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国际佛学学刊》撰写体例

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学刊》首页

 

《华林国际佛学学刊》论文撰写体例

 

一、来稿请依下列顺序撰写:

  1. 中英文论文标题;
  2. 作者的中英文姓名;
  3. 完成论文时所属之机关单位中英文名称、地址、暨职称;
  4. 500字以内之中英文摘要;
  5. 中英文关键词;
  6. 正文。

二、中文字体以12号宋体,英文使用12号 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三、字体一律使用标准繁体字。原稿由简体转成繁体后,要注意查改转换过程所产生的错字(见:《简繁转换中的常见错误》)。

四、各章节使用符号,依一、(一)、1、(1)等顺序标示。

五、请用新式标点:专书、期刊、论文之标题之标题一律采双尖号《》,而不用日式或港台样式; 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可省略篇名符号,如《庄子•天下篇》﹔引文请用“”表示﹔中、日文行文中,一律使用全角标点符号。除破折号、删节号各占两格外,其余标点符号各占一格。如需引用西文参考文献,则作西文行文处理,使用半角标点符号。特别注意,西文行文中不得连续使用两个甚至多个空格,连字符en-dash前后不加空格,例如 pp. 1–2。

六、正文每段第一行空两格,独立引文每行缩三格,不另加引号。

七、注释一律用脚注,注解置于每页下方,以细黑线与正文分开。注释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作1.、2.、3.、4.、5……,其位置放在标点符号前(引号除外)的右上角。再次征引,用“同上”X页或“同注”X页形式,不用合并注号方式。

八、引用专书或论文,请用下列格式:

  1. 引用专书:作者《书名》,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比如: 辛德勇《隋唐两京丛考》,西安:三秦出版社,1991年,第6页;
  2. 引用期刊论文,应标明期刊名、年代卷次、页码。比如: 严耀中《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第30–37页。
  3. 引用论文集论文:作者,《篇名》,收于论文集编者、《论文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页码。比如: 王邦维《譬喻师与佛典中譬喻的运用》,收于王邦维、陈金华、陈明编《佛教神话研究:文本、图像、传说与历史》,上海:中西书局,2013年,第1–12页
  4. 引用古籍需注明著者、版本、卷数、页码。引用专书或者常见古籍(《两唐书》、《资治通鉴》、《册府元龟》等等)应注明著者、章卷数、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页码。比如: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78–79页。
  5. 引据《大正新修大藏经》需要说明所引经典的名称和卷数,《大正藏》编号、册数、页数、栏位(上、中、下)和行数。例如《续高僧传》卷二十一,见《大正藏》第2060号,第50册第564页上栏第18行至第565页中栏第10行。
  6. 《卍续藏经》等其他藏经引文可比对《大正藏》引用方法。
  7. 《四库全书》:书名,本书的卷数,整个丛书中的册数、在本册的页数。例如:《张子全书》 卷七,《四库全书》第697 册,第173 页。
  8. 敦煌文献用S、P.、大谷等缩略语加阿拉伯数字形式。

九、第一次提及帝王年号,需加西元纪年,比如贞观元年(626)、贞观年间(626–649年)。

十、中国年号、古籍卷、页数用中文数字,比如贞观元年、《旧唐书》卷一二、《西域水道记》页三。其他公历、杂志卷、期、号、页均用阿拉伯数字,比如《史林》2005年第1期,第65–76页。

十一、第一次提及外国人名,须附原名;若其自有汉文名字,则需使用其汉文名字,比如富安敦(Antonino Forte);若正文中已经出现其中文名字,则注释中引到其著作时,可不再译出中文;若正文中没有出现其中文名字,则注释中引述其著作,需加中文名字。中文译名以使用其自己认可的名字为标准,比如 Edward Hetzel Schafer,自取中文名字为“薛爱华”,不能翻译成以前通行的“谢弗”。

十二、脚注内西文文献引用:

1. 书 (book):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els, The German Ideology,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77. or: Karl Marx and Frederick Engels, The German Ideology (London: Lawrence and Wishart, 1977), p. 19.

2. 论文集之论文 (Article in Volume of Collected Works): H. Feith and A. Smith, “Indonesia,” in Southeast Asia: Documen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Change, edited by R.M. Smith, 99–110.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0.

3. 杂志论文 (Journal Articles): E.M. Mendelson, “A Messianic Buddhist Association in Upper Burma,” Bulletin of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24.1 (1961): 560–80.

4. 博士论文 (Dissertation): Normala Puru Shotam, The Social Negotiation of Language in the Singaporean Everyday Life World, Ph.D. dissertation,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87.

十三、正文后须有参考文献,分“原始文献”和“现代研究”。

1: 原始文献:

a.《大正藏》、《续藏经》等收入文献:

《宋高僧传》三十卷,赞宁(919–1001年)等编成于988年,《大正藏》第2061号,第50册。

b: 其他丛书析出文献,以《四库全书》为例:

《营造法式》三十四卷,李诫(1035–1110年)编成于1100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73册。

c. 刻本、写本:

《古今伪书考》三卷,姚际恒(1647-约1715年)着,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

d. 校本、整理本

《宋元学案》一百卷,黄宗羲(1610–1695年)初成于1676年、全祖望(1705–1755年)完成于1754年,陈京生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 现代研究:
请先列东亚语研究,再列英文研究。东亚语研究依作者姓氏笔划按序排列,英文参考文献依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同一作者有两本(篇)以上著作时,则依著作出版先后排列。
(1). 东亚语研究

金以枫等编《1949年以来基督宗教研究索引》(光盘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久野健《日本の彫刻》,东京:吉川弘文馆,1964年。

[法]沙百里《中国基督徒史》,耿升、郑德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松本文三郎《兜跋毗沙门考》,收入氏著《仏教史杂考》,大阪:创元社,1944年,第x–y页。

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2015年8月9日读取,http://www.cajcd.cn/pub/wml.txt/980810-2.html

扬之水《两宋茶诗与茶事》,《文学遗产通讯》(网络版试刊)2006年第1期,2015年8月9日读取,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 .asp?ID=199

朝日新闻社编《东寺》,东京:朝日新闻社,1958年。

猪川和子《地天に支えられた毘沙門天彫像についての一考察》,《美术研究》第229号,1963年,第53–73页。

(2). 西文研究

1. 书系中的著作: Coomaraswamy, Ananda K. Spiritual Authority and Temporal Power in Indian Theory of Government (American Oriental Series, vol. 22). New Haven, Connecticut: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42.

2. 多卷著作中的一卷: Fenollosa, Ernest F. Epochs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Art, volume 2. London: William Heinemann, 1913.

3. 译著: Lahiri, Jhumpa. In Other Words. Translated by Ann Goldstein.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2016.

4. 期刊论文: Lalou, Marcelle. “Mythologie indienne et peintures de Haute-Asie I: Le dieu bouddhique de la fortune.” Artibus Asiaeix (1946): 97–111.

5. 在线版论文: Lefebvre, Eric. “PETTRUCI, Raphaël.” Institut national de l’histoire de l’art. January 12, 2010. Accessed July 4, 2016. http://www.inha.fr/fr/ressources/publications/publicationsnumeriques/dictionnaire-critique-des-historiens-de-l-art/petrucci-raphael.html

6. 博士论文: McNeill, Malcolm. Narrative Agency in Thirteenth-Fourteenth Century Chan Figure Painting: A Study of Hagiography Iconography Text-Image Relationships. Ph.D. dissertation,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2017.

7. 会议宣读论文: Myerson, Craig. “Historical Markings in New Castle, Delaware.”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presented at The University of Delaware, Newark, DE, June 18, 2019.

8. 论文集篇章: Last name, First name. “Chapter Title.” In Book Title, edited by First Name Last Name, page range. Publication Place: Publisher, Year. (例子:Sharf, Robert H. “The Zen of Japanese Nationalism.” Curators of the Buddha: The Study of Buddhism under Colonialism, edited by Donald S. Lopez, Jr., 107–6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

9. 多位作者合编、合着,第一作者姓前名后,其他作者名前姓后: Shohat, Ella, and Robert Stam. Unthinking Eurocentr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Media. London: Routledge, 1994.

10. 同一作者两篇以上文献:

Waley, Arthur. “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 Cambridge ReviewXL, no. 988 (December 6, 1918): 162.

______.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Painting. London: Ernest Benn Limited,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