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闻”:佛教叙事传统与叙事范式

照片由 Jan Kopřiva 拍摄.

 

“如是我闻”:佛教叙事传统与叙事范式

2022年11月25-27日

国际研讨会

 

诚祈各界学者赐稿!

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佛教典籍与艺术研究中心与旭日全球佛教学术研究网络 (@PekingU、@UBC) 主办,拟于2022年11月25-27日于北京大学举行。

广义而言,一切口头与书面作品皆具文学性,佛教文献资料概莫能外。其中既有道德与教诲之宗教追求,其潜在目的终究必与佛教之解脱论相始终,并亦与若干浓郁之宗教感情相伴随。无论是风格质朴的巴利语上座部佛教文献,还是想像瑰奇伟丽的大乘佛教经典,尤其是极具文学特色的各类本生故事、譬喻经典以及佛传、僧传,再到受佛教思想影响的世界各国诗歌、小说、戏剧、劝世诗偈、俚曲、变文、俗讲、宝卷等,其叙事风格大体皆有自身独特之魅力。而天竺、震旦、东瀛、朝鲜,以及蒙、藏等保存了各类佛教语言、文献,其传统之叙事手法、文学技巧与风格,更可谓变化万千。

佛教对于东南亚文学世界之影响,首先在于题材与形象,诸多佛教相关之故事、母题皆可追溯到佛教经典本身,佛教之思想也渗入了各类文学作品中。在叙事传统中,其对于东亚社会民间影响更大。从最初传入开始,早期佛教即多以抄经、唱导、俗讲、变文等化俗形式来追求在民间的快速传播,以之与僧人在乡村田野的游化活动,斋会、法会等民众活动相适应。

佛教叙事又有其内在之逻辑。佛教因明学起源于印度,它具有推理和辩论之逻辑技巧,同时也反映了佛教特殊的认识论、知识论、现象学与诠释学传统。这些与佛教形而上学相关的知识论议题,以及宗教修证次第的多重面向,往往与佛教思想最核心的理念相关,故而也对佛教叙事文学风格具有潜在的重大影响。

佛教之空无观念,则更催生并加重了中国古代文人的人生无常、空幻的思想,并且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中古以降中国社会的审美观,尤其体现在佛教传播路线中的图像表达。佛教对于精神世界的高度重视,也丰富了六朝以降文艺学与图像学范畴的内涵。禅宗的“顿悟说”与对于“灵感”的推崇催生了中国美学中的“境界说”,并且也使士大夫沉迷于追求“味外味”的神秘精神体验。

为了在更为宏大的各地域佛教传统背景之中,对于佛教的叙事文学,以及与叙事文学相关的诸类因明逻辑性问题给予必要的全面探讨,故本次研讨会所涉及课题包括但并不限于以下几类:

  1. 佛教梵语、巴利语、藏语的叙事传统;
  2. 东亚佛教文学叙事与历史流变;
  3. 佛教文学体裁之研究:偈颂、本生、譬喻等
  4. 佛教叙事传统与佛教哲学之关系;
  5. 佛教叙事与佛教图像;
  6. 佛教因明与叙事范式

本次会议组委会欢迎任何与佛教叙事文学相关主题研究之投稿。因应疫情的变化,会议拟采取半线上、半线下或纯线上进行。与会之相关费用,包括会议期间食宿费用,将由会议组织方承担。会议组织方也将视资金之宽裕度,为有需要之与会成员提供部分旅费津贴。请将论文研究计划与个人简历于2022年7月6日周三)前电邮至 glorisun.network@ubc.ca.

有把握在2022年10月中旬前完成论文初稿、并在2023年3月底前完成论文定稿的学者,欢迎申请与会。