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此处 返回《华林国际佛学研究学刊》首页
《华林国际佛学研究学刊》论文撰写体例
一丶来稿请依下列顺序撰写:
二丶中文字体以12号宋体,英文使用12号 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三丶字体一律使用标准繁体字。
四丶各章节使用符号,依一丶(一)丶1丶(1)等顺序标示。
五丶请用新式标点:专书丶期刊丶论文之标题之标题一律采双尖号《》,而不用日式或港台样式; 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可省略篇名符号,如《庄子.天下篇》;引文请用“ ”表示;除破折号丶删节号各占两格外,其余标点符号各占一格。
六丶正文每段第一行空两格,独立引文每行缩三格,不另加引号。
七丶注释一律用脚注,注解置於每页下方,以细黑线与正文分开。注释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作1.丶2.丶3.丶4.丶5……,其位置放在标点符号前(引号除外)的右上角。再次徵引,用“同上”X页或“同注”X页形式,不用合并注号方式。
八丶引用专书或论文,请用下列格式:
九丶第一次提及帝王年号,需加西元纪年,比如贞观元年(626)丶贞观年间(626-649年)。
十丶中国年号丶古籍卷丶页数用中文数字,比如贞观元年丶《旧唐书》卷一二丶《西域水道记》页三。其他公历丶杂志卷丶期丶号丶页均用阿拉伯数字,比如《史林》2005年第1期,第65-76页。
十一丶第一次提及外国人名,须附原名;若其自有汉文名字,则需使用其汉文名字,比如富安敦(Antonino Forte);若正文中已经出现其中文名字,则注释中引到其着作时,可不再译出中文;若正文中没有出现其中文名字,则注释中引述其着作,需加中文名字。中文译名以使用其自己认可的名字为标准,比如 Edward Hetzel Schafer,自取中文名字为“薛爱华”,不能翻译成以前通行的“谢弗”。
十二丶正文后须有参考文献,请先列中(日)文,再列英文。中文参考文献依作者姓氏笔划按序排列,英文参考文献依作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同一作者有两本(篇)以上着作时,则依着作出版先后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