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妙法莲华经》中的故事作为文学佛教实践进行重新诠释——尤其关注与佛塔有关的问题

《妙法莲华经》图版。大都会美术馆,由 Wikimedia Commons.

 

讲师: 阿部隆一(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教授)

时间: 2024年12月2日 15:00-16:30

地点: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3楼第1会议室

 

摘要: 众所周知,《妙法莲华经》文本缺乏教义内容,相反却具有丰富的文学表现力。 《法华经》全文几乎都是用各种情节写成的,如先天故事、布施故事、神啓故事、隐喻故事等,这些情节的意向(线索)连接在一起,形成贯穿《法华经》全文的大叙事涌动和流动。 在《妙法莲华经》中,“戏中戏”等文学手法贯穿全文,鼓励读者参与故事。 在东亚传统的汉文註释学(尤其是克本诠释学)中,教义论述比文学表达更为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佛经文本的每一章都被视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章中的每一节又根据特定的教义概念被细分为若干片段,从而掩盖了叙事和文学手段的大流程。 本讲座打破传统的东亚註释,探讨《妙法莲华经》的大叙事是如何结构的,以及《妙法莲华经》鼓励读者如何处理它。 为此,它将第 10 章和第 11 章作为单一连续叙事的发展过程来解读,这两章与佛塔崇拜有着深刻的联系,而佛塔崇拜在《法华经》形成时在印度正处于鼎盛时期。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