2024 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翻译工作。在权威期刊《世界宗教研究》(CSSCI 收录)发表论文 1 篇;国际权威期刊 Religions(A&HCI 收录)发表论文 2 篇,其他论文数篇;以第一译者身份出版译著一部;荣获 2022 年河南省优秀科研奖三等奖,开封市优秀宣传员等称号。多次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近年来研究领域为佛教文学和中英学术翻译,专注中古文学与佛教历史文化的动态关系。
本文是依据《知识共享许可协议》(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而发行的开源论文。依照此协议,在适当引用原始出处的前提下,本文可以通过任何媒介作无限制的使用、发行与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